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964188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一 名词解释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只是少数)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灭芽胞或某些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正常菌群:存在于正常人体,但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菌群失调症:由菌群失调产生大的疾病。菌群失调是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

2、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一过性的经血流到达适宜部位后繁殖致病。毒血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经血液扩散并侵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症状。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又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病毒: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核酸(DNA 或 RNA) ,严重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干扰素:(IFN)是机体受病毒及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感染细胞等多种

3、细胞所产生的能抑制病毒复制的小分子蛋白。院内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预防方法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法。二 选择题(单选)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A 体形小于 1mm 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D 体形小于 1um 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E 真菌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E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

4、器不完善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5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EA 磷壁酸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粘肽6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EA 物质交换 B 呼吸作用 C 合成和分泌作用D 物质转运 E 维持细菌的外形7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CA 较疏松 B 无磷壁酸 C 肽聚糖含量多D 有脂多糖 E 有脂蛋白8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为:CA 芽孢 B 细胞壁 C 荚膜 D 鞭毛 E 细胞膜9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机理为:EA 破坏磷壁酸 B 损伤细胞膜 C 干扰核糖体上菌体蛋白质的合成D 破坏肽聚糖骨架 E 抑

5、制四肽侧链与甘氨酸交联桥之间连接10 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时,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D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以上均可11 有关质粒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DA 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 C 可自行丢失D 细菌生命活动不可少的基因 E 可从一个菌转移给另一菌12 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EA 荚膜 B 鞭毛 C 芽胞 D 菌毛 E 细胞壁13 有关荚膜的描述,错误的为:CA 具有黏附作用 B 具有抗吞噬作用 C 为细菌的运动细胞器D 在机体内或含动物血清培养基形成 E 普通染色不易着色14 有关芽胞的描述,错误的为:EA 对外界抵抗力强 B 并非所有的

6、细菌都产生芽胞C 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均为 G+菌 D 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E 芽孢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形成15 细菌繁殖方式为:AA 无性二分裂法 B 孢子生殖 C 复制D 有丝分裂 E 配子生殖16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CA 菌膜 B 沉淀 C 菌落 D 菌苔 E 菌丝17 大多数致病菌最适生生长的温度和 PH 为:DA 370C,PH6.56.8 B 250C,PH7.27.6 C 420C,PH8.49.2 D 370C,PH7.27.6 E 560C,PH6.56.818 不符合菌落的描述是:AA 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 B 一个菌落由一个繁殖体形成C 一个菌落包含

7、成千上万个细菌 D 肉眼可见E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19 靛基质试验阳性的细菌能分解:CA 含硫氨基酸 B 乳糖 C 色氨酸 D 葡萄糖 E 吲哚20 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EA 毒素 B 抗生素 C 色素 D 热原质 E 抗毒素21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助于细菌鉴别的是:EA 内毒素 B 热原质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E 色素22 关于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BA 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可被高压蒸汽灭菌破坏C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 D 化学成分为一种多糖 E 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23 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D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葡萄球菌 D 结核杆菌 E 变形

8、杆菌24 药敏试验应选哪个生长期的细菌:BA 稳定期 B 对数生长期 C 迟缓期D 衰亡期 E 稳定后期25 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D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煮沸法26 乙醇消毒剂常用浓度是:CA 100% B 95% C 70%75% D 50% E 60%27 对血清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E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流通蒸汽法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28 下述不可能杀灭芽孢的方法是:B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干烤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29 属于氧化剂类的消毒剂是:AA 来苏 B 戊二醛 C 龙胆紫D 新洁尔灭

9、 E 高锰酸钾30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为:EA 产生高热 B 损伤细胞膜 C 产生毒素D 产生热原质 E 干扰 DNA 的正常碱基配对31 一次性注射器、敷料、内镜插管应选用何方法灭菌?E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电离辐射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32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单位 nm):BA 248265 B 265266 C 300400D 180200 E 50033 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压力及温度分别是:AA 103.4KPa,1530min B 100KPa,1530min C 103.4KPa,510minD 15KPa,1530min E 80KPa,1530min

10、34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 :AA 胃 B 骨髓 C 肌肉 D 血液 E 外耳道35 正常菌群引起感染到条件之一是:CA 变为耐药菌 B 发生基因突变 C 寄居部位改变D 变为 L 型细菌 E 发生 S-R 变异36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DA 基本结构 B 特殊结构 C 分解代谢产物D 侵袭力和毒素 E 侵入机体的途径37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EA 毒素 B 热原质 C 侵袭性酶D 细菌素 E 透明质酸酶38 与侵袭力无关的是:CA 荚膜 B 菌毛 C 血浆凝固酶D 芽孢 E 透明质酸酶39 革兰阳性菌具有类似菌毛样作用的成分是:EA 肽聚糖 B M 蛋白 C 脂蛋白D 脂磷壁酸 E

11、壁磷壁酸40 内毒素的成分是:BA H 抗原 B 脂多糖 C 荚膜多糖D O 抗原 E 肽聚糖41 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为:AA 脂多糖 B 脂质 A C 荚膜多糖D O 抗原 E 肽聚糖42 外毒素的特点之一为:BA 多由 G-菌产生 B 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 耐热D 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E 可制备成类毒素43 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 来源于 G-菌 B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 耐热D 由活的细菌产生 E 不能用甲醛处理脱毒制成类毒素44 下列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A 肉毒毒素 B 霍乱肠毒素 C 破伤风痉挛毒素D 白喉外毒素 E 伤寒杆菌产生的内毒素45 类毒素是:DA 抗毒素

12、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 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C 维生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D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留抗原性的物质E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46 下列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BA 链球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破伤风梭菌D 霍乱弧菌 E 肉毒梭菌47 最危险的传染源是:CA 急性期病人 B 慢性病人 C 带菌者D 有症状的病人 E 以上都不对48 关于 SP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 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 B 具有抗吞噬作用C 能与人 IgG 的 Fc 段结合 D 所有葡萄球菌均有E 与协同凝集反应有关49 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EA 伤寒沙门菌 B 大肠杆菌

13、 C 结核杆菌D 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50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CA 肺炎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1 葡萄球菌感染病灶容易局限化,是因为该菌产生:EA 杀白细胞素 B 透明质酸酶 C 血浆凝固酶D 表皮剥脱毒素 E 溶血素52 能引起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的细菌为:CA 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53 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为:EA 溶血素 B 链激酶 C 透明质酸酶D M 蛋白 E 红疹毒素54 A 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C:A 链激酶 B 溶血毒素 C 剥脱毒素D 红疹毒素 E 透明质酸酶5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链球菌致病物质的是 A:A 肠毒素 B M 蛋白 C 溶血毒素D 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