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第 I 卷(共 60 分)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P(A+B)=P(A)+P(B)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那么 P(A·B)=P(A)·(B)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knknnpcP)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 ( 22)1()(ii)A. i B.- i C.1 D.-12.函数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0(xy)3.已知函数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2cos()sin(xy)A.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0,12(B.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C.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2 ,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6(D.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04.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B.xfsin)( |1|)(xf*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C. D.)(21)xaxf xf2ln)(5.如果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 128,则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 n3 31)A.7 B.-7 C.21 D.-216.函数 则 a 的所有可能值为( ,2)(1.0,,1)sin()(12 fxexfx 若)A.1 B. C.1, D.1,27.已知向量 a、 b,且 a+2b, -5 a+6b, =7a-2 b,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A( )A.A、B、D B.A、B、C C.B、C、D D.A、C、D8.设地球半径为 R,若甲地位于北纬 45°东经 120°,乙地位于南纬 75°东经 120°,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A. R B. R C. R D. R3665329.10 张奖券中只有 3 张有奖,5 个人购买,每人 1 张,至少有 1 人中奖的概率是 ( )A. B. C. D.10122210.设集合 A、B 是全集 U 的两个子集,则 A B 是( UA)∪B=U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10a)A. 2|)1(log|)(log| ))1 aaB. (C. |)1(log|)1(log|ll| )))1)1( aaaa D. (12.设直线 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 . 若 与椭圆 的交点为02:yxl ll142yxA、B,点 P 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PAB 的面积为 的点 P 的个数为 ( 21)A.1 B.2 C.3 D.4*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第Ⅱ卷(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13. .2)1(limnC14.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F,右准线 l 与两条渐近线交于 P、Q)0,(2bayx两点,如果△PQF 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15.设 、 满足约束条件 则使得目标函数 的值最大的点xy.40,312,5yxyxz56( , )是 .16.已知 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 是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 nm/,,,/则②若 /则③若 ,,则④ m、 n 是两条异面直线,若 /,/,/,则n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向量 ,528||),2(),cos,in2()sin,(co nm且和 求 的值.)82cos(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 7 个,从中任取 2 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 .现有甲、乙两人71从袋中轮流摸取 1 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即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出的机会是等可能的,用 ξ 表示取球终止时所需要的取球次数.*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Ⅰ)求袋中原有白球的个数;(Ⅱ)求随机变量 ξ 的概率分布;(Ⅲ)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 是函数 的一个极值点,其中 ,1x 1)(3)(2nxmxf Rnm,.0m(Ⅰ)求 m 与 n 的关系表达式;(Ⅱ)求 的单调区间;)(f(Ⅲ)当 时,函数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恒大于 ,求]1,[x)(xfy 3的取值范围.*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已知长方体 ABCD—A1B1C1D1,AB=2,AA 1=1,直线 BD 与平面 AA1B1B 所成的角为30°,AE 垂直 BD 于 E,F 为 A1B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 AE 与 BF 所成的角;(Ⅱ)求平面 BDF 与平面 AA1B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Ⅲ)求点 A 到平面 BDF 的距离.*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数列 前 n 项和为 Sn,且 Sn+1=2Sn+n+5(n∈N*) 。
5}{1an的 首 项(Ⅰ)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Ⅱ)令 ,并比)1(1)(,)(21 fxfxxf n 处 的 导 数在 点求 函 数较 的大小n32与*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22. (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动圆过定点 ,且与直线 相切,其中 .)0,2(p2px0p(Ⅰ)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C 的方程;(Ⅱ)设 A、B 是轨迹 C 上异于原点 O 的两个不同点,直线 OA 和 O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 和 β,当 α、β 变化且 α+β 为定值 时,证明直线 AB 恒过定点,)0(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D 5.C 6.C 7.A 8.D 9.D 10.A 11.A 12.B 二、填空题13. 14. 15. (2,3) 16.③④三、解答题:17.解法一: ),sinco,sin(conm22()s||.)4cos(12sin(co24由已知 ,得58||nm.257)(又 ,所以 12cos)4cos( .2516)8(cos0,898, .5)2cs(*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解法二:222)(|| nmnm]cosin)s2([co)s)i2()sico(|| 2222 ).82(cos)4cos(14sin4由已知 ,得 5||nm.5|)(|.0)82cos(,8928, .54)2cos(18.解:(Ⅰ)设代中原有 n 个白球,由题意知: ,67)1(2)(712nCn所以 ,解得 (舍去 ) ,即袋中原的 3 个白球. 6)1(n3n(Ⅱ)由题意, 的可能取值为 1,2,3,4,5,; ;7)(P76)(; ;356433542)(P.12)5(所以,取球次数 的分布列为:1 2 3 4 5P 737563531(Ⅲ)因为甲先取,所以甲只有可能在第 1 次、第 3 次和第 5 次取球,记“甲取到白球”的事件为 A 则 ).",",() 或或P因为事件 两两互斥,所以53",1或或*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 + =)5()3()1() PPA73651219. (I)解: ,因为 是 的一个极值点,所以nxmxf62 x)(f,即 ,所以 0)(xf 0)(3.63m(II)解:由(I)知, )].21()[()1(2 mxxxf 当 时,有 ,当 变化时, 与 的变化如下表:mm1f)fx)2,(( ,1m2)1 (1,+ ))f0 0 =,3 .513|| 即平面 BDF 与平面 AA1B 所成二面角(锐角)大小为 arccos 。
Ⅲ)点 A 到平面 BDF 的距离,即 在平面 BDF 的法向量 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A所以距离 .52|}||{|},cos|{ ABBnd所以点 A 到平面 BDF 的距离为 .52解法二:(Ⅰ)连结 B1D1,过 F 作 B1D1的垂线,垂足为 K,∵BB 1与两底面 ABCD,A 1B1C1D1都垂直,∴ ,111KBFK平 面又 ,11 BDAEDAE平 面因此 FK//AE∴∠BFK 为异面直线 BF 与 AE 所成的角 连结 BK,由 FK⊥面 BDD1B1得 FK⊥BK,从而△BKF 为 Rt△,在 Rt△B 1KF 和 Rt△B 1D1A1中, 由 得1DBAFK,2)3(21 BFK又 , ∴2B.4cosFK∴异面直线 BF 与 AE 所成的角为 .2arcos(Ⅱ)由于 DA⊥面 AA1B,由 A 作 BF 的垂线 AG,垂足为 G,连结 DG,由三垂线定理知BG⊥DG,∴∠AGD 即为平面 BDF 与平面 AA1B 所成*归海木心*工作室 :634102564感谢您对 *归海木心 *工作室的支持!敬请收藏: 二面角的平面角 且∠DAG=90°,在平面 AA1B 中,延长 BF 与 AA1交于点 S,∵F 为 A1B1的中点, ,ABF2/∴A 1、F 分别为 SA、SB 的中点,即 SA=2A1A=2=AB,∴Rt△BAS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垂足 G 点实为斜边 SB 的中点 F,即 F、G 重合。
易得 AG=AF= ,在 Rt△BAS 中, ,2SB32AD∴ ∴.36tanAD.6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