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581361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填空题,选择题1. 最早出现在宋初诗坛的,是以(徐铉)、( 李昉)、( 王禹稱 )为代表的(“香山派”) 。他们改革晚唐五代诗弊,倡导(白居易 )平易流畅的诗风。2. 在真宗景德、大中祥符年间,北宋诗坛出现了西昆体。西昆体诗人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与钱惟演。3.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欧阳修为核心(领袖)4. 梅尧臣:倡导“平淡”诗风,艺术上追求“意新语工” ,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 ) ,从而达到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5. 黄庭坚:观点:文章最忌随人后,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点铁成金;换骨夺胎。 在黄庭坚的

2、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江西诗派。 后来方回瀛奎律髓以杜甫为一组,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江西诗派的三宗6. 张先,喜欢用“影”这一意象入词,人称“张三影”7.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被称为“贺梅子”8. 周邦彦,雅俗共赏,北宋婉约派的集大成者,风格“富艳惊工”9. 中兴四大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10. 文天祥, 指南录是取他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命名的,是他忠于故国赤诚之心的高度概括11.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其红梅引中有“飘零客,泪满衣”的句子,正是这种凄婉低沉之情,成为其毕生创作中的基调12. 宋代话本就内容和

3、体制而言可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类 小说话本:碾玉观音 、 错斩崔宁 、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讲史话本宋宣和遗事 、 三国志平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3.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14. 元代后期诗人主要有张翥(zhu )杨维桢、倪瓒、王冕等。 杨维桢深受李贺影响,其诗多古体和乐府,古体诗瘦劲奇崛,被称为“铁崖体” 元无文:元代散文没有显赫大家,以致明代推崇秦汉古文的王世贞由此断言15. 关汉卿窦娥冤是一部“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的杰作 救风尘是以妓女生活为体裁的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一部16. 王实甫 西厢记 ,鲜明的表达了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

4、是元杂剧中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一部巨著,早在明代就被称为北曲的压卷之作(王世贞曲藻 )17. 元曲四大家:马致远任风子 、 汉宫秋 、 岳阳楼 ,白朴梧桐雨 墙头马上 ,关汉卿,郑光祖辅成王周公慑政 、 虎牢关三战吕布18. 纪君祥赵氏孤儿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是根据司马迁史记。赵氏家所载历史事件并参照其他历史传说创作而成19. 四大南戏:荆钗记 白兔记 杀狗记 拜月亭 琵琶记被日本青木正儿称为“南戏中兴之祖” 中国近世戏曲史20.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21. 三国演义分为嘉靖本系统和志传本系统,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 1522 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2. 金瓶梅的

5、故事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演绎而成。 突破了以往长篇小说的线性结构而从表现复杂的人际关系出发,故事情节之间呈现出网状结构23. 拟话本:晚明是拟话本小说的繁荣期。得力于小说理论的指导,继承了宋元话本的艺术传统,主要供人们案头阅读:拟话本篇幅更长,艺术技巧更成熟,情节更曲折复杂,具体描写更细腻,文笔更流畅24. 徐渭:明代杂剧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四声猿是明杂剧的压卷之作25. 四大声腔(嘉靖、隆庆年间):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昆山腔及昆曲兴起于江苏昆山 传奇创作进入繁荣时期的标志是明中叶出现的“昆腔” “三大传奇”:宝剑记 鸣凤记 浣纱记26. 汤显祖(明):代表作牡丹亭 南

6、柯记 邯郸记 紫钗记 ,以临川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形,反映他全部的爱恨。 提出了著名的“情至说” ,以此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观规律,与封建主义“理”的教义相对立27. 拟古流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韩柳欧苏王曾”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竟陵派“幽深孤俏”28. 李玉一捧雪 人兽关 永团圆 占花魁 ,即所谓“一人永占” ,合称为一笠庵四种曲29. 李渔写出了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来探讨戏剧理论的专著闲情偶寄 “词曲”“演习”两部30. 洪昇长生殿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讲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31. 孔尚任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32. 儒林外史吴敬梓33.

7、 王士禛“神韵说” 查慎行、赵执信“南查北赵”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袁枚“性灵说”34. 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35. 复社四公子:侯方域,方以智,冒襄,陈贞慧36. 梅曾亮,曾国藩力图使“桐城古文”能够中兴,以致一时出现了曾门四弟子(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张裕钊) ,不仅造成了桐城派中兴的气象,还形成了后续支派湘乡派3连线题1.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3.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4.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5.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6.陆游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7.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8.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陆游暮秋喜事一双黄蛱蝶,随人来往弄秋光10.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11.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四名词解释1.“晚唐派”或“晚唐体”(1)与“香山派”诗人同时存在的“晚唐派”诗人,因宗法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而得名。(2)主要作家:潘阆、魏野、林逋和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 。(3)主要内容:他们大多

9、是隐士僧人,诗歌多描绘身边的山林景色和隐居生活,抒写闲情逸致,形式上注重五律,风格清苦瘦峭,意境清幽秀雅,有阔清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4)林逋的山园小梅是脍炙人口的咏梅诗,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抓住梅花疏淡幽香的特色,刻画梅花的骨秀神清,寄托自己洁身自爱的情趣和高雅脱俗的襟怀,赢得历代文人词客的赞赏。2.诚斋体(1)杨万里诗歌自成一家,号“诚斋体” ,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诗才,启发诗思,并能寓情于景,物我交融,达到一种高尚境界。(2)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和生活中一般人没有注意和描写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3)诚斋体具有活脱通透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幽默诙谐的喜剧性情调中透出

10、理趣;善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瞬间感受的隽永滋味;想象新奇,构思新巧别致;语言通俗活泼、自然清新。3.小令(1)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种(2)小令又叫“叶儿” ,是单支小曲,只用一个曲牌,且一韵到底。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3)小令分为重头,集曲等多种变体4.南戏(1)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为区别于北方盛行的杂剧而称之为南戏,因最早产生浙江温州一带,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2)南戏多反映底层人民的现实生活,轻柔缠绵,为广大的南方群众所喜爱(3)元末明初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四大南戏以及琵琶记较为著名5.公安派(1)代表人物,明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1、,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遂以名派(2)文学主张:要求文随时变,反对盲目尊古(袁宏道明确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 ;诗文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3)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是公安派论文的核心6.性灵说(1)袁枚是清中叶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为诗倡导“性灵说”(2)袁氏性灵说从公安三袁发展而来,主张作诗要有真性情和个性(3)思想上反映了民主的倾向,艺术上体现了创新的精神(4)代表人物郑燮,黄景仁,舒位,在作品中抒写个人性情,揭露盛世的弊端,个性比较显豁7.三言二拍(1)明冯梦龙编撰三言,分别是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描写爱情婚姻生活;市民阶层的商贾形象;市民

12、色彩的官场新形象(2)三言艺术特色:拓宽题材,阔大篇幅,作品富有现实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3)明凌濛初编撰二拍,分别是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同样反映市民阶级的现实生活;对商人逐利更为肯定;对商人经商的描写更引人注目;进一步歌颂女子的自主婚姻(4)二拍艺术特色:继承了三言的传统,故事情节丰富生动;人物描写细致;大量运用口语;但是缺乏艺术创造8.南洪北孔(1)指的是清代洪昇和孔尚任,清代剧坛的双子星座(2)代表作长生殿 桃花扇 ,当时出现了“两家乐府盛康熙” 、 “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3)给当时即将衰退的昆曲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称为清代戏曲的南北高峰5论述题1.陆游诗

13、歌的艺术成就(1)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兼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表现在能从现实生活和火热的斗争中提取诗才,启发诗思,称誉其诗为“诗史” ;浪漫主义表现在对报国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2)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兼备的艺术风格。他的咏物写景诗具有清丽明媚、婉转新奇的阴柔美(3)精炼自然的语言和多样化的诗歌形式。语言特点是平易晓畅,精炼自然,很有白居易的风格;诗歌体裁形式多样2.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清代曹雪芹所作(2)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典型。写出人物性格多侧面复杂发展的特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发展故事,展示人物性格;善于以典型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典型人物塑造,使人物和环境交相辉映,各得

14、其趣;细腻的心理描写(3)囊括万象的网状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方式(4)作品语言纯熟、精美而极富表现力,能把景物人情世故惟妙惟肖的尽现于读者面前(例如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王夫人、宝钗、黛玉、袭人、贾母等人的语言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身份地位)(5)有情浓意郁的诗的韵致(比如说黛玉的葬花吟 )(6)独特而深沉的悲剧美,使作品更加具有感人的魅力(比如说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悲剧令人深思)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明末清初蒲松龄撰写(2)作者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出生动形象、富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3)情节离奇曲折(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围绕主题表现人物性格)而又不囿于现实的广

15、阔艺术天地,展开奇异想象,表现作者爱憎(4)语言融进了民间俗语,使小说语言古雅简练,清新活泼(5)善于摹写景色,更好的烘托出人物性格(6)不仅是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高峰,且对后来中国的讽刺文学有极大的影响,文字简洁清新,是中国志怪文学的杰作4.西厢记艺术成就(1)突破一般杂剧体制,将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组织在一个宏大而精妙的艺术结构中。(2)婉曲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切的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3)轻松的喜剧性与浓郁的抒情性有机结合构成高度诗化的意境(4)语言华美清丽而又生动活泼(5)使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歌,影响深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丰碑5.明代小说的繁荣及其原因繁荣:(1)明代小说的繁荣,首先表现为作品数量多,规模大,众体齐备,反映社会生活面广(2)长篇章回小说的诞生、发展和繁荣(3)短片白话小说成熟,并达到了高峰(4)文言小说出现了复兴(5)艺术质量的提高,最突出的表现在创作主体、人物塑造和艺术结构的变化上原因(1)明代小说的繁荣,是社会条件和小说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2)商业的繁荣,市民的需要,给小说繁荣奠定了基础(3)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4)出版业的发达(5)中国小说在漫长孕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艺术条件也为明代小说繁荣提供了条件(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