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6.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沪科版

举报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2012 年秋八年级物理《6.3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沪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力②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③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④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 ”过程与方法:①动手实验操作、探究②观察和对比③体验④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②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操作。教学方法:观察指导、教师示范、师生讨论、边学边实验教具: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多媒体、铁架台、钩码设计思路:关于弹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认识,但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对其性质和原理的认识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探究和测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实验(压气球使气球发生形状改变、体积改变)引入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力?二、学导探索:知识点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弹力1、 组织教学2、 指点学生用橡皮筋和弹簧进行“物体有弹性”的体验3、 帮助学生形成“物体受到作用力,形状会变化,叫形变”1、 准备上课2、 体验活动:橡皮筋和弹簧等“物体有弹性”3、 形成“物体受到作用7用心 爱心 专心 2弹簧测力计知识4、 提出活动内容:体验“弹簧形变的大小与力的大小的关系”5、 提出设问:以上的结论,是否可以用来作为测量力的大小的依据?6、 点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 课题以及学习目标7、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8、 引导学生过渡到“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的学习9、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巡视、辅导。10、提问:(1)指针的作用是什么?(2)刻度板上的数字表示什么?(3)力的单位?(4)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分别多大?(5)使用:a.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即较零。b.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c.实际测量力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11、指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力,形状会变化,叫形变” 、 “物体发生形变时,能对别的物 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知识4、 体验活动:弹簧形变的大小与力的大小的关系5、 交流与合作后形成共识:可以用来作为测量力的大小的依据6、 听教师陈述本节课的学习课题以及学习目标7、 阅读教材,完成阅读任务8、 自主学习活动:达到以下学习要求①认识“牛顿”――力的单位②观察弹簧测力计,能说出它的主要构件 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③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9、 学生活动:学生读数(多媒体)10、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 1N, 2N,5N 的拉力大小11、测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25三、思维训练: 见《同步》的“开放性作业”四、课后小结:看课本的知识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本节的知识点。五、布置作业: P85: 1、3教后小结:得 :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课堂效果较好。用心 爱心 专心 3失:对弹簧测 力计的使用方法延伸的不够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