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举报
资源描述
临清一中------ 化学------- 耿立娟第三章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检验方法及其主要性质和用途;二、预习内容阅读课本 71 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性和植物性事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 3-3,分别找出果糖和蔗糖的同分异构体。3.观察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简单说说两者的差异。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实验 3-5] (见下表)(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实验 3-6] (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C12H22O11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蔗糖C12H22O11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麦芽糖(C 6H10O5)n + n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或纤维素)2.油脂的水解反应阅读课本 P73 三、四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1)酸性条件_________ + ________(2)碱性条件——皂化反应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 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2.说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3.知道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学习重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其检验方法;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二、学习过程一、探究性学习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 [实验 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葡萄糖+新制 Cu(OH)2淀粉 +碘酒蛋白质 +浓 HNO3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 砖红色沉淀△新 制   2Cu(OH)(2)葡萄糖 光亮的银镜△银 氨 溶 液新制 Cu(OH)2 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3 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严格地说,淀粉遇到 I2 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 I- 、IO 等不变色。-3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4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颜色反应:蛋白质 变黄色  3HNO浓(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严格地说,浓 HNO3 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 [实验 3—6]蔗糖的水解反应(注意其水解过程)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2.糖类的水解反应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 催 化 剂蔗糖          葡萄糖  果糖(C6H10O5)n+nH2O nC6H12O6 催 化 剂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 H2SO4 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3.油脂的水解反应(1)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酸  △(2)油脂+氢氧化钠 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 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四、糖类、蛋白质、油脂的存在和用途(学生自学为主)(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葡萄糖和果糖 等合 成 补 钙 药 物 和 维 生 素医 疗 输 液食 品 加 工主 要 用 途血 液 中水 果 和 蔬 菜 中存 在 C(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蔗糖 糖 、 冰 糖 等主 要 用 途 : 食 用 , 如 白 和 甜 菜 中存 在 : 主 要 存 在 于 甘 蔗(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淀粉 生 产 葡 萄 糖 和 酒 精食 用主 要 用 途的 种 子 和 块 茎 中存 在 : 主 要 存 在 于 植 物 纤维素 黏 胶 纤 维 等 维 素 乙 酸 酯 和制 造 纤 维 素 硝 酸 酯 、 纤 有 通 便 功 能 造 纸食 用 : 加 强 小 肠 蠕 动 ,主 要 用 途 素棉 花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纤 维植 物 的 茎 、 叶 、 果 皮 中存 在2.油脂的主要应用(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油脂中的碳链含 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油 脂肪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 2H(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 甘油;放出热量 酶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1)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 成 , 不 必 由 食 物 供 给 元 素 合: 人 体 可 利 用种共非 必 需 氨 基 酸物 中 补 给 从 食: 人 体 不 能 合 成 , 只 能种共必 需 氨 基 酸 N)12(8(2)蛋白质的存在蛋 白 质 细 胞 : 组 成 细 胞 的 基 础 物 质动 物植 物 : 种 子 中 具 有 丰 富 的 蛋 白 质肌 肉皮 肤发 、 毛蹄角(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蛋白质 食 用 : 蛋 白 质   胃 蛋 白 酶 +  胰 蛋 白 酶   氨 基 酸   蛋 白 质  激 素  酶   尿 素纺 织 业 : 动 物 的 毛 、 蚕 丝 等皮 革 业 : 动 物 的 皮医 药 业 : 用 驴 皮 制 作 阿 胶化 工 业 : 从 牛 奶 中 提 取 酪 素 , 制 造 塑 料 等(4)酶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课后练习与提高1.把 NaOH 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2.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方法是( )A.加浓硝酸微热 B.浸入水中看是否溶解C.加碘水看是否变蓝 D.在火上灼烧闻气味3.小张用白纸和无色溶液给表弟写了一封“无字”信,表弟接到信拆开一看觉得很愕然,但沉思一下便明白小张的意思。经过用另一溶液简单处理后,表弟看到了一封有颜色的信,并很快写了回信。小张和表弟所用的溶液分别可能是( )A.前者是紫色石蕊试液,后者是稀盐酸 B.前者是 NaOH 稀溶液,后者是酚酞C.前者是浓硫酸,后者是紫色石蕊试液 D.前者是米汤,后者是碘酒4.果糖之所以称为单糖,理由是( )A.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5.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新制 Cu(OH)2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6.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 5 分钟,取水解液 3ml 加入新制的 Cu(OH)2,加热后没有看到砖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A.加热时间不够 B.蔗糖纯度不够C. Cu(OH)2 的量不足 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7.将淀粉和淀粉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半透膜)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 Cu(OH)2(加热) 、浓 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黑色、无现象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8.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 3 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1)甲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  42SOH稀  溶 液NaH  碘 水结论:淀粉尚未水解。(2)乙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42稀 微 热银 氨 溶 液结论:淀粉尚未水解。(3)丙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 42SOH稀  溶 液NaH  无 现 象碘 水 生 成 银 镜银 氨 溶 液结论:淀粉水解完全。上述 3 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上述 3 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答案:1.D 2.D 3.BD 4.B 5.C 6.D 7.C8 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 H2SO4 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 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 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