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7137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PPTX 页数:99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一部分专题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10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1.(2015新课标全国 16)一理想变压器 的 原 、 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 1, 在原 、 副 线 圈 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 , 原 线圈 一侧接在电压为 220 如图 1所示 , 原 、 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k, 则 ( ) 真题 示例 图 1 A . U 66 V , k 19B . U 22 V , k 19C . U 66 V , k 13D . U 22 V , k 13解析 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 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 U ,原线圈电压为 3 U ,副线圈电流 I 2 据I 1I 2n 2

2、n 1得原线圈电流 I 1 ,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 2 20 V 3 U R ,整理可得 U 66 V ; 原 、 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 P 电阻相等 , 1 3, 可得功率之比为 1 9, 即 k 正确 . 答案 A 2.(2015四川理综 4)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 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 , 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 , 线圈绕 匀速转动 , 如图 2所示 不计线圈电阻 , 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 ) 图 2 A . 峰值是 e 0 B . 峰值是 2 e 0 C . 有效值是22 D . 有效值是 2 解析 矩形线圈 所以发电机的电动势峰值为 2A、 由于不计线圈的电

3、阻,所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峰值为 2 ,故有效值为2 2 2 ,故 D 正确 . 答案 D 3.(多选 )(2015天津理综 6)如图 3所示 , 理想变压器 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 交 流 电流表 , 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 触 头 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 值 电阻 ,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 则 ( ) 图 3 的位置不动 , 将 电流表读数变大 的位置不动 , 将 电流表读数变小 的位置不动 , 将 电流表读数变大 的位置不动 , 将 电流表读数变小 答案 析 保持 Q 位置不动,副线圈电压 U 2 不变,当 P 上滑时,R 增大,由 P U 22R R 0可知总功率减小,原线圈电压 U 1 不

4、变,由 P U 1 I 1 可知原线圈电流 I 1 减小,故 A 错误, B 正确; 保持 P 位置不动, Q 上滑时,由U 2U 1n 2n 1知 U 2 增大,同理分析原线圈电流 I 1 增大,故 C 正确, D 错误 . 4.(2015福建理综 15)图 4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 , 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 升压变压器 副线圈匝数分别为在 u 若输送电功率为 P,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2r,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 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 ) 图 4 A . (n 1n 2) (n 2n 1) 4(n 1n 2)2(PU m)2r D . 4(n 2n 1)2(PU m)2r 答案

5、 C 解析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 据2因为是理想变压器,所以 T 的副线圈的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P ,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 I 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P r 4 r以 C 正确,A 、 B 、 D 错误 . (1)交流电路部分主要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 交流电有效值 、 变压器的规律及动态分析 、 远距离输电等知识点 . (2)直流电路部分主要考查电路的简化 ,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 含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 直流电路中能量转化问题等等 . 考纲解读 高考对电路知识的单独考查主要是交流电路部分 , 特别是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相结合的动态分析问题是命题热点

6、 , 而直流电路内容的考查通常与实验结合在一起 , 一般不单独命题 . 内容索引 考题一 直流电路的分析 考题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考题三 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 专题综合练 考题一 直流电路的分析 1.(多选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 , 在其两端加上电压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I,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v, 若将导线均匀拉长 , 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 的 12,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 2U, 则 ( ) A .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 .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 .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 .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解析 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因半径变为原来的一

7、半,则横截面积为原来的14,其长度变为原来的 4 倍,根据电阻定律 R 阻变为原来的 16 倍,电压变为 2 U 时,根据欧姆定律 I 流变为故 A 正确, B 错误 .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 ne v S ,其 中 n 、 e 不变,电流 I 为原来的18,横截面积 S 变为原来的14倍,则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故 C 错误, D 正确 . 答案 .(多选 )如图 5所示的电路中 , 电源电动势为 E, 内电阻为 r,平行板电容器 2为定值电阻 , 的滑动触头 , 开关 m、 电荷量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5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油滴仍然静止 ,a至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8、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 b至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 , 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 a至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 ,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 b至 解析 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 , 重力和静电力平衡;电容器与滑动变阻器 R、 电阻 1串联 , 滑片向上移动 , 电阻 电路总电阻变大 , 电流变小 ,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 E I(r 故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大 ,带电荷量变大 , 电场力变大 , 油滴向上加速;电容器充电 ,故 b到 a, 故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电阻 电路总电阻变小 , 电流变大 ,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 E I(r 故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小 , 带电荷量变小 , 电场力变小 ,油滴向下加速;电容器放

9、电 , 故 a到 b, 故 答案 .(多选 )如图 6所示 , 电流表 3 A)和 )是由两个相同的电流计改装而成 , 现将这两个电流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 , 调节滑动变阻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6 1 1 1 5 解析 电流表 3 A)和 )是由两个相同的电流计改装而成 , 都是并联电阻 , 在题图中两电流计也是并联的 , 所以 它们 的量程之比为 5 1, 即总电阻之比为 1 5, 所以并联时读数之比 5 1, 所以 答案 所示 , 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 电路中接有一小灯泡和一电动机 上标有 “ 6 V 12 W” 字样 ,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 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 V, 此时

10、 ( ) 图 7 4 W 2 W 2 W 2 W 解析 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电流 I I L P 126A 2 A ;已知电路电流,由于不知电源电动势,无法求出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故 A 错误; 电动机的热功率 22 2 W, 故 灯泡正常发光时 , 电动机电压 U (12 6) V 6 V,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 6 2 W 12 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12 W 2 W 10 W, 故 答案 D (1)程序分析法:流程如下 方法小结 (2)利用结论法:即 “ 串反并同 ” 法 . “ 串反 ” 即某一电阻增大 (减小 )时 , 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 、 两端电压 、 消耗的

11、电功率都减小(增大 ); “ 并同 ” 即某一电阻增大 (减小 )时 , 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 、 两端电压 、 消耗的电功率都增大(减小 ). (3)极限法:因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 , 可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 , 使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 . 电热 、 电功率和热功率 (1)纯电阻电路: Q W P 2)非纯电阻电路 WQ(W Q 矩形金属线圈 ,匝数为 n, 线圈总电阻为 r, 在磁感应强度为 O 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 (如图 8甲所示 ),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矩形线圈与阻值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考题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图 8 A.从 B.从 的电荷量 为 2 r) 0 的发热功率为 202 (R r) 2 解析 由于磁通量是双向标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