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746482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2届高三年级9月初检测试题(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无锡市第一中学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试卷语 文 试 题(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部分( 125 题)填涂在答题卡上,默写写在答卷纸上一、语言基础知识(33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娴熟(xin) 辗转(zhn) 围歼(qin) 信手拈来(nin)B惬意(qi) 跌宕(dng) 通衢广陌(q) 殚精竭虑(dn)C膏腴(y) 踽踽独行(y) 矢志不渝(y) 不无裨益(b)D拓本(t) 饯别(jin) 咄咄逼人(du) 并行不悖(b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和洽 参劾 阖府 涸泽而渔 一

2、丘之貉B期年 稽首 跻身 掎角之势 窗明几净C笺注 渐染 缄默 监守自盗 间不容发D咀嚼 倔强 诡谲 一蹶不振 精神矍铄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当局当铺 剥削削减 号角角落 见多识广博闻强识B度假度日 塞责堵塞 连累劳累 斗转星移斗鸡走狗C尽兴尽管 喝彩喝问 薄酒薄弱 横行霸道飞来横祸D牢笼笼屉 强制强化 着陆着想 量体裁衣度德量力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声鹤唳 一愁莫展 天翻地覆 迫不急待B世外桃园 鼎立相助 额手称庆 墨守成规C拾人牙慧 出奇不意 黄梁一梦 直截了当D不假思索 源远流长 走投无路 声名鹊起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3、 )A安部就班 殉私枉法 天花乱堕 计日成功B所向披糜 众志成诚 独出新裁 豆蔻年华C中流砥柱 惹事生非 盅惑人心 心猿义马D美仑美奂 嬉笑怒骂 貌和神离 恻隐之心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充耳不闻 ,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 ,然而冠军只

4、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 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 ,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 ,亡羊补牢,尚未太晚。B营销传播的种种既有理论,往往被我们奉为清规戒律,轻易不敢撼动。但是,曾经正确的未必永远正确,过去有效的未必长久适用。C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 ,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发展成伟大的生命。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 ,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8下列句子中

5、,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B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 ,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C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几位代表从某酒店的大堂前走过,在他们身边的墙壁上贴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D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是那样严谨,但又是那样谦逊,那样和蔼,在他的言语中听不到“你应该” 或“你不应该 ”之类的话,让人如坐春风。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

6、、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B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C “地球一小时 ”活动虽然只有 60 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

7、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C你可知道,要出版这样一本畅销书是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之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

8、喜好等因素的影响。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二、文言文阅读(18 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214 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 齐闻 西伯昌善养老,曰: “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 为文王, 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

9、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 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 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 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 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

10、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 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木主:木制的灵牌王。 傥:假如。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饿死于首阳山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亦各从其志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岂以其重若彼

11、,其轻若此哉 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17 题。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鼐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

12、,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 鸿,皆以 贫 游幕四方。君之少也, 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 发江南为知县;最后 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 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陵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

13、 为文辞歌诗。足迹造 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 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 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 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 “吾

14、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不为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 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 祔。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 粤 有耆 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 铭是幽宫 。”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注】: 报罢 :未考中;祔(f):祔葬,合葬; 粤:助 词,用于句首。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 觉得与众不同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