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553751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1-4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 甲类 、乙类 、 丙类 、丁类 四个抗震设防类别。2、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优先采用 结构布置方案,其次采用 _结构布置方案。3、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主要根据 和 ,因为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物的震害有一定影响。4、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和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5、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基本方法包括 和 。二、名词解释1、 场地2、 液化3、 时程分析法4、 抗震设防烈度5、 地震影响系数三、简答题1、 简述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2、 影响液化的因素主

2、要有哪些?3、 简述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4、 什么是“强柱弱梁”?四、计算题1、计算 7 度时三层砖房的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层高度见表 1 表 1层 GE(KN ) h( m)3 818 32 1330 31 1350 42、四层框架,求出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Ei、计算高度 Hi 和侧移刚度 Ki 后,试用能量法计算基本周期Ti,并求出 7 度时、类场地对应于 T1 的地震影响系数 1。层 GE( KN) K(KN/m)4 710 520603 1040 542602 1040 542601 1100 46500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一答案一

3、、填空1、甲类、已类、丙类、丁类。2、横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3、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的覆盖层厚度。4、建筑物的类型, 高度 5、结构抗震承载力的验算,结构抗震变形验算。二、名词解释1、场地:指建筑物所在的区域,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不应太小,一般不小于 0.5Km2。2、液化:指物体有固体转化为液体的一种现象。3、时程分析法:是由建筑结构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对应于建筑场地的若干条地震加速度记录或人工加速度波形(时程曲线) ,通过积分计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周期内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并以此进行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4、抗震设防

4、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5、地震影响系数:即设计反应谱,它是地震系数(地面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与地震动力放大系数(或称标准反应谱)的乘积。它与建筑所在地的设防烈度、影响本地区的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以及建筑场地条件有关,是根据现有的实际强地震记录的反应谱统计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经济条件确定的。三、简答题1、答: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2、答:(1)震动大小(2)土成分(3)土的渗透性(4)土的密度(5)应力状态。3、答:第一阶段,按多遇地震的地面运动参数,进行结构弹性阶段的抗震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地震作用,进行两方面的验算:一是结构构件

5、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二是结构层间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二阶段,按罕遇地震的地面运动参数,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检验结构层间弹塑性变形是否满足规范容许值要求。4、答: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的一个原则,要求框架节点两侧的框架梁先于框架柱形成塑性铰。四、计算题解:1、1)场地覆盖层厚度规范 4.1.4,d=1.5+6+11.5+7=26m。2)等效剪切波速规范 4.41.5 计算深度 d0=min(d,20)=20m。vse=19/(1.5/80+6/210+7.5/243)=202.1m/s3)确定土类别250vse140,d=26 ,查表(规范 4.1.6)得类土。4)表 1层 GE(KN

6、) h( m) H(m)GiHi GiHi/G jHj Fi(KN)3 818 3 10 8180 0.3574 85.02 1330 3 7 9310 0.4067 96.81 1350 4 4 5400 0.2359 56.1Gi=3498 2G iHi =22890 FEK=0.85*0.08*3498=237.90注:7 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0.082、层 GE( KN) K(KN/m) u ui Giui Giui24 710 52060 0.0136 0.1810 128.5 23.33 1040 54260 0.0323 0.1647 174.1 29.12 1040 5

7、4260 0.0514 0.1351 140.5 19.01 1100 46500 0.0837 0.0837 92.1 7.7suGTii 46.02531.796.02.8.)4.35()(9max9.01gnT.,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1.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防目标是: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抗震规范提出了二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采用的方法为: ,第二阶段采用的方法是 。3.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 ,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可以用结构动力学来进行分析。4.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优先采用 结构布置方案,其次采用 _结构布

8、置方案。5、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 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二、名词解释1、抗震设防烈度2、地震作用3、基本烈度4、底部剪力法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三、简答题1、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2、为满足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那些规定?3.下列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kij ;c ij ;T g ; max 。四、计算题 1.图 1.1 中框架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 8 度的近震区类场地,各层质量为 m1=50t,m2=60t 。各层层间侧移刚度为k1=50000KN/m,k2=30000KN/

9、m。试用底部剪力方法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剪力,并画出剪力图。提示:Tg=0.2s,T1=0.358s, n=0.0986图 1.12.某 4 层砌体房屋,其平面尺寸如图 1.2。楼盖和屋盖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横墙承重,楼梯间突出屋顶。砖的强度等级为 MU10,砂浆的强度等级为 M5。窗口尺寸为 150210cm2,内门尺寸为100250cm2,设防烈度为 7 度近震,建筑场地为类。现已知各楼层标高处的各质点重力荷载分别为:G5=205.94KN,G4=4140.84KN,G3=4856.67KN,G2=4856.67KN,G1=5985.85KN 。试计算下列内容: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10、及地震剪力标准值; 地震作用在 1 层轴墙体产生的的剪力值; 图 1.2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1、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弹性反应谱方法 概念设计 3、地震反应4、横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5、 长悬臂 高层建筑 二、名词解释1.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2.地震作用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3.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4.底部剪力法是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规律分配给各个质点,此方法适用于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的结构。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

11、其中 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f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aEaff力特征值。三、简答题1.答、众值烈度时的地震为小震,属于第一水准烈度;中震属于第二水准烈度;大震属于第三水准烈度。2.答、确的计算简图 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播途径;宜有多道设防;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力;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刚度和强度分布,采取必要结构措施等。3.答:k ij 使指点 j 产生单位位移而质点 i 保持不动时,在质点 i 处施加的水平力,c ij 使指点 j 产生单位速度而质点 i 保持不动时,在质点 i 处产生的阻尼力,T g 特征周期,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2k1 345

12、678910ABCD3四、计算题1、解:F ek=946.6KN F1=426.6 KN F2=426.6 KN2、解:F EK=1363.13103N;V5=27.310 3N、V4=456.610 3N、V3=407.610 3N、V2=280.8103N、V1=190.810 3N。V14=68.1610 3N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三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 2、抗震设防烈度 3、场地土的液化 4、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二、填空题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波和 波,而面波分为 波和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13、。2、场地类别根据 和 划分为 类。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g时,在 附加 F n,其目的是考虑 的影响。4、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 度时的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和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三、简答题、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四、计算题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m1=60t,

14、m2=50t,层高如图所示。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 8 度、场地土特征周期 Tg=0.25s 的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 max =0.16(多遇地震)和 max=0.90(罕遇地震) 。已知结构的主振型和自振周期分别为0.142X0.172X0.358s 0.156s T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提示:iV0.1s 时, ;1Tgmax5 时, ;1Tg max9.01Tg且 时,4.3g;07.81n时,0.5.gT1.n抗震结构设计模拟试题三答案一、名词解释1、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2、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3、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