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半期考试及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噤(jìng) 锐不可当(dǎng) 杀戮(lùo) 纳粹(suì)B、绥靖(súijìng) 涎水(yán) 差使(chā) 骇人听闻(hài)C、濯清涟(lián) 男有分(fēn) 尴尬(gān gà) 诘问(jié) D、甚蕃(fán) 德馨(xìn) 亵玩(xiè) 蹒跚(bán s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于中 月明风清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仄歪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4. 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阿长与》——鲁迅——《朝花夕拾》 B. 《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C. 《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 D. 《骆驼祥子》—朱自清一《朱自清散文全集》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B.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 、 《巴黎圣母院》等。C. 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6.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决眦:决心裂开。 B、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赋闲:失业在家。 D、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7.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 B 陶后鲜有闻 C、八分有奇 D、选贤与能9.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B、男有分,女有归 C、货恶其弃于地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B、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小, 仅容一个人通过。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因此人们不只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211.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 (大约)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做标记)B、佛印绝类弥勒 (像) 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人)C、选贤与能 (通“ 举”)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D、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168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 她那红润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D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二、探究填空(共 11 分)13. 按原文或提示填空。 (每题 1分,共 6分)(1)坐观垂钓者,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颈联是:     ,       。(4) 《望岳》中表明诗人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5)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愁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一句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 。14.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2 分)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 / 。1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2013 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 500 条。 继前些年“ 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如今“×× 姐 ”“××哥”“××帝 ”“给力、逆袭、女 汉子、土豪、点赞、奇葩。 ”以及由“微 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 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 微小说”,看“ 微喜 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 们走进了一个不再 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 “人人都成了 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3(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1 分)(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 (2 分)三、现代文阅读思考(22 分)16.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8 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 连阿长 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 是我向来没有和她 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 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她高 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 '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 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 了。 ⑥这四本 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 、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 分) 答: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答: (3) 、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1 分)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1分)(4) 、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 分) 答:17.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6 分)在 柏 林 [美] 奥莱尔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②“一,二,三……”这 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③“小姐,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 、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 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2 分) 4(2) 、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2 分) (3) 、 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2分)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 分)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 树。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忧至极处,便丢下 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师父闻声开门,见 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 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 愁?”小和尚满腹疑惑的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 谓的我,所 谓的道,不正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 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 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 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 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 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我怎么没看见呢? ”“那是因 为 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1)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 分)(2)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2 分)(3)“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落花精神”的两句诗:(2 分)“ , ”(4)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2 分)五、文言文阅读(13 分)18.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13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