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581485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联考(地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湛江市湛师附中 徐闻中学 20072008 学年高三联考地理试题第 I 卷 (选择题 共 70 分)一、选择题(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右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弧 AE 为昏线,线 BS、CS 两侧的日期不同,且BS 为人为界线,读图回答 13 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A.6:00 B.8:00C.18:00 D.20:002.这天,武汉的日出日落方向是:A.正东升起,正西落下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东南升起,西南落下D.东南升起,西

2、北落下3.这天,60N 的日出时间为当地时间A.2:00 B.4:00 C.6:00 D.10:004.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是: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阴雨霏霏,连日不开”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回答 57 题。甲乙丙丁戊甲图 乙图市场农家5.哪一个农业带(区)的土壤,因受第四纪大陆冰河的影响,冰碛土的分布最为普遍?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区 C.乳畜带 D.棉花带6.图乙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区)?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乳畜带 C.棉花带 D.混

3、合农业区7.如果在甲图中“ ”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区,该区最恰当的名称是:.水稻种植区.热带经济作物区.市场园艺区.大豆区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 20 米,AB 为空中索道,回答 89 题8.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A.东北 B.西南C.正北 D.正南9甲处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28m B.18m C.65m D.60m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11.由图可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 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

4、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数字地球”是对地图测绘系统(DOS)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信息系统(GIS)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间 综合。读下图回答 12 题。12.甲、乙两图所示分别是卫星 A 和卫星 B 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 D.不能确定13.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 B.时人口总数达最大值,之后减少;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小值,之后增加C.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时人口最少,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 14

5、-16 题。14.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B.B 处为热带草原景观C.A 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D.B 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15.导致 A、B 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经度差异16图中 C 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 B.断裂塌陷 C.火口湖 D.河道淤塞17在下图的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18.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 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 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容量(用 c 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读“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

6、,回答 1920 题。19.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是:A.市场优势 B.资源优势C.技术优势 D.加工优势20.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料比较缺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C.轻工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D.居民对乳品消费存在戒备心理,市场萎缩(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 21 题。21.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A.铁路运动 B.航空运输 C

7、.管道运输 D.河流运输读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 ,完成 2223 题。22.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有明显旱雨两季的是丁23.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D.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 24 一 25 题。24.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A.自然条件 B.市场需求 C.农业技术 D.地价高低25.下列关于该区域从

8、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河网密度变大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26.在野外考察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地势高峻的山岭一定是背斜B.从中部向两翼岩层越来越老的构造一定是向斜C.背斜构造中总是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D.地下水出露的地带可能有断层读下图(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完成 2728 题。27.图中可用于判断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A.山地走向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纬度分布 D.降水量季节变化28.该地区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9、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 29 题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29.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读右图,处是海洋,回答 30 题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6.5023.50陆地图 13A.都有寒流经过 B.所处纬度的海洋洋流环流模式是C.都有暖流经过 D.

10、所处纬度的海洋洋流环流模式是第卷综合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 分)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表 1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 8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 1.094 82.0四水来沙 0.241 18.0入湖总沙量 1.335 100出湖总沙量 0.351 26.3湖内沉积量 0.984 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水系。表 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1949 1958 1974 19

11、77 1984湖泊面积(km 2) 4 350 3 141 2 820 2 740 2 691湖泊容积(10 8m3)293 228 188 178 174材料三:洞庭湖经过治理后,2007 年 6 月首次发现白鳍豚畅游的景象,恢复了碧水蓝天的湖光山色。(1).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2 分)(2).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原因是什么?(2 分)(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3 分)(4).请你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洞庭湖综合治理与发展规划。(4 分)32下图为“1271 - 1295 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12、题。(14 分)(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 A、B、C 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其中 A 地的气候特征是 。(5 分)(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 D 处为 海峡,E 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3 分)(3)途经的 F 处比 E 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1 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 分)(4)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3 分)33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14 分)材料一:二汽东风汽车的生产基地最早于 196

13、9 年建立在湖北十堰,从此以后这个昔日的偏僻山区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综合实力于 1992 年进入全国城市五十强、十堰市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汽车工业城市。2004 年,二汽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又迁到武汉。材料二: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1).十 堰 由 昔 日 偏 僻 山 区 小 镇 迅 速 成 为 特 色 鲜 明 的 汽 车 工 业 城 的 主 要 原 因 有 : ( 2 分 )A国防安全的需要 B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C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 D土地便宜,

14、劳动力价格低廉(2).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具有 布局的特征,其原因是零部件已实行标准化生产。以广州为中心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有利于减少 _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4 分)(3).二汽东风汽车公司将总部迁到武汉,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4 分)广州佛山南海深圳中山江门顺德东莞番禺黄浦花都四会三水整车厂 零部件厂 零部件运输方向珠江口珠三角汽车产业群分布图肇庆(4).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广州地区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34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共 15 分)(1)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 _ _ _ _等地区。 (6 分)(2)下面的 4 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 。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 _。 (5 分)(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 、_,它们的形成原因相同,都是发生在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