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上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上册)教 案课题:2.1 映射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3)会结合简单的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第一章学习了集合的有关知识,主要有元素与集合之间的表示方法,即属于或不属于;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包含或不包含2°初中我们学过对应,例如:①对于任何一个实数 ,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 P 和它对应;a②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个点 A,都有唯一的一个有序实数对 和它对应;③对于任何),(yx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的一个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这一节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对应——映射二、讲授新课:(一) 映射的概念:看下面的例子设 A,B 分别是两个集合,为简明起见,设 A,B 分别是两个有限集说明:(2) (3) (4)这三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对于左边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右边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映射:设 A,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f,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A、B 以及 A 到 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记作: BAf:指出:(2) (3) (4)这三个对应都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考虑:(1)为什么不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象、原象:给定一个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且 ,如果元素 和元素ba,a对应,则元素 叫做元素 的象,元素 叫做元素 的原象bba注意:1°映射三要素:集合 A、B 以及对应法则 f,缺一不可;2°集合 A 中的元素一定有象,且唯一;3°集合 B 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一;4°A={原象},B {象};5°A、B 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6°A 到 B 的映射与 B 到 A 的映射是两个不同的映射例: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画出对应图(1)设 A={1,2,3,4},B={3,4,5,6,7,8,9},对应法则 12:xf(2)设 ,对应法则}1,0{,*NA得 的 余 数除 以 2:xf(3)设 ,32YX取 倒 数(4) , ,},,|),( NyZyxyx},10{Byxf),(:(5) ,B}|{ 的 最 大 质 数小 于 xf:(6) , ,A,10除 所 得 的 余 数被:f(二)一一映射例如:映射(1)有两个特点:①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 B 中有不同的象;.②集合 B 中的元素都有原象一一映射:设 A,B 是两个集合,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如果在这个映射f:下,对于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 B 中有不同的象,而且集合 B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这个映射叫做 A 到 B 上的一一影射上例中(1)是 A 到 B 上的一一映射, (2)是 A 到 B 的映射,但不是一一影射注意:①一一映射中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 B 中有不同的象,集合 B 中的元素都有原象;②A={原象},B={象},若 B≠{象}则这个映射就不是 A 到 B 上的一一影射三、课堂练习:教材 P49练习 1,2,3,4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映射的概念;判断映射的方法2.一一映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五、课后作业:教材 P49习题 2.1六、板书设计:课题一、知识点(一)(三) 例题:1.2. (二)§2.2 函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2.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3.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区间” 、 “无穷大”等记号;4.使学生会求某些函数的定义域;5.使学生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请同学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映射、象、原象、一一映射的概念并复述。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种特殊的映射——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上的映射——函数(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II)讲授新课:§2.2.1 函数的概念课下大家预习了函数的概念,谁能来表述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必要时予以引导)如果 A、B 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 A 到 B 的映射 f:A→B 就叫做 A 到 B 的函数。记作y=f(x).其中 x∈A、y∈B,原象的集合 A 叫做函数 y=f(x)的定义域,象的集合 C(C B)叫做函数y=f(x)的值域。函数符号 y=f(x)表示“y 是 x 的函数” ,有时简记作函数 f(x)。理解函数的定义,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注意:(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上的一种映射;(2)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缺一不可;(3)f 表示对应法则,在不同的函数中,f 的具体含义不一样;(4)f(x)是一个函数符号,绝对不能理解为 f 与 x 的乘积;(与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比较,说明其一致性) 。(对照定义,指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都是映射,并说明其记法) 。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 f(x)表示外,还常用 g(x)、F(x)、G(x)等符号来表示。自变量x 在其定义域内任取一个确定的值 a 时,对应的函数值用符号 f(a)来表示。例如:函数 f(x)=x2+3x+1,当 x=2 时的函数值是:f(2)=2 2+3×2+1=11。注意 f(a)是常量,f(x)是变量,f(a)是函数 f(x)中当自变量 x=a 时的函数值。§2.2.2 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点?(学生作答后,举些例子对各种表示法进行说明,并说明各种方法之优点。强调:中学里研究的函数主要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 。研究函数常用到区间的概念。设 a、b 是两个实数,且 a0 而不是全体实数。由以上分析可知:函数的定义域由数学式子本身的意义和问题的实际意义决定。(IV)课堂练习:课本 P56练习 1、2、4。(V)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区间的概念及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函数定义中注意的问题及求定义域时的各种情形应该予以重视。(VI)课后作业一、课本 P57习题 2.2 1、7。二、预习:课本 P55例 3—例 6,预习提纲:1.怎样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2.回顾初中学过的做函数图象的方法步骤;3.就你所了解的,函数的图象有几种情形;4.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否为一个函数。板书设计 §2.2 函数 §2.2.2 函数的表示法§2.2.1 函数的概念定义 区间的概念注意:(1)-1)(xf 3)(xf xxf21)(21x32xy31012(2)(3) 例:(4)f|a|与 f(x)的区别与联系 小结。教学后记 §2.3. 函数的单调性贵州省龙里中学 洪其强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判断某些函数增减性的方法;3、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辩证思维的能力;5.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同学们回忆一下:A、函数有几个要素?各是什么?B、函数的定义域怎样确定?怎样表示? C、函数的表示方法常见的有几种? 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区间的概念,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函数的性质(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II)讲授新课(让同学们观察函数 的图象,在对称轴 右侧部分能由图象说21yx1x明什么问题?(随着 的增大, 的值也在增大。 ) 怎样用数学语言表示呢? 答:设 、 ∈ ,得 、 ,当 时,1x2[,)11()yfx22()yf12x()()ff(学生不一定一下子答得比较完整,教师应抓住时机予以启发)。 这时,我们说 、 在 上是增函数。 (同理分析在对称轴 左侧1y2[1,) 1x部分) 一般地,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I:()fx如果对于属于 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 ,1x2(1)当 时,都有 .那么就说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212()()ff()f(2)当 时都有 .那么就是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12x12fxffx如果函数 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说 在这一()yfx ()yfx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 的单调区间,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yfx图象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注意:(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问题 1:函数 在 处是否具有单调性?为什么?21yxx注意:(2)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对于单独的一点由于它的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常数,因而没有增减变化,所以不存在单调性问题。问题 2:函数 在 上是否单调?在 上是否单调?2(,2)[1,2]注意:(3)对于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来说,只要在开区间上单调它在闭区间上也就单调。因此,在考虑它的单调区间时,包括不包括端点都可以。问题 3:函数 在区间 上是否是单调递增的?其21yx(3)x[,)单调区间是怎么样的?注意:(4)对于在某些点上不连续的函数,单调区间不包括不连续点。问题 4:函数 , 有没有单调区间?0,2,4注意:(5)有些函数没有单调区间,或者它的定义域根本就不是区间。注意:(6)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方法步骤:a. 设 、 属于给定区间,1x2且 ;b.计算 至最简。c.判断上述差的符号。 12x12()()fxf(III)讨论:讨论 1:写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fx(与学生一块看,一起分析图作答,之后指出: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 讨论 2:讨论函数 在 R 上的单调性。 ()fxkb注意: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例 2:证明函数 f(x)=3x+2 在 R 上是增函数。 证明:设任意 x1、x2∈R,且 x10,又 x1 <x 2,得 x2-x 1 >0。 ∴f(x1)- f(x2)>0,即 f(x1)>f(x2),∴ f(x) = 在(0,+∞)上是减函数。注意: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IV)课堂练习 课本 P60 练习 1—4 及 P59、P60 两个想一想。 (V)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VI)课后作业 一、课本 P64 习题 2.3,1、2、3 练习,4、5、6、10 作业。 二、预习:函数的奇偶性(P60—P62 例 4 结束) 。预习提纲: 1.函数奇偶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