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73982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孩高歌赴美就学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女孩高歌:赴美就学笔记2009年 10月 2日星期五(October 2, 2009 Friday)一个中国女孩,从 11岁到 19岁,从南方小学到耶鲁大学,讲述了随留学的父母在美国求学的经历与见闻。这女孩就是赴美就学笔记的作者高歌。封面上可见作者,长发披肩,高而瘦,有点西方的偏栗子色的皮肤和含蓄的很东方的笑容,带着满身的学生味和书卷气。她初中时当过报童,演过戏,改编过剧本;高中时办过杂志,创作的小说诗歌得过奖,参加以读书为主题的夏令营时,确立了上耶鲁大学的奋斗目标顺利升入耶鲁以后,又是著名的“指导学习”教学活动的学生,接受着比别的学生多三四倍的学习压力,如饥似渴地读书,通宵达旦地撰写论文。

2、一般人难免苦不堪言,而她却其乐融融。 上学求知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学生完全应该而且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高歌向我们描述了她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其中,也给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带来许多可以汲取的建设性元素。高歌在自序中说“与你分享一勺勺回忆的泉水”,这是一勺勺甜美的泉水,包括苦涩的泉水。全书分为四辑:地远人亲、闯荡小镇、翅膀渐硬、车到山前;细读可发现是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记述来美留学的 26段岁月。是散文,却做到了“神”不散。高歌有一位可爱的母亲,可爱的竟然高呼“代沟有理”:“第一,有代就有沟,不可避免。第二,代沟有用。第三,“绝对消除”代沟便成了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了。” 如果我们没

3、有一个振振有辞地质疑着爹妈价值观念的女儿,如果女儿没有一对理直气壮地批判着她的父母,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这种经常性的思想上的“碰撞”,大概我们都会比今天“弱智”得多。高歌有一位可敬的父亲,可敬的事事都如同哲学家般审视,大谈“遗憾的书”:“小学生活的几篇,事过七八年来看未免浮光掠影;中学生活有几篇写得较好,有血有肉,但也有详略失当之处;大学生活一段又逊色了一些,过分沉溺于抽象思辩”;最大的遗憾“既然有些相对而言不算那么有特点的题材,你都写了,为什么有些明明很有社会生活容量和思想容量的题材,你不肯写呢?”遗憾归遗憾,父亲还是充分肯定了本书的价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既写下了平淡如水的日常学习生活,也写

4、下了波澜迭起的意外风波和特别事件。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一个美国华裔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眼睛、耳朵和心,让读者看到了众多以前无由认识的活生生的美国老师和学生,听到了以前无从了解的美国教育体制及其运营的概况和细节,思索了以前无缘得知的美国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和弊病。”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或是家长”。【阅读链接 1】I267.1高歌著:赴美就学笔记:一个中国女孩从 11岁到 19岁在美国求学的经历与见闻,海南出版社 2000-06目录01自序:与你分享一勺勺回忆的泉水第一辑:地远人亲 小学路易斯安那州 来美第一周 16我的美国妈妈(告别美国妈妈)遥远的东方有一条

5、龙 我给美国同学上课 第二辑:闯荡小镇 初中 宾夕法尼亚州 43老师出招 酸甜苦辣“方片八” “我是送报的小行家” 第三辑:翅膀渐硬 高中新泽西州 一个名叫高歌的女孩在高中的一天 让我们手拉手 127我的四位英语老师甲乙丙丁 “我在你们学校安放了定时炸弹” 穿 T恤的缪斯 我的主编生涯 爸爸妈妈很远,康德很近 记永生难忘的特路莱德夏令营 老师要进国会山 大学的门槛 都是黑头发都是黑眼睛 中学里的爱神之矢 最美的一夜 第四辑:车到山前 大学 康涅狄克州 我是耶鲁新鲜人 攻读经典的急行军 337“让时间不使这些事件褪色” 记政治历史课和汤普森教授 350走出柏拉图的山洞 记哲学课和贝斯教授 367

6、“半迷恋上了安静的死亡” 文学课与奥利恩斯教授 378超越怀疑 哲学课与着特教授 397校园谋杀案 附录一:“代沟”有理(季思聪) 代后记:他山之石与前车之鉴(高伐林)自序:与你分享一勺勺回忆的泉水1998年暑假,我住在纽约,在一家暑期英语学校任教,给一些新移民来美的华人学生补习英语。学生们年龄不等,从 9岁到 16岁都有,有些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比我高出一个头还不止。刚开始教他们的时候,我心里还真有些发毛。与他们熟了,我们用夹着中文的英语在课间谈话,我问起他们在国内的情况,而他们也好奇地打听起美国学校的种种规定他们中很多人初来乍到,还没来得及跨进美国学校的门呢。在那个暑假,我带着跟我很“铁的

7、学生们,去看了好几场描写美国青少年的电影,乘着地铁在纽约的中城和下城参观,滔滔不绝地告诉他们我这七八年在美国学校积累的“心得。在教他们语言的同时,我也想尽量地把他们带进美国同龄人的文化中去。突然想起我初来美国时,那份新奇感和兴奋感。在美国住了 8年半,我似乎都忘了,可是回家找出当年的日记一读,那时的许多人、事和心情都历历在目。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生活,在那时都是我作为新鲜事长篇大论地写信回家,跟表姐和堂弟们讲述多少也是炫耀的主题。而我现在的学生们,其实就是当时的我的再版。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来美国已经 9年了。这 9年中,别人一眼就能看见的我外在的变化自然不少:个子长高,头发变长,穿戴举止变

8、得美国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这 9年当中我内在的变化更为惊人。美国从陌生的异乡,变成了自己的家园;我对这里的环境和人,由新奇到熟悉,到现在的亲切认同我对许多事物的观点有了多少改变?我对许多人物的感情有了多少改变?这些改变,如我父亲经常追问我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这又是一言难尽。对美国的学校和同学越来越习以为常了,而在与国内的表姐堂弟们通信时,却仍会隐隐约约地被唤起一种对美国学习生、活的审视:我这里的生活,与国内同龄人的生活多么不一样!我时常想像,如果没有来美国,我现在会在中国做什么?在课堂上,是否要念庄子、李白而非柏拉图、莎士比亚?是否要为攻数理化而挑灯苦读,陷入题海之中?能否有机会

9、发展我的业余爱好?能否考得上重点高中、理想大学?我人生的选择会有多大的不同? 在这 9年中,我一直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记录着我的生活。从刚下飞机时起写的日记,到初中、高中时遇到一些有趣的事随手记下来。比较有头有尾、连根带梢的文章,一数也有十好几篇,有的还在国内和美国的中文报刊上发表过。后来,又因为写这本书,追忆了这几年不少有趣味也有意义的事,这样就集成了这本说不上什么名目的书。 这本书是什么呢?不敢说它是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的人生和心灵成长的完整记录。因为这本书片段性强,每篇文章都能独立成篇,但是彼此连贯性却不够。与其说是人生轨迹的全面记录,不如说这本书更像一辑剪影。 说它是美国校园生活的写照?

10、也比较牵强。我写的当然是我的求学生涯,但美国学校从不遵循统一的指令,从课程设置到社团活动都百花齐放,形形色色,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规矩,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而你在美国南部还是北部上学,在大城市还是偏僻的小镇,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会让你的求学经历十分不同。我的求学生涯,只是美国校园生活中的一例个案而已。 也许这就是了这是 9年来,我从自己流溪一般过去的生活中,奋力舀出的一勺勺清水,起初,只是为了我自己能够记得这些成长的日子,而现在,我突然发觉,这些经历和体会,也可以与读者分享,也许会对你们有用不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或是家长。我在中国的 11年中,从 5岁上小学开始,有 6年多在学校

11、里;在美国的 9年中,一直在学校里。我了解得最多的,就是学校,中国的学校,美国的学校。在学校里待了 15年了,看这趋势,至少还得在学校里再待上四五年。从小学到大学,从教学方法、考试规则到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我都一概感兴趣。一开始,只是新鲜好奇,到后来,还真的下了功夫去探讨了一阵。我一直崇拜老师。上小学时,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老师们都是天天住在学校的,以为老师们除了教我们之外不再有其他的生活。有一天,我的班主任把他的小女儿带到班上来,我为此震惊不已:在我心目中近乎神人的老师也有“家,也有孩子,居然也上街买菜、也看电视!但从此,我也对教师们的生活产生了特殊的兴趣,想尽办法去窥视那“教师背后的“人,想

12、洞察他们在课堂教学的例行职业行为中流露出来的属于他或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毕竟,这是和我息息相关的事。一个老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的成长、我的学习、我的未来。在我看来,教师是多么大权在握的工作,有多少学生的命运在他的手里!这种工作让一个正常人一个像我父母,不,像我一样,有喜怒哀乐的人来做,简直妙不可言。我也深深地迷恋上了教育这门科学、这门艺术。日子久了,我也生出了许多对教育的看法和观点,对老师们的高下有了自己评判的标准。在高中时,我一度做了两个孩子的家教,也趁机把我的一些理念在他们身上“实验”;上了大学,两个暑假我都在教书,1998 年,在纽约给华人中学生教英语;1999 年,在耶鲁所在的城市纽

13、黑文,在一个基金会给符合“家境贫寒又“聪明出众这两项标准的美国中学生教英语。看来,今后我也还会继续从事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管理和研究。真不敢相信,我自己已是有两个夏天“教龄的教师了。我有一群跟我称兄道弟的学生们,有着一堆甜美的、遗憾的或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回忆,身上多了跟孩子们一起玩时滑倒的伤疤,电子邮箱里不时有他们写来的邮件。这些故事,大概要等到下一本书再说了。而这本书,则只是我对我在青少年期间所受教育的一种感性反刍。都说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有人早总结过:中国的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美国教育注重学习方法,中国师生关系似父子,而美国师生关系似朋友近年来,不少家庭送自己的孩子去外国念中

14、学,这些“小留学生,们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写出来,寄回给国内,有的写得真是非常不错,描写自己新朋友、新老师、外国的风土人情、课堂上的精彩对白,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但我现在想写的,是这些同龄人们在海外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以局外人的身份还观察不清、体会不深的东西,是这些外在差异后面的、更深一层的差异。读这本书时,我相信你不难体会到,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的差异,绝不单单在于美国老师们喜欢出新点子,教学方式比较新颖逗趣,或是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学生关系比较疏远,云云。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且是概括得十分笼统模糊的表面现象。真正的不同,在于美国人们对教育的功能、对老师的职责、对知识的理解、对儿童和青少年在

15、社会中的位置,而且最核心的,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与中国人有根本观念上的差异。我的确成长了不少、改变了不少。现在回头去看我的文章,有的尽管只是两三年前写的,似乎还是稚气未脱,还有一些文章流露出的某些看法和情绪让现在的我实在不敢恭维。但是,看着这些几乎被自己淡忘了的作品,那些流失了的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带着一种又热切又生疏的感觉,我着了迷一样地翻看这些“遗迹,想从那个 14岁,或是 16岁,或是18岁的女孩身上找到我自己现在的影子。光是整理和挑选那些旧照片,就花了我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当然,用一双受过历史学专业训练的眼睛来看,这些岁月,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是经过筛选的、剪裁的、雕琢过的岁月。甚至,就是记

16、忆里的事件,我也不敢保证它们全部真实。但是,我尽量保持一件件事件的原貌,尽量把一个真实的我、我真实的生活、与我真实的成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1999年 8月写于美国新泽西【阅读链接 2】附录一:“代沟”有理(季思聪)提要: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振振有辞地质疑着爹妈价值观念的女儿,如果女儿没有一对理直气壮地批判着她的父母,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这种经常性的思想上的“碰撞”,大概我们都会比今天“弱智”得多。如今当父母的都说,养育下一代,是个难活儿小时候照料吃喝拉撒,长大了操心教育成长,力是一定要费的,讨不讨好却得看运气。其中,上一代与下一代沟通,就是人生之一大难题;而在中国长大的上一代,与在美国长大的下一代沟通,这难度又翻了一番。我们这一辈儿的朋友们相聚,往往三说两说就说到这本难念的经上去了。我比女儿高歌年长不满一整辈儿(算个.辈儿吧),有时候高兴起来,大家都有点没大没小,所以家里显得代沟略浅。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