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7611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作者:刘健华 符文彬 廖源 刘雪芳 陈杰斯 李心然【摘要 】 目的 探讨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 方法 成年 SD 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内脏痛组、四白穴组、阳白穴组、颊车穴组,每组 6 只。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 0.9%生理盐水(1 ml/100 g),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内脏痛组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后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四白穴组先电针双侧四白穴 20 min,再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阳白穴组和颊车穴组除电针穴位不同外,其余处理同四白穴组。处理完毕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扭体反应)以及孤束核(NTS)和三叉

2、旁核(PTN)的 cfos 表达。结果 (1 )大鼠腹腔注射 0.6%的乙酸后,引发典型的内脏痛行为反应(扭体反应) 。电针四白穴和颊车穴预处理后,由内脏痛引发的腹部收缩次数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P0.05) ;电针阳白穴对内脏痛大鼠腹部收缩的次数无明显影响。 (2)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内脏痛所致 NTS 的 cfos 表达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电针颊车穴亦产生类似的作用;电针阳白穴作用不明显。 (3)电针阳白穴预处理 PTN 的 cfos 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内脏痛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三叉旁核的 cfos表达较阳白穴组

3、明显增加(P0.01);电针颊车穴亦出现与四白穴2类似的效应。结论 (1)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大鼠内脏痛有显著的镇痛效应,且表现出一定的穴位特异性,与穴位的神经支配密切相关。(2)面口部穴位的躯体感觉传入可能经 PTN 中继后与胃肠道的内脏感觉传入在 NTS 发生汇聚并进行整合,PTNNTS 组成的二级神经元传入通路可能是面口部穴位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口面部穴位;内脏痛;孤束核;三叉旁核【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t orofacial acupo

4、ints on visceral sensation and its pathway. Methods Thirty adul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normal saline, visceral pain, Sibai acupoints, Jiache acupoints and Yangbai acupoints groups, 6 rats in each group. Visceral pain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0.6% acetic aci

5、d and was assessed by counting abdominal contraction. Meanwhile, cfos expression in the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NTS) and paratrigeminal nucleus (PTN) was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I.p. injection of acetic acid produced characteristic writhing movement, which was composed of th

6、e contraction of the flank muscles together with inward movements of the hindlimb. Pretreatment of EA 3at Sibai or Jiache acupoints induce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PTN and reduced abdominal contractions an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NTS elicited by acetic acid. However, pretreatment of EA at Yangbai acu

7、points did not. Conclusions (1)EA at orofacial acupoints have significant analgesia on visceral pain rats, and there is acupoints specificity in the effect,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nerve innervation of acupoints. (2) NTS may be an important supraspinal structure in the somatovisceral processing and

8、 there exists orofacial areasPTNNTS secondary neural pathway,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nalgesia of EA at orofacial acupoints on visceral pain.【Key words】 Orofacial acupoints; Visceral pain;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Paratrigeminal nucleus经穴脏腑相关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核心在于揭示人体体表与体表之间上下联系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内外

9、联系的特定规律。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运用同神经节段支配理论对此进行了广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受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远隔部位间的特定联系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面口部穴位对内脏的功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4节作用1,2 ,并证实孤束核(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NTS )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3 。本研究旨在探讨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经穴脏腑相关理论提供更加详实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选用体重 180220 g 的成年 SD 大鼠 30 只,雌雄不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

10、供。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内脏痛组、四白穴组、阳白穴组、颊车穴组,每组 6 只。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 0.9%生理盐水(1 ml/100 g),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内脏痛组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后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四白穴组先电针双侧四白穴 20 min(疏密波,220 Hz,强度以肉眼可见大鼠局部组织颤动为度) ,再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阳白穴组和颊车穴组除电针穴位不同外,其余处理同四白穴组。1.2 试剂与仪器cfos 免疫组化试剂盒(美国 Santa Cruz) ,SABC 免疫组化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有限公司) ,DAB 显色试剂盒(北京中山5生物有限公司) ;CM1850 恒冷箱

11、切片机(德国 Leica),G6805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 。1.3 穴位定位 采用比较解剖学进行大鼠穴位定位。四白穴位于眶下缘,眶下孔凹陷处;阳白穴位于眶上缘,瞳孔直上 2.5 cm;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 0.5 cm。1.4 造模方法大鼠清醒状态下腹腔注射 0.6%乙酸(10 ml/kg)造成大鼠内脏痛模型,引起典型的腹部肌肉收缩,同时伴有一侧后肢外伸4 。1.5 观察指标1.5.1 扭体反应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乙酸后观察并记录 60 min 内大鼠腹部收缩的次数。1.5.2 cfos 表达6各组动物经处理后存活 2 h,开胸经升主动脉插管进行灌流。先用 0.9%生理盐水 1

12、00 ml 快速冲洗血液,然后用含 4%多聚甲醛的 0.1 mol/L PBS(pH7.4)400 ml 灌注固定 5060 min。灌注完毕后立即取延髓,置于上述灌流液中后固定 46 h,再移入 20%蔗糖 PBS 中过夜(4)至组织块沉底。次日取出组织做连续冠状切片,片厚 40 m,切片隔 2 张取 1 张,分数套收集于 0.01 mol/L PBS(pH7.4) 中,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切片首先入 0.03%的H2O2 溶液中,室温 30 min;入 0.3%TritonX100,室温 30 min;封闭用 10正常羊血清,室温 20 min;多克隆兔抗cfos 血清(1100) ,置

13、于湿盒中(4)冰箱中过夜;用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 IgG(工作液) ,室温 1 h;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复合物 SA/HRP(工作液) ,室温 1 h;DAB 呈色,室温35 min。上述各步骤之间(除了第 3 步以外)均用 0.01 mol/L(pH7.4) PBS 洗涤 3 次,每次 5 min。切片裱于涂有明胶的载玻片上,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室温晾干后,光镜下观察、计数。空白对照用 PBS 替代兔抗 cfos 血清进行上述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替代对照用兔血清稀释液替代兔抗 cfos血清进行上述免疫组织化学反应。1.6 统计学方法7每只大鼠随机选取 6 张切片,光镜下计算每

14、张切片孤束核和三叉旁核 cfos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实验数据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用 SPSS10.0 软件进行处理。2 结 果2.1 扭体反应内脏痛组大鼠腹腔注射 0.6%的乙酸后,引发典型的内脏痛行为反应(扭体反应) ,腹部肌肉收缩次数为(88.016.66) ,同时伴有一侧后肢外伸。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大鼠不出现扭体反应。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由内脏痛引发的腹部收缩次数(43.211.19)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针颊车穴后,大鼠腹部收缩的次数(36.213.50)较内脏痛组明显减少(P0.05);电针阳白穴后,内脏痛大鼠腹

15、部收缩的次数(82.516.24)较内脏痛组无明显变化(P 0.05)。2.2 NTS cfos 表达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TS 可见零星、散在的 cfos 阳性神经元(4.00.89 ) 。腹腔注射乙酸, NTS 的 cfos 表达(60.45.47)8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01),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NTS 的内侧亚核、中间内侧亚核以及连合亚核。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内脏痛所致 NTS cfos 表达(45.25.85)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颊车穴亦产生类似的作用(33.87.72) vs (60.45.47),P0.05)。见图 1。2.3 三叉旁核(paratrigeminal nucleus,PTN )的 cfos表达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TN 无明显的 cfos 表达;腹腔注射乙酸后,PTN 的 cfos 阳性神经元数目(61.32)较生理盐水组增加(P0.05);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PTN 的 cfos 阳性神经元数目(22.34.72) 较阳白穴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颊车穴亦出现与四白穴类似的效应(19.73.50) vs (5.71.31) ,P0.01 。见图 2。3 讨 论本研究表明,电针口面部四白穴和颊车穴对内脏痛大鼠具有9良好的镇痛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