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768036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四川省伍隍中学 闵文 2004 年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分值达到 8 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要求。随着高考改革,文言文句子翻 译将可能单独选用文段,题料除之前的史传文学外,寓言、游记和短论等亦可能涉及,以充分体 现新课标对中学生文化修养培养要求。 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中,我建议在充分阅读教本的同时,加大对解题步骤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动笔前有意识地去辨 识可能成为评分点的常见词语的能力,翻译时做到点面结合,文从字顺,以尽力减少失分。 一、文言句子翻译判分标准 按照高考评分要求,对所译句子能译出大意,文句通顺,即可得 1 分;译出每个关键词得 1

2、分,一个句子往往设 23 个关键词 ,。考核点以常见实词(古今同用但意思发生 变化的词)和少量虚词为主。句式不作为判分点,个 别生冷词语如果出现,只作干扰,不列为评分点。 二、以教本为纲,提高文化修养 要准确翻译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较厚的古文化修养,作为高考考生就必须熟悉所学教材的内容,熟悉常 见的一些古文化常识,古文化现 象,尤其要吃透教材中一些常见的古汉语实词、虚 词 、固定句式,尤其是高考 语 文大纲所规定的实词和虚词,必 须熟悉它们在教材中的常规用法,了解它们在古今不同的用法和意 义。我感到,在高考的第一、二轮 复习中,古文的复习应以教本为纲,结合一些练习题,

3、 积累古汉语词汇,收集它们的一些用法,并适时迁移使用 这类知识。学生在文言句子翻译中出错失分,最大的硬伤就是对一些常见易忽视的词语缺乏应有的感悟, 丢掉教材,以现代汉语方式释古汉语。 例: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戊子,上(指唐太宗) 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 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 虽圣哲,犹当虚己以 爱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资治通鉴唐纪) (1)亦知是尧 、舜而非桀 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真的不掉

4、线吗?、?译:_ (2)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译:_ 典型误译举隅:1、 (隋炀帝)也懂得要学习尧、舜而不是桀、纣,然而做事为什么又反了呢! 2、以前的事例相隔不久,是我的老师呀! 由此误译可以发现,该生一是未能找准判分词“何其”、 “属”等,而导致漏译或误译,二是对常见词的词义把握不准,如“是”、 “非”二词。三是不能将教材中的知识迁移使用,如“属”字可谓多处出现,如“吾属且为虏也”(鸿门宴),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文中的“曾”字也多处出现,如“曾不如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可译作:(1)(隋炀帝)也知道称赞尧和虞舜,指斥夏桀和商纣,可是他做事多么相反啊(或译为“可是他做

5、事为什么那样相反呢”)! (2)以前的事情离我们不远,是我们的借鉴(或老师)啊! 三、点面结合,译准句子 对于翻译句子而言,点面结合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以文段为面,以所译句子为点,由面及点,求“通”而不只求“懂”;二是译句子时以句意为面,以关键词为点,由面及点。点上得分,以面上得分为基础。 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宗入德超之谗,疑曹彬不轨。普再相,为彬辩雪保证,事状明白。太宗叹曰:“朕听断不明,几误国事。 ”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宋史赵普传) 译:_ 坚持点面结合,一定要译准句意,能译出各句大意记 4 分,译准重点词语“入”、 “不轨”、 “再”、 “保证”、“听断”

6、、 “几”、 “遇”各得 1 分。典型失误是漏译或误译关键词“入”、 “再”、 “遇”,而此类词皆为常见实词。 可译为:太宗听信了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违犯法纪。赵普再次担任宰相, (他)真的不掉线吗?、?为曹彬辩解担保,事情的情形都弄清了。太宗叹息道:“我听信谗言,决断不明,差点误了国家大事。 ”当天就驱逐了德超,像原来一样对待曹彬。 四、小练习 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写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之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其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亡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1)

7、是好苦我。 译:_ (2)久之,视世之所称美人,鲜当意者。 译:_ (3)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译:_ 附答案: 1、这(镜子)让我好苦恼(或痛苦)。 2、时间久了, (他)看当世所认可的美人, (竟)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愿的人。 3、身边的人暗中笑(他),门客最终不能体悟,悲哀啊! 真的不掉线吗?、?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古诗复习古诗文复习题精选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8、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3、按要求默写古诗。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赞美庐山瀑布的诗赞美柳树的诗赞美小草的诗赞美春雨的诗4、墨梅、竹石、 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其中“梅”具有 特点,“竹”具有 特真的不掉线吗?、?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真的不掉线吗?、?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诗句是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

9、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 中的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在 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 ,诗句是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

10、一快诗是 ,抒发了 。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 和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如李白的 写到 。杜甫的 写到 。王维的 写到 。高适的 写到 。王昌龄的 写到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王之涣的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 ,描绘了一幅 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 ,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词中写到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19、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请说出理由。(2)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最精彩?请说明理由。20、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意思。自度其足 忘持其度 21、用线将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