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答案提示

举报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动脑筋、活动探究题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动脑筋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答: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②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答: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答: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答: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②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第 2 课 “贞观之治”动脑筋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答: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练一练 ★B(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补充问答:★“贞观之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什么是“贞观之治”?答:主要措施:①唐太宗(年号贞观)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⑤发展科举,重视学校教育。⑥实行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和开放、友好的对外政策。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2活动与探究 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制度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新疆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第 3 课 “开元盛世”动脑筋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答: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练一练 ★D(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活动与探究 1、读史分析: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盛世经济的繁荣表现方面 突出成就农业发展 水利工程;先进农技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蔬菜新品种;茶叶生产扩大陆羽《茶经》“茶神”;先进农具曲辕犁、筒车。手工业发达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超(精薄)。陶瓷业:青瓷、白瓷、唐三彩3商业繁荣 四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城“市”“坊”分区。第 4 课 科举制的创立动脑筋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答: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2、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答: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练一练 ★D(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时)活动与探究1、阅读与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答: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但这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2、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补充问答:★科举制产生了什么影响?答: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第 5 课 “和同为一家”动脑筋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答: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42、回顾小学社会课学过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答: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练一练 ★B(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回鹘还未出现)活动与探究 2、看图分析:书前彩页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答:在步辇上端坐的是唐太宗,在左边的第二人就是禄东赞。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唐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少数民族 生活区域 唐与边疆民族关系 与今民族关系吐蕃 青藏高原一带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 藏族祖先回纥 北方色楞格河一带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祖先靺鞨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云南一带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祖先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动脑筋 1、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答:相同之处:①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②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③钱币上的文字都为汉字。比较两者出现的年代,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和同开珎早 88 年。总之,和同开珎是仿唐朝开元通宝制造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达几万枚,“和同开珎”在我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说明唐朝时中日贸易的频繁。举例:①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如仿唐朝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②日本人还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③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④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⑤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52、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答: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练一练 ★C(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鉴真)活动与探究 1、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答: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2、阅读对比:如果有兴趣,可阅读《西游记》的任何一回。想一想书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答: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看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作者虚构的。第 7 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动脑筋1 女孩:“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男孩:“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答:他们说的都对。早在战国时期,印章便开始使用了。汉朝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刻了一方印章,只要涂上印泥,可以无数次的使用,很方便。但印章一般都很小,只能刻几个字。石头书的拓片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我国古代的人们,把浸湿的薄纸贴在刻了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上墨,把纸揭下,成了黑底白字的“拓片”。隋唐时期,人们把印章和拓片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 你能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色?答: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练一练 ★B(“诗圣”指的是杜甫)★唐诗代表人物简介表诗人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特色 备注李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诗仙”杜甫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春望》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其诗“诗史”)白居易 中唐 《秦中吟》 讽谕社会,同情人民; /6《新乐府》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 8 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动脑筋 1、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我们课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请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答:都是方块字,且结构严谨,平稳端庄,大小均衡等。2、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猜猜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答:杨贵妃。练一练 ★C(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隋唐时期书法、绘画成就一览表代表人物 称 谓 代表作 作品特色 备 注颜真卿 唐书法家 《颜氏家庙碑》 雄浑敦厚“颜体”。继王羲之后最有成就者柳公权 唐书法家 《玄秘塔碑》 方折峻丽,胃力劲健 “柳体”阎立本 唐画家 《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 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 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 唐画家 《送子天王图》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写意画先河。画圣“吴带当风”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 9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动脑筋 ★1、对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