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举报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中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的成员的观点能力目标: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 环保意识重点难点 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和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对生态平衡和物 质循环的理解教法学法 谈话法、分析归纳法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象电视机、影碟机、科利华电子备课。中考考题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板书设计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 持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 学 过 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用心 爱心 专心 2导入新课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杜甫曾经写下 这样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现在这样美妙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了,究其原因,是近几百年来人们滥捕乱杀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严厉的惩罚:土地沙漠化、洪水、黑风暴、沙尘暴等等,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呢?听讲思考、产生求知欲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深化质疑一、维持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45 并思考几个问题。1、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你认为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增加?提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也会间接的影响该种生物的数量。举例生活在草原上的蛇还受到狐狸等动物的影响。1、你从上述资料中得了哪些启示?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应当从生物圈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对 P45 图 20 进行观察,并提示:这是一个跷跷板,应当怎样才能让他平衡?同学们想法非常好,如果在自然界中的蛇和鼠的数量发生类似教材中这种跷跷板的现象会怎样呢?阅读教材,明确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1、 1 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会影响其他生物。2、 2 不能,当一种动物的数量增加时,以这种动物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同时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人类的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按照生态规律办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可以增加蛇的数量或者减少鼠的数量。鼠的数量过多会消耗大量的草,从而使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18’教 学 过 程用心 爱心 专心 3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很好,这就是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在自然界中这种情况并不是非常多,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是平衡的,这就是生态平衡。举例:我国青海的三江源地区鼠害特别严重,给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学生听讲,总结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是生态平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回忆有关生态系统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假如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听讲,思考。阅读教材 P45,明确动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思考回答:动物可以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 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的排出物也可变成无机物被植物利用。6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具体的有哪些表现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46阅读教材,明确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举例6练习总结 总结:有的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的动物可能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完成练习题,阅读教材中《生物防治》13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大自然和动物图片和视频,引出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个题目。这种引课的方式既生动又自然,即和前面的知识相联系,又顺利的展开新课,感觉效果非常好。因此我感觉经常思考,联系实际去引课、讲课,非常有必要。运用视频资料介绍作用,效果非常好,给孩子们以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