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

举报
资源描述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七大将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并明确提出要以完善六个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建设。认真贯彻中央、中央纪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就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必须拓宽工作思路,体现“五个特性”。 六个体系建设建设是省局党组深刻总结国税工作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省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体现全局性。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之中,找准结合点,突出着重点,抓住切入点,探索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途径、新办法,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二是体现科学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以科学理论指导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制订措施、强化监督,确保政令畅通。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思路、创新的举措解决腐败问题,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加大对干扰和妨碍科学发展问题的查处力度,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理论和科技方法,特别要善于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现代评价理论与方法,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善于运用风险评估等理论与方法,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研究腐败高风险领域和区域的识别方法,完善腐败发生的预警机制;走“制度+科技”的路子,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三是体现针对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加强对“52 个不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具有河北特色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有效预防腐败;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腐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时发现和解决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四是体现预防性。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的综合效应,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实效性。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改革,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机制。五是体现创造性。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各项部署要求的同时,紧密结合具体实际,突出本地特色,展现自身亮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必须深化工作内容,抓住“六个关键”。 六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取得实效。一是提高教育的说服力。持续深化“三项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大力培树廉洁勤政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认真抓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防微杜渐;切实加强党纪条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二是提高制度的约束力。以构建配套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为目标,研究出台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的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制度。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立网上办公系统,完善信息共享、网上审批、网络举报等制度;建立网上电子监察系统,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同步监察、实时监控、全程留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将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等行为的问责力度,提高制度执行力。三是提高监督的制衡力。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为目标,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推进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四是提高改革的推动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创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稳步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范围。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司法公开和公正廉洁执法,规范司法执法自由裁量权。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整治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违法违规问题。加强对社会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研究。五是提高纠风的矫正力。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为基本要求,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民主评议为载体,以源头防治为着力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六是提高惩治的威慑力。建立健全重要案件线索统管排查机制、办案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重大案件,坚决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坚决惩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腐败行为。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强化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必须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纪委和牵头、协办单位责任。党委要切实把六个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抓好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督促落实。要将六个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促使党政班子成员、部门领导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各牵头单位与协办单位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和联席会议机制,抓实抓好承担的任务。二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将六个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到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明确责任、目标、标准、时限和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实。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六个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经常性考核重要内容,加大评议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探索建立创新性工作申报、评比奖励制度,对具有创造性、引导性、实效性,或对增强工作合力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做法举措,进行表彰奖励,推进工作创新。四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年终无正当理由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对六个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的领导干部,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六个体系建设,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六项措施”。一是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科学的反腐倡廉建设专门法规,把反腐败斗争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和保证反腐败工作的持续、健康、深入发展,不断提升防治腐败的效力和威力。二是强化程序监督。在注重查处已经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将监督的关口前移,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实现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监督为主的转变,从偏重于监督结果向注重监督权力行使程序的转变,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着重解决主要矛盾。正确处理面与点的关系,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抓好若干项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推动反腐倡廉整体工作有效开展。四是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搭建行风热线、信息网站、情况通报等与群众民主对话载体;落实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行政问责制等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健全信访事项办理责任制,推动乡镇信访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有偿举报、专项举报等有效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扩大群众参与度。五是创新工作模式和手段。在充分应用传统手段和常规手段的同时,重视并加大应用现代先进手段和高新技术的力度,凸显科技防腐功能,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有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纵深发展。六是注重抓好落实。实行项目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六个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督导问效,建立起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内容具体、责任分工清晰的工作落实机制,促进各项工作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