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746450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无锡一中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及说明:1考试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答题卡上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 2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3考试结束时,只需交答题纸。第 I 卷(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

2、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2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沈既济所评价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 )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C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D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3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 “军机

3、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4 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工匠,不可能( )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按生产件数领取工资在白瓷器皿上雕琢美丽图案 有选择雇主的自主权A B C D5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 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6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4、。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当时“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B土地兼并的盛行瓦解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C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这与清政府倡导的“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 ”的指导思想相吻合7亚里土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 其目的是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 ”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的推想”下述思想或情 形明显与其格调不同的是( )A 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B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

5、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蠹”之一D 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8 1433 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9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 B C D10梁廷楠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 “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 ,先有国法。 ”该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6、C德国 D俄国11 1787 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12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 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 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13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 败与懦弱的状态,

7、因而只能屈服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而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4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 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

8、国民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16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百姓如不回避,斩首不留,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 ( )A非常渴望建立封建等级制度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的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束缚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17某课题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借鉴了英、法、美思想家的成果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C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

9、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英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 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建立苏维埃政权 D获得 “面包”与“和平”19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 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 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

10、义宪法D1954 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 的否定20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北约 D华约第卷(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其中 21 题 11 分,22 题 13 分,23 题 12 分24 题 14 分,25 题 10 分,共计 6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 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 专长 ,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

11、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 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 识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三 2007 年 6 月 27 日登基 55 年已经 81 岁的英国女王任命布朗 为英国首相。至此,先后有 11 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 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 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 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它一些事情。 新华网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 ”的含义。 (1 分)(2)据材料二苏格拉底认为

12、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是什么?(2 分)从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具有怎样的思想?(1 分)(3)依据材料三回答英国的政体形式以及材料中反映出的该政体的特点。 (4 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3 分)22 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 “百年锐于千载”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 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 年)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

13、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 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 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 1916 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 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材料四 辛亥革命除了在 长 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 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 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田玄中国城审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材料五 山东 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

14、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 海的民生路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 ”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3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认识袁世凯废共和复帝制的?(2 分)(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4 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60 年 11 月 4 日,尼克松 说:“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 应该尊敬一个不 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 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 年 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