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语文书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541679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语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语文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 分)水晶花,是一种晶莹透亮的树脂做成的花,引进我国后迅速风 m 全国。水晶花色彩xun 丽,身 z 华丽。它将大自然中花卉、草木、鸟鱼、飞蝶等,通过一双灵巧的手将其晶莹 t 透、璀璨亮丽、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现代都市人喜爱。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你打算到南京去呢,还是到扬州去呢?B童年的朋友选自童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2 版)。C今天中午,妈妈买了韭菜、大白菜、青菜等许多蔬菜。D“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忽然又叹息一声,“

2、唉,谁又不是这样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C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D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 分)(1)读书百遍, 。(2 ) ,吾将上下而求索。(3)己所不欲, 。(4 ) ,鲜克有终。(5)山光悦鸟性, 。 (6)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椹。(7)在这四年里, ,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8

3、)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一联,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5名著与综合实践。(11 分)他,“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看看他从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1)“他”是你熟悉的长篇小说 里的主人公 ,作者是 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4 分)(2)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叛逆淘气而又惹人爱,那么在他的身上有哪些品质让你最为欣赏?请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情节具体谈一谈。(4 分)(3)学校举行了名著阅读沙龙活动, 在

4、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有些同学读的名著并不是作者的原著,而是被肆意改编的名著。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如果你是小明, 应该如何提醒他们正确面对这一低俗的文化现象,劝他阅读文学原著呢? (3 分) (不少于 30 字) 二、阅读与理解(60 分) (一)阅读书院二小松,完成下列题目。(4 分)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6.诗中“ ”和“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 分)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5、 分)(二)阅读王冕读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3 分)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注:诸暨(j):县名,今属浙江省陇上:田边的高地。已而:不久。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暮乃反 反: 冕因去 去:琅琅达旦 旦: 遂为通儒 遂: 9下面句子有一处停顿,请用“/”划出。(1 分)窃 入 学 舍 听 诸 生 诵

6、书10找出与文中“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事列神仙之传。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 (2)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译: 12读了王冕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 分)(三)阅读人类只剩 7 年时间拯救地球短文,回答 13-16 题。(13 分)人类只剩 7 年时间拯救地球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 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7、排放,那么 2015 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 7 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 2015 年 7 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 2015 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 6500 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麦克古尔教授说:到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 50到 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 2015 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

8、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 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 100 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 1 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 13 摄氏度,当前的情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13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2 分)14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分)15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 100 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 1 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去吗?为什么?(3 分) 16根

9、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 并简要说明理由。(4 分)措施 理由 (四)阅读生活中需要思考一文,完成 17-19 题。(12 分)生活中需要思考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

10、,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的、僵化的生活。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

11、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生活中需要思索!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18文段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论据有 和 。论证方法的作用 。(6 分)19为什么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回答)(4 分)(五)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文,完成 2024 题。 (18 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

12、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

13、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