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75975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麻金木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关键词】尿路结石中医药治疗老中医经验麻金木 麻金木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他临证 30 余载,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对尿路结石的机理和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笔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明病机、辨虚实 麻师认为尿路结石属于中医之“石淋” 、 “腰痛”等范畴,临证强调首先明病机、辨虚实。石淋多由膀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时日既久,聚为砂石而成;同时结石内阻,久留不去,必然导致气滞血瘀。症见排尿艰涩中断,尿出不利,甚则欲出不能,窘迫难受,痛引小腹,砂石伤络则出现尿

2、血,多见于结石早期及急性发作期,属于实证。同时,麻师认为石淋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肾气不充,气化不利,清浊泌别失司,尿液不能下注而瘀滞成石,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 ”临床上多见于结石病程较长,或无自觉症状,体检时发现上尿路结石并发肾盂积水,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病在下焦重清利 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麻师发现本病起病多由湿热久蕴下焦,煎熬尿液,日积月累,聚为砂石而成。砂石阻塞日久,进一步壅遏气血,郁而化热,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砂石体积日益增大,数目增多,促进病情进一步恶化。麻师根据药性本草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

3、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治五淋,宜通水道” , 医宗必读 “清其积热,涤去砂石,则水道自利”之说,自拟化石饮加减:金钱草 3060g,海金砂 1530g,鸡内金 15g,滑石 15g,瞿麦 12g,虎杖 15g,泽泻 12g,马鞭草15g,石韦 15g,冬葵子 15g,甘草 6g。血尿加小蓟 15g,白茅根30g,景天三七 15g;尿检有白细胞加蒲公英 30g,黄柏 10g;小腹胀痛加台乌药 12g,广郁金 12g;排尿不畅加车前子 30g。其中重用金钱草、海金砂,取其清热解毒、利尿排石之用,鸡内金消积化石,“三金”是治疗结石要药。滑石、冬葵子等药,性寒滑利,寒能解热,使湿热下行,从小便排出

4、,滑能利窍,驱除结石。现代研究表明,利湿药能使尿量增加,促进结石下移排出,有溶石作用。因此,麻师强调,清利下焦湿热为治疗本病的重点环节。 通调气血促排石 麻师认为结石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成为一种病因,从而导致新的病理变化。气滞血瘀易促使结石的形成,而结石久留必致气血阻遏,结石的排出又必须依赖气血宣通来加以推动。故在清利湿热的基础上,伍以陈皮、台乌药等行气药及泽兰、王不留行、广郁金等活血药,一方面宣通气血,另一方面又可促使结石溶化。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行气活血药可增加输尿管蠕动,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结石粘连,促进结石排出。另外,麻师认为,肾气不充、气化不利是形成结石的内在因素,而瘀热阻

5、滞是形成结石的重要条件,要辩证地看待邪正之间因果关系。结石阻滞于肾,使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导致肾气亏虚,故在临证治疗时,酌情加入补肾之品,如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川断、杜仲、桑寄生等,消中寓补,标本兼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节制饮食多运动麻师认为尿路结石病人的饮食应倾向于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应限制肉类,忌食动物内脏。尿液的碱化在尿酸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宜选食碱性蔬菜和水果,使尿液 PH 值保持在 6.26.5 的范围内。服排石药应大量饮水,每日药 20003000 毫升。这样可增加尿量以“增水行舟” ,有利于结石排出。麻师认为运

6、动是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好的辅助方法,故临证时再三叮嘱患者多跳、多跑,促使结石移动、下降,以利自行排出。典型病例例 1:患者,男, 35 岁。2007 年 8 月 15 日初诊。1 月前体检,,B 超发现左肾有一小结石,大小为 1.00.8 cm,因无明显症状,未予重视。2 天前左侧腰痛如针刺,并放射至阴囊部。外院予口服排石冲剂、溶石素等,治疗效果不显。现证:左腰阵发性剧痛,痛引少腹,涉及阴部,小便艰涩,窘急不能卒出,尿中带血,舌色暗红隐紫,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查左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隐血(+) ,红细胞计数 238/L。B 超诊断:左肾盂结石0.80.6 cm,肾盂积水,左输

7、尿管中上段扩张。辨病辨证: 石淋,湿热挟瘀蕴结下焦。治法方药:利湿通淋,活血排石,自拟化石饮加减:金钱草 30g,海金砂 15g,鸡内金 15g,滑石 18g,瞿麦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5g,虎杖 15g,泽泻 15g,马鞭草 15g ,石韦 15g,冬葵子 15g,小蓟 15g,白茅根 30g,景天三七 15g,甘草 6g。水煎 1 剂/天,早晚温服。服上方三十余剂,病人自觉诸症悉除,复查 B 超,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随访 6 个月再无复发。例 2:患者,女,63 岁。2007 年 9 月 5 日初诊。高血压病 30 余年。病人于 1 天前,突然出现肾绞痛,

8、西医诊断为右肾及输尿管中上段结石,伴有右肾积水。因年高体虚不适于手术,求治于中医。现病人腰部酸痛,倦怠乏力,排尿时有中断现象。尿常规:白细胞12/L,红细胞计数 137/L,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而无力。B 超示:右侧肾盏有结石块,大小为 0.80.6cm,右侧输尿管中上段有结石两块,直径分别为 0.5 cm 及 0.3cm。辨病辨证:石淋,肾阳不足, 湿热挟瘀。治法方药:温阳化气,清热利湿排石。自拟化石饮加减:川桂枝 10 g,,杜仲 10 g,桑寄生 15 g,金钱草 30g,海金砂 15g,鸡内金 15g,滑石 18g,石韦 15g,冬葵子 15g,蒲公英30g,黄柏 10g,泽兰 10g,王不留行 10g,甘草 6g。水煎 1 剂/天,早晚温服。病人共服药五十余剂,结石全部排出,B 超示积水消失,病遂痊愈。随访半年余,状态稳定无复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