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物理学

举报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习题一1-3 一质点在 xOy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3t+5, y= 21t2+3 -4.式中 t以 s 计, , 以 m计.(1)以时间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1 s 时刻和 t=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 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 t=0 s 时刻到=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 t=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 t=0s 到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 t=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解:(1) jtitr)321()53(m(2)将 t, 2代入上式即有 ji.081r425.3(3)∵ jij167,50∴ 14 sm0rtv (4) 1sm)3(djitrv则 jiv741s(5)∵ ji3,402jta(6) sm1dtva这说明该点只有 y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1-4 在离水面高 h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 S处,如题 1-4图所示.当人以 0v(m· 1s)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 1-4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 l,此时绳与水面成 角,由图可知22sh将上式对时间 t求导,得tstld2题 1-4图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 , 是随 减少的,∴ tsvtlvd,0船绳即 cod0ls船或 vhlv2/120)(船将 船v再对 t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2020 020)(ddsvhsl vsltsltva船船1-5 质点沿 x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2+6 2x, 的单位为 2sm, x的单位为 m. 质点在 =0 处,速度为 10 1m,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解: ∵ vttvadd分离变量: xx)62(d两边积分得 cv321由题知, 0x时, ,∴ 50∴ 13sm2x1-10 飞轮半径为 0.4 m,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  β =0.2 rad· 2s,求 t=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解:当 s2t时, 4.0.t1rad则 164.0Rv1s064.).(4022Ran 2sm8 222 1..6. n习题二2-2 质量为 16 kg 的质点在 xOy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 xf=6 N, yf=-7 N,当 t=0 时, 0, xv=-2 m·s -1, yv=0.求当 t=2 s 时质点的 (1)位矢;(2)速度.解: 2sm8316fax7y(1) 20 1sm87216453dtavyyxx于是质点在 s2时的速度 145ji(2) m874134)167(2)42(1220ji jijtattvryx2-5 作用在质量为 10 kg的物体上的力为 itF)0(N,式中 t的单位是 s,(1)求 4s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 200 N·s,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 j6m·s-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 ititFp  10401 smkg56d)21(d,沿 x轴正向, ipIv11s6.若物体原来具有 61s初速,则 tt FvmFvmp0000 d)d(,于是tpFp012d,同理, 1v, 2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 t ttI020d)(亦即 12解得 s10t,( s2t舍去)2-8 如题 2-18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 2kg,以初速度 0v=3m·s -1从斜面 A点处下滑,它与斜面的摩擦力为 8N,到达 B点后压缩弹簧 20cm后停止,然后又被弹回,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最后能回到的高度.解: 取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则由功能原理,有 37sin21mgvkxsfr 2ikxfr式中 m52.084s, 2.0x,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1N39k题 2-8图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 h2o137sinkxmgfr代入有关数据,得 4.1s,则木块弹回高度 84.0sioh2-12 物体质量为 3kg, t=0时位于 r, 1s6jiv,如一恒力 N5jf作用在物体上,求 3秒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对 z轴角动量的变化.解: (1) 301smkg15djtjfp(2)解(一) 7340tvxjaty 5.2620 即 ir1, ji5.10xv356aty即 jiv61, jiv12∴ kmrL7)(341 jijivmrL 5.)()5.27(22∴ 1212sg8解(二) ∵ dtzM∴ tttFrL00d)(d30 12smkg5.8)4(5d53162tktji题 2-12图2-14 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轴均匀圆柱体可绕其光滑的水平对称轴 O转动.设大小圆柱体的半径分别为 R和 r,质量分别为 M和 m.绕在两柱体上的细绳分别与物体 1m和 2相连,1m和 2则挂在圆柱体的两侧,如题 2-26图所示.设 R=0.20m, r=0.10m, =4 kg,M=10 kg, 1= 2=2 kg,且开始时 1, 2离地均为 h=2m.求:(1)柱体转动时的角加速度;(2)两侧细绳的张力.解: 设 1a, 2和 β 分别为 1, 2和柱体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方向如图(如图 b).题 2-14(a)图 题 2-14(b)图(1) 1m, 2和柱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22amgT①11②IrR2③式中 aT 1221,,,而 221mrMRI由上式求得 2 22221srad13.6 8.910..01.40. grmRI(2)由①式 8..93.622 gmrTN由②式 17208911 R2-15 如题 2-15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 ,长为 l,可绕过一端 O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2)杆转过 角时的角速度.解: (1)由转动定律,有 )31(22mlg∴ l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31(sin2llg∴ l题 2-15图习题三3-7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1) kT2 (2) kT3 (3) kTi2(4) RTiMmol2 (5) RTi2 (6) RT23解:( 1)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kT.(2)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 kT23.(3)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 i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 i.(4)由质量为 M,摩尔质量为 mol,自由度为 i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 RTiM2mol.(5) 1摩尔自由度为 i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 RT2.(6) 摩尔自由度为 3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 3,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 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 RT2.3-8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 0.76m高时,管顶离水银柱液面 0.12m,管的截面积为2.0×10-4m2,当有少量氦(He)混入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 0.6m,此时温度为27℃,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氦气在管顶(He 的摩尔质量为 0.004kg·mol-1)?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MpVmol 得RTpVol汞的重度 5103.Hgd3N氦气的压强 Hg)67(dP氦气的体积 4.2.8V3 )27()10.804. 4gRM31.8.)607.(. Hd6109.Kg3-11 1mol氢气,在温度为 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RTiE2平动动能 3t 5.37901.82tEJ转动动能 r 4r内能 5i .6.i J3-14 1mol氧气从初态出发,经过等容升压过程,压强增大为原来的 2倍,然后又经过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增大为原来的 2倍,求末态与初态之间(1)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之比; (2)分子平均自由程之比.解:由气体状态方程 21Tp及 32Vp方均根速率公式 mol73.MRv2122pTv末初对于理想气体, nk,即 kTp所以有 pd212T末初习题四4-2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证明,在 Vp图上一绝热线与一等温线不能有两个交点.题 4-2图解: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AEQ若有两个交点 a和 b,则经等温 过程有011经绝热 过程2AE从上得出 21E,这与 a,b两点的内能变化应该相同矛盾.2.若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则组成闭合曲线而构成了一循环过程,这循环过程只有吸热,无放热,且对外做正功,热机效率为 %10,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4-7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300 K加热到 350 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1)体积保持不变;(2)压力保持不变.解:(1)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EQ吸热 )(2)(112VTRiTC5.63)035(1.82EQJ对外作功 A(2)等压过程 )(2)(112PTRiTC吸热 75.1038)35(.8QJ2VTCE 内能增加 .6)(.2对外作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