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58095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摘要】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和丰富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指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种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两者在理论上和具体实施时有着不谋而合的相通点,开发和拓展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治未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医 1 中医“治未病”理论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系 “不治已病治未

2、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卫生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的,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目的,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六位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特别强调“三级预防” 。社区卫

3、生服务工作的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六位一体”工作职能中就体现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以医疗为载体,人民健康为最终目的,把人民健康建立在预防保健的基础上,这就是“上工治未病”的精华所在。 2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2.1 未病先防“治未病”通俗地说就是预防,预防尚未发生的疾病和预防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

4、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就是说要预防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同时又强调注意人体内在预防疾病的能力。 接着又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可见它提示了中医对预防疾病,即“治未病”是从考虑人体内在抗病能力的调动和对人

5、体外界致病因素的防治。人们保健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着眼,增强正气、调摄情志、健身锻炼、调节生活、合理膳食、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谨慎起居,并倡导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同时强调可以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保健和防病,应该可以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这不仅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与中医“治未病”的紧密关系,更突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2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 ,即有病早治,防止病变。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

6、以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处所谓“未发” ,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 ,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说,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是说已经得了病,不让它加深加重,要采取措施。仲景曰:“适中经络,为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说明有病宜早治。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2.3 瘥后防复 即病愈后防止复发或病残后积极康复

7、。愈后防复发是指疾病初愈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再度发生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疾病恢复期,人体正气尚未复元,疾病症状虽已消失,但病根未除,若因调养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受某种因素诱发,将使潜伏于体内的旧病复发。愈后防复发,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病残后康复更是中医能大有作为的领域,比如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病人,是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调养的。中风后,病人一般行动不方便,上医院康复,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需要投入很多金钱和人力物力。而如果在社区卫生院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或者社区医生进行家访并在病人家里进行康复保健指导和相应的治疗,不仅方便,而且省时省钱、疗效好。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成了社区医学的主要问题,而这些也恰恰是中医治疗的特长。 社区卫生服务是现代中国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医疗服务,理解好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精髓,并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在“六位一体”的各项工作中运用好中医“治未病”理论,这还有待于我们在具体实施时去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创新。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应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直至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