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6页
文档ID:1975355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_第1页
1/6

1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作者:熊玮 骆瑜 杨纯 玉梁旭【摘要 】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AGT23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心钠素(ANP2238) 、C 型心钠素受体(NPRC-55)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298)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选择 EH 患者 81 例及对照者 120 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AGT235、ACEI/D、ANP2238、NPRC-55、eNOS298 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EH 组 AGT235 TT 基因型频率(53.1%)与对照组(45.8%) 无差异(P>0.05);EH 组患者 ACEI/D DD 基因型频率 (48.1%)与对照组(4.2%)差异显著(P<0.001);EH 组 ANP2238CC 基因型频率为 6.1%,与对照组(8.3%)无差异(P>0.05);EH 组 NPRC-55CC 基因型频率为 65.4%,对照组(68.3%)无差异(P>0.05);EH 组 eNOS298DD基因型频率为 3.7%,与对照组(0.8%)无差异 (P>0.05)。

结论ACEI/D 基因可能是 EH 的易感基因,AGT235、ANP2238、NPRC-55 和 eNOS298 基因与 EH 不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原发性高血压(EH)的基因多态性研究有助于阐明 EH 的病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目前对于 EH 候选基因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个基因,对于多个系统、多个基因的协同研究较少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原(AGT23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心钠素(ANP2238)、C 型心钠素受体(NPRC-55)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298)的基因多态性与 EH 具有相关性,但结果尚不一致 〔1〕 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EH 人群 5 种基因的多态性对 EH的影响,旨在确定高危人群探讨 EH 的发病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 2006 年 4 月至 2009 年 4 月我院保健体检部和老年病科的就诊患者EH 患者 81 例,诊断符合 WHO 关于EH 的诊断标准,年龄 56~93〔平均(76.79±6.96)〕岁,男 62 例,女 19 例对照组 120 例,年龄 38~59〔平均(50.91±5.59)〕岁,男 105 例,女 15 例。

经相关检查除外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以及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所有病例为无血缘关系的华南地区汉族人群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抽取受检者肘静脉血 3 ml,EDTA 抗凝,快速裂解法提取基因组 DNA31.2.2 基因多态性分析分别在各扩增液管中加入 Taq 酶溶液0.8 ml;在各扩增液管中分别加入阴性对照管溶液、阳性对照管溶液或抽提的样品上清液,混匀;在 PCR 仪中扩增取各管 PCR 扩增产物于 98℃热变性 5 min,-20℃ 保存; 在杂交舱进行杂交;加入显色液,44℃放置 44 min;BaiO 基因芯片识读仪检测,图像经 Array Doctor 软件分析,检测 AGT235、ACEI/D、NPRC-55 及eNOS298 基因多态性位点BaiO 基因芯片识读仪和基因芯片检测所需的试剂由上海百傲公司提供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6.0 软件包进行 χ2 检验2 结果2.1 两组基因型分布两组基因型频率适合度检测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EH 组及对照组 AGT235TT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3.1%和 45.8%,无显著差异(χ2=5.96,P>0.05) 。

EH 组ACEI/D DD 基因型频率为 48.1%,与对照组(4.2%)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6.76,P<0.001)EH 组及对照组 ANP2238CC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1%和 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5)EH 组及对照组 NPRC-55CC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5.4%和 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EH 组及对照组eNOS298DD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7%和 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χ2=5.87,P>0.05)见表 1表 1 两组候选基因的基因型分布2.2 两组等位基因分布 EH 组 ACEI/D D 等位基因频率为 59%,与对照组(30%) ,差异显著 (χ2=31.6,P<0.01)高血压组及对照组 AGT235T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75%和 66%,ANP2238C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0%和 11%,NPRC-55C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和 76%,eNO   S298D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和 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EH 是多基因遗传病, 其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相互累加的结果。

EH 的候选基因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水盐代谢、内皮细胞功能等至少 150 余种十余年来,国内学者〔2 ~6〕 对汉族 EH 基因多态性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各家说法不一研究显示 ACE 基因 I/D 多态性不仅与高血压发生相关,而且与高血压的多种并发症有关〔7,8〕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 201 例 EH 和正常血压者的 5个心血管基因的多态性,结 果显示,高血压组 ACEI/D DD 基因型频率为 48.1%,与对照组(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 D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59%和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 AGT235、ANP2238、NPRC-55 及eNOS298 的研究发现,EH 人群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基因的基因型5和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本文认为血压水平受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种族、人群的遗传背景差异很大,基因多态性位点的作用强度不同以及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疾病、样本量的大小,统计方法的选择都可能影响研究的结果,这是导致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参考文献】1Puddu P,Puddu GM, Cravero E,et al.The genetic ba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Acta Cardiol,2007;62(3):281-93.2 赵燕, 王峰,苗海卫,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变异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相关〔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47(4):223-6.3 张琦,沈志霞,李宏芬,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20(5):438-40.4 沈国民, 龚平原 ,赵晓,等.AGT 基因 M235T 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113-5.65 陈剑, 周智涓 ,柯剑婷,等.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G894T 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 Meta 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s):116-9.6 李南方, 张艳敏 ,李涛,等.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心钠素基因 T2238C 多态性的关系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5;21(9):513-5.7Jiang X, Sheng H, Li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gene polymorphism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a community-based study〔J〕.JHum Hypertens,2009;23(3):176-81.8 姜玉, 宋伟民 .我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 Meta 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1):25-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