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626101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横峰中学 2016 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卷命题人:郑荣金 邓建明 胡锡智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第 I 卷(共 70 分)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的“大国工匠”近日,一组数据让职业教育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 9 年超过 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 3 年超过 90%。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经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职业

2、教育的发展,体现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也逐渐扭转了读职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这既为广大“蓝领”赢得更多尊严,同时也验证了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那就是:职业教育要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座。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寒假期间,浙江海盐某中学向学生群发短信,提醒“不要和职高生混” 。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少数教育者的偏见。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天地

3、,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 “在黑板上耕田” “在课本上开机器” ,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就不会有春天;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更加精准。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 400 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艺品公司月薪 4000 元并包住宿,也鲜有人问津;与此同时,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拷问职业教育的精准性。尤其在今年去产能、清理“僵尸企

4、业”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通过创新农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促进下岗工人走进职业教育课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资本的土壤,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打造“职教升级版” ,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同样是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做法。比如,去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关停一些院校文科专业,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2014 年,我国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为了对接“中国制造 2025”的国家战略、适

5、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各地已开始迅速部署。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沈阳中德新松职业教育集团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等等。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会更加畅通。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 ,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 ,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6、关乎国计民生。我国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上,职业教育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人才基座。C.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滞后,职业教育的精准性也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D 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报告,我国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上升,职校生已经成为比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浙江海盐某中学“不要和职高生混”的群发短信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普遍存在。B. 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

7、工资 400 元招工受冷遇,而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的现象,折射出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性的不足。C. 职业教育只有“在黑板上耕田” “在课本上开机器” ,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赢得应有尊重。D.只有让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花”开遍原野,有更多的“大国工匠”产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才能深入推进。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问题的一项是A.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B. 通过改革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精准性,才能为之赢得应有尊重。C.职业教育在

8、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广大“蓝领”赢得了更多尊严。D.打造“职教升级版” ,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用人需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4-6 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俊,宣府前卫人。嗣世职,为本卫指挥使。累擢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以功进都指挥同知。火筛入大同左卫,大掠八日。俊遣兵三百邀其前,复分兵三百为策应,而亲御之荆东庄。依河结营,击却三万余骑。帝大喜,立擢都督佥事。未几,总兵官王玺失事被征,即命俊代之。其冬,以寇入戴罪,寻移镇宣府。中官苗逵督师延绥,檄大同、宣

9、府卒为探骑。俊持不遣,逵遂劾俊。帝宥俊,而命发卒如逵言。武宗初立,寇乘丧大入,连营二十余里。俊遣诸将各帅三千人,分扼要害。俄,寇由新开口毁垣入,将士遽前迎敌;诸将各帅所部拒于虞台岭。俊急帅三千人赴援,道伤足,以兵属都指挥曹泰。泰至鹿角山,被围。俊力疾,益调兵五千人,持三日粮,驰解泰围。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兵还。寇追之,行且战,仅得入万全右卫城,士马死亡无算。俊及中官刘清、巡抚李进皆征还。御史郭东山言,俊扶病驰援,劝惩不宜偏废,乃许赎罪。正德五年,起署都督同知,典神威营操练。明年六月,贼杨虎等自山西十八盘还,破武安,掠武城、景州,转入文安。都指挥、佥事屡败,请济师。乃命

10、俊充副总兵,与参将统京军千人讨之。往来近畿数月,不能创贼。已,朝议调边军协守,贼遂连败。明年三月,众贼败奔登州、莱州。总兵檄俊军莱州,合诸将邀之。贼遂北走,转掠宝坻、香河、玉田,俊急偕将士遏之。帝喜,劳以白金。贼由武清西去。未几,得疾召还。后贼平,实授都督同知。久之,卒。俊为边将,持廉,有谋勇。其殁也,家无赢资(节选自明史张俊传 ,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兵还B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兵还C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兵还D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

11、兵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嗣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本文“嗣世职,任本卫指挥使”是指张俊继承了世袭官职“本卫指挥使” 。B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是古代两种常用的纪年方法。前者如本文的“正德五年” ,后者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C古代官员改任官职多用徙、调等,擢、迁是指官吏的提升。D 明史 ,按记史时间排列,是二十四中的倒数第一部,它是一部记载明王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俊有勇有谋。火筛入侵抢掠,张俊既“遣兵”又“分兵” ,且亲自率军抵御,傍河扎营,击退了

12、三万余敌寇骑兵。B张俊英勇奋战。敌寇乘丧入侵,张俊带伤率军五千解救诸将,但此战终究失利;御史郭东山认为他扶病驰援,于是允许他立功赎罪。C张俊功劳显著。因功劳进升都指挥同知,因击退三万余敌寇被提拔都督佥事,在平定杨虎等贼寇中有功劳被授予都督同知。D张俊廉洁自律。作为防守边疆的将领,张俊能坚守廉洁,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竟然没有多余的钱财。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俊持不遣,逵遂劾俊。帝宥俊,而命发卒如逵言。 (5 分)译:(2)俄,寇由新开口毁垣入,将士遽前迎敌;诸将各帅所部拒于虞台岭。 (5 分)译:(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小

13、重山 惜别何大圭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注】玉船:亦称“玉酒船” ,酒器名。8.上阕前三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9.下阕是如何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以“ , 。 ”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2)韩愈师说中“ , ”两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原因。 (3) (1)苏轼在赤壁赋

14、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小 包 袱单冬花开始整理她随身携带的小包袱。包袱有枕头那么大,针头线脑都装在里面。儿子张孝德常笑话她的小包袱,说里头不一定都装着针头线脑,一定还有什么秘密宝贝,无论是到弟弟家住还是到北京住,一直不离她身。女儿张小梅从乡下来接母亲回家,瞅着一个傍晚单

15、冬花和菜市场认识的老乡告别的机会,悄悄打开了包袱。包袱里包着包裹,打开里面发现是一个一个信封,信封上缠着红红绿绿的线,缠绕得严实。信封里装了内容,有厚有薄。张小梅猜想是钱,神秘地说:“妈的包裹里放了钱。 ”张孝德说:“姐,你没事闲着,妈每天看她的包,你动了她准知道。 ”看着母亲的小包袱,用小毛巾、旧布块、塑料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的一个小包包,小包包里有四十多个信封,信封都是自己早年当兵时给家里写信用过的牛皮纸信封,封面的字迹还清清楚楚。张孝德忽然觉得应该给母亲的小包袱拍个照,他用手机拍下了包袱和包袱里的信封,把图发到微信群里并写下一段话:深刻的亲情是不能被浅薄的快乐填满的,一想到城市生活那些背

16、后的空洞无物,我就惶恐不安。看着母亲的小包袱,我想起了童年、成长和对母亲的感情,我好痛恨自己不能用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天快黑的时候,单冬花回来了。她直奔自己的卧室,打开灯,掀起枕头发现包袱动过了,信封没有动。她明白是闺女张小梅动了,单冬花不喜欢闺女,再孝顺的闺女也是人家的媳妇。单冬花一时不想揭穿闺女的把戏,她知道闺女是心焦包袱里的钱,可包袱里的钱不心焦她。终于到了回乡的日子。单冬花紧紧抱着她的小包袱,看着小梅和孝德大包小包的提着。包多手少,张孝德建议把小梅的一个小提包和母亲的小包袱捆绑在一起。正捆着,公交车来了。夜色迷蒙,路灯朦胧,张孝德架着单冬花上了车,小梅提着大小包包随后上车。公交车行驶了四十分钟到达火车站。下车后开始清点行李,单冬花说:“把我的小包袱给我,拿惯了,手里空空的,总觉得少了什么。 ”包袱不在了。张小梅以为单冬花拿着,单冬花以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