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研究》的注释规范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34KB
约10页
文档ID:19674180
《历史研究》的注释规范_第1页
1/10

《历史研究》的注释规范(2007-05-17 13:53:01) 转载▼ 虽然注释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体现了学术严谨,是从事学术不可不注意的为了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学术期刊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文献引证标注方式进行了修订,并将从 2002 年第 1 期开始执行现特此公布其主要内容,敬请作者参照执行一 普通图书引证内容及顺序为:①责任者与责任方式;② 书名;③ 卷册;④出版者与出版时间;⑤版本; ⑥页码一)责任者与责任方式1、责任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组织、机构责任者无法确定时,用“佚名”表示2、责任方式有多种,如果是撰著,在姓名之后加冒号表示;如果是“编”、 “主编”、 “编著”、 “整理”“校注” 等其他责任形式,直接跟书名,不空格,不加冒号如: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3、两个或三个责任方式相同的责任者,用顿号隔开;有三个以上时,只取第一责任者,其后加“等”字,如: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 ,黄山书社,1990 年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年。

4、责任方式不同的责任者,用逗号分开;译著的翻译者及古籍的点校者、整理者等可放在书名之后如:严修自订,高凌雯补《严修先生年谱》 ,齐鲁书社,1990 年A . 施阿兰:《使华记( 1893---1897) 》 ,袁传璋、郑永慧译,商务印书馆,1989 年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 ,谢兴尧点校,中华书局,1984 年二)书名1、书名的副标题应一并标注;如书名较长,再次引证时,可用简称,但须在首次标注时注明2、书名中原有的补充说明等文字,应放在书名号内,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 》 ,人民出版社,1983 年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年三)出版者和出版时间1、非公元纪年的出版时间应照录,但 1949 年以后不用民国纪年如: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商务印书馆,民国 24 年2、版权页中缺出版者或出版时间时,须说明所缺项,用[ ]表示如:冯玉祥:《我的读书生活》 ,三户图书刊行社[出版时间不详] 3、港台版图书可通过标注出版者所在地点(城市)反映出来如:余绳武、刘蜀永:《二十世纪的香港》 , (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5 年。

四)版本  1、引用图书是第 1 版时,可以省略版本说明;如果不是第 1 版,版权页中表示版本的文字(如“修订本” 、 “增订本”、 “第 3 版”等)应照录如: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 (增订本) ,中华书局,1981 年傅敏编《傅雷家书》 ,三联书店,1988 年第 3 版2、影印版的图书要标注“影印本”如: 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 ,中国书店,1988 年影印本刘寿林编《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 , (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年影印本五)页码用“第 页”表示,以句号结尾;引用的内容不止一页而又不连贯时,页码之间用顿号隔开;跨页的页码,中间用连字符如:第 78、82-89、217 页 二 析出文献引证内容及顺序为:①作者;② 析出文献名;③文集编者; ④文集题名;⑤卷册;⑥出版者与出版时间;⑦ 版本; ⑧页码1、析出文献作者和文集编者相同时,后者可以省略;不同时,要分别标示;如:唐振常:《师承与变法》 , 《识史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65 页陈序经:《东西文化观》 ,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234 页2、引证书信集、文件汇编及档案汇编中的文献,应标注原始文献形成的时间,如:《复孙毓修函》 ,1911 年 6 月 3 日,高平叔、王世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上,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99 页。

《中共中央最近政治状况报告》 ,1927 年 10 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1933)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年,第 20 页3、引证著作及编辑作品中的序、跋、前言、后记、按语、编辑说明、引论等,与析出文献标注方式相同如:袁伟时:《卷首献辞》 ,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海天出版社,1992 年,第 2页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 》 ,傅敏编《傅雷家书》 ,三联书店,1988 年第 3版4、引证著作及编辑作品中由作者自撰的序、跋、前言、后记时,可用中圆点连接来表示如: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序言》 ,人民出版社,1994 年三 古籍引证内容及顺序为:①责任者与责任方式;② 书名;③ 卷次;④部类名及篇名;⑤版本;⑥ 页码由于古籍种类较多,出版情况比较复杂,常常有一些特殊的标注方式一)责任者1、常用基本典籍,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以及官修大型典籍,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 、 《管子》 、二十四史、 《通典》 、 《资治通鉴》 、 《陶渊明集》 、 《全唐文》 、 《册府元龟》 《明实录》 、 《大清会典》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有些书籍作者失传,应标注“佚名”。

2、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只注书名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 ;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如: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 16《人物·文苑》   民国《中牟县志》卷 8《地理志》 3、如果需要,责任者前也可用圆括号标注朝代名如:(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 3,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二)卷次1、卷次用阿拉伯数字标注2、引证古籍中的续集、余集、外集、别集、别录、续编、遗文、补遗、卷首、卷末等续补附属部分,卷次须依照原书标明续补附属部分的名称如:(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 21三)部类名及篇名1、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如:《太平寰宇记》卷 159《岭南道·循州· 风俗》 万历《广东通志》卷 24《郡县志十一·广州府· 人物二 》 2、原有的条目名称,用双引号表示如:《元典章》卷 19《户部五·田宅· 家财》 , “过房子与庶子分家财”条3、正史中人物传之附传可标注为:《魏书》卷 67《崔光传附崔鸿传》 4、引证编年体典籍,通常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如:《资治通鉴》卷 2000,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

5、引证古籍正文所附注疏、笺释,一般采用在篇名外注出注疏、笺释的方式如:《三国志》卷 33《蜀书·后主传》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资治通鉴》卷 35,汉哀帝元寿元年“王嘉封还诏书”,胡三省注四)版本与页码1、古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标注版本和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薛福成:《庸庵笔记》卷 2,宣统二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明史》卷 260《陈奇瑜传》 《清史稿》卷 486《吴汝纶传》 ,中华书局,1977 年,第 13444 页2、一些古籍的版本可以直接通过某丛书来反映,可省去具体出版情况如:(宋)彭乘:《墨客挥犀》卷 10,丛书集成初编本 3、影印古籍要标明影印出版信息,必要时还要标明影印所依据的原始版本如:崇祯《吴县志》卷 2,上海书店,1990 年(据明崇祯年间刊本)影印本五)其他一些常用先秦典籍可只标书名和篇名,用中圆点连接如:《论语·学而》 ;《淮南子·地形训》 四 期刊、报纸引证期刊、报纸上的文章作为析出文献来对待,标注的内容及顺序为:①作者姓名;②文章名称;③ 期刊或报纸名称; ④卷册号或日期;⑤页码如:吴艳红:《明代流刑考》 , 《历史研究》2001 年第 6 期。

朱汉国:《民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动》 , 《光明日报》1997 年 6 月 17 日引证期刊文献还应注意以下情况:1、同一期刊有不同的专业版本、地区版本、文种版本时,应标注版本,以示区别如:  黄义豪:《评黄龟年四劾秦桧》 , 《福建论坛》 (文史哲版)1997 年第 3 期2、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应标注出版地点以示区别如:费成康:《葡萄牙人如何进入澳门问题辨证》 , 《社会科学》 (上海)1999 年第 9 期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 , 《传记文学》 (台北)第 28 卷第 1期(1976 年 1 月) 3、流行范围较小、较少见的期刊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期刊应适当加注出版地点如:费海玑:《缘督庐日记的史料价值》 , 《书目季刊》 (台北)第 1 卷第 2 期(1966 年 12月) ,第 47—52 页4、期刊卷册有年期号、卷期号、总期号三种表示形式,一般只用一种用卷期号或总期号表示时,其后应以括注形式标出出版年月如:杨冬梅:《民国时期南京的市民文化研究》 , 《南京大学学报》第 37 卷第 3 期(2000年 5 月) ,第 139 页佚名:《班禅赴印记略》 , 《近代史资料》总第 62 号(1986 年 12 月) ,第 78 页。

五 外文文献1、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应使用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2、引证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责任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中间用下圆点隔开;析出文献题名用正体;出版物名称用斜体;引文在原书跨页,页码间用连接号(如“pp.3-4” ) ,引文散见两页以上,页码间用逗号(如“pp.5,8,10”) ;注释中纯系英文,句末用句点,如中英文混用,句末用中文句号如:Basar, T., Olsder, G. J. ,Dynamic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p. 123.Polo, M.,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lated by William Marsden.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 1997.Daily, G., Ehrlich,P., Polulation Extinction and the Biodiversity Crisis. In Perrings, C., Maler, K.- G., Lolke, C., Holling, C., Jansson, B.-O. (ed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 pp. 45-56.六 未刊文献 原有的标题,用双引号标注(不用书名号) ;文献本身没有标题时,可代拟标题(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

引用的未刊文献为原始文献时,可以不作说明,不是原件时,应说明文献与原始文献的关系1、学位论文:标明作者、文献标题(用双引号括注,下同) 、文献性质、学术机构、日期、页码如: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 年,第 67 页2、会议论文:标明作者、文献标题、会议名称和文献性质、会议地点或举办者名称、日期、页码如:中岛乐章:“明前期徽州的民事诉讼个案研究”,国际徽学研讨会论文,安徽绩溪,1998 年3、未刊手稿、函电等:标明作者、文献标题、文献性质、收藏地点和收藏者,收藏编号如:陈序经:“文化论丛” ,手稿,南开大学图书馆藏蒋介石日记” ,毛思诚分类摘抄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 年 5 月 16 日,缩微胶卷,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傅良佐致国务院电” ,1917 年 9 月 15 日,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