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结业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衡阳八中 2016 年上期高一年级结业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一年级结业考试试卷,分两卷。其中共 43 题,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 15 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 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第 1-11 题为地理部分,第 12-23 题为政治部分,第 24-35 题为历史部分下左图、下右图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 月至次年 4 月)和夏半年(5 月至 10 月)耕地播种面积占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 1-2 题。1.导致上左图中I、Ⅱ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土壤2.导致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市场 D.劳动力下图中a、b、c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第 3-4 题。3.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① B.② C. ③ D.④4. 图中③国 65 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20℅,鼓励生育 B.15℅,采取移民政策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下图是我国某流域年径流深度、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统计示意图,完成 5-7 题。5.图中a、b、c 依次对应的是A.年径流深度、年降水量、年均温 B.年降水量 、年均温、年径流深度C.年降水量 、年径流深度、年均温 D.年均温、年降水量 、年径流深度6.该流域河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7.该流域所属自然带最可能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据此完成 8-9 题。8.图a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D.有湖泊水连续补给9.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D.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读渤海海域水污染分布情况及滦河河口地区变迁图,回答 10-11 题。10.关于图中海域水污染及其分布特点与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港口附近进出船舶多,海运交通繁忙,故水污染最严重B.河口附近有河流带来的农业污水、沿河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故污染最严重C.海湾地区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加之沿海城市与工业排放的污水多,故污染重D.渤海海域有海底石油开采,故水污染重,外侧海域没有开采海底石油,故水污染轻11.据图可知,图中滦河河口地区湿地变化的原因是①流域内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严重,使河口生物退化,导致湿地减少②沿河地区修水库拦水以及向流域外调水,使入海径流量减少③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④河口大量沼泽湿地被开垦为盐田和鱼塘⑤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大量湿地因蒸发而变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第II卷 非选择题(共 160 分)本卷共 8 题,第 36-38 题为地理部分,第 39-41 题为历史部分,第 42-43 为政治部分36.(本题满分 22 分)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答运河建设对尼加拉瓜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6 分)(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并简述尼加拉瓜运河施工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6 分)(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10 分)37.(本题满分 24 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枯水期(水深不足 1 米)水位线上分布着大片稻田,是闻名于世的“米仓” ;湖里盛产 300 多种淡水鱼,鱼类主要分为白鱼和黑鱼两种:黑鱼为全年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鱼,白鱼为来自于河流和海洋的洄游鱼类。湖东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的奇观。(1)简析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 (6 分)(2)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 (6 分)(3)简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 (6 分)(4)简析图示城市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6 分)38.(本题满分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 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 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 分)衡阳八中 2016 年上期高一年级结业考试文综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A C A B A D C题号 11答案 B36.(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水质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等(6 分)(2)优势:尼加拉瓜运河更宽、更深。有利: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可利用地狭(陆地最窄处) 。 (6 分)(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10 分)37.(1)图示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与河流相连;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6 分)(2)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 (6 分)(3)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 (6分)(4)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沿河沿湖平原地区;原因:地形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 (6 分)38.(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 (4 分)(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