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582998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纲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一、物质的量1、12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约为 /mol2、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3、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用符号 M 表示,当物质的质量(m)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总结 n、m、M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4、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之比就是 之比,也是 之比。二、物质的聚集状态问题 1决定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 和相同的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2、 气体摩尔体积(Vm):在标准状况(0,1 个大气压)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 。总结 n、Vm、V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3、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 。4、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Mr=22.4。(2 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如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Mr= d29。(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r,即 1mol 混合气体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Mr=a%Ma+b%Mb

3、+(4)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三、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常见的分散系有: 、 、 。不同的分散系取决于分散质 的不同:溶液: ;胶体: ;浊液: 。 2、 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的检验: 现象; 胶体的提纯: 。胶体的应用:如 Al(OH ) 3 胶体有吸附性,用于净水。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 中或在 状态下能导电的 叫电解质。例如:NaCl CaCO3 NH3 Cu HNO3 溶液 H2O CH3OH Ba(OH)2 NH3H2O CO2以上属

4、电解质的是 是非电解质的是 强电解质的是 弱电解质的是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CH3COOH H 2SO4= NaHSO4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分离是混合物中的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一一分开,获得 的过程。 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而得到所需物质的过程。2、 分离或提纯的方法:过滤:利用物质的 ,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 分离开来的方法。结晶:利用物质的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某种物质的过程。a 、蒸发结晶:主要针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b 、冷却结晶:主要针对溶解度

5、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少的物质。如:硝酸钾。- 2 -蒸馏:主要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除去水等液体中易挥发的物质。几个问题:a、主要仪器 。b、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c 、加碎瓷片的作用 。d 、冷却水的进出方向 。萃取和分液萃取:利用某溶质在 溶剂中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分液:把两种 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二、常见物质的检验:1、NH 4+的检验: 。2、SO 42-的检验: 3、Cl -的检验: 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物质的量浓度:(1)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 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该溶液的 。(2)

6、 单位: (3) 表达式: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如:配制 100 mL 1mol/L 碳酸钠溶液。 主要仪器: 。 容量瓶上标有: 。3、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百分数的换算:C=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 气体溶于水的计算:标况下,1 体积水中溶解 a 体积某气体得到密度为 g/cm 3 时,C= 混合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C=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原子结构示意图:1、 画出 3Li、 6C、 16S2 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二、原子的构成1、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 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 上。原子

7、核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人们把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 。3、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值称为 。 质量数= 。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一、氯、溴、碘的提取(一)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化学工业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见工艺浓缩并酸化海水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 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也

8、可用 NaOH 或 Na2CO3 溶液吸收)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 2=2HCl+Br2用 (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二、氯、溴、碘的性质和用途(一)氯气(chlorine gas)的性质和用途- 3 -氯自 1774 年被舍勒发现,到 1810 年被戴维确认为一种元素,经历了 36 年。实验室制备:原理: 装置: 收集: 验满: 尾气吸收: 溶液1、物理性质:通常是 、密度比空气 、有 气味气体。 溶于水,有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

9、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写出以上关系中的各个化学方程式:3、氯气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及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农药。拓展 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 Cl2 有少量与水反应 ,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氯水的主要溶质是 Cl2。新制氯水含 等微粒。拓展 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 H2CO3 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 HClO 分子形式存在。性质:易分解 ,光照时会加速。是强氧化剂:能杀菌 ;能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拓展 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 Cl2 和石灰乳为原料制成漂白粉;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须和酸(或空气中 CO2)作用产生次氯酸,

10、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二)溴、碘的性质和用途溴 碘深 色,密度比水 的 ,强烈刺激性气味,易 ,强腐蚀性。固体,易 。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 色,有刺激气味。物理性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 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用途三、三、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结 构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 。物 理性 质质 、 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 ,比 大,熔点较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 (灰白色)与非金属单质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 与水反应,现象:浮、游、球、鸣、红 化 学性 质与化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

11、应。- 4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H 2,再考虑 NaOH 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 CuSO4 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合物与某些熔融盐: 存 在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保 存 在 或 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制 取用 途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碳酸钠( Na2CO3) 碳酸氢钠(NaHCO 3)俗 名 、苏打溶解性 易溶(同温下,溶解度 碳酸氢钠) 易溶热稳定性 稳定碱性 碱性(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水溶液的 PH 比碳酸氢钠的大) 碱性盐酸 与酸 碳酸 不能反应NaOH 不能反应 与碱 Ca(OH)2 五、镁的性质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与 O2与其他非金属氯气、氮气与氧化物化学性质与酸专题 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导学知识汇总一、从铝土矿到铝合金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工业提取铝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