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最终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高二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 、 单 项 选 择 题 ( 本 题 包 括 15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符 合 题 意 。)1.有机物数量庞大,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且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B.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双键和三键C.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数量众多的碳链和碳环D.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及其他非金属原子(如 N、O 等)形成共价键2.关于有机物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组成元素分:烃,烃的衍生物 ②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 ③从官能团分:烯烃,醇,羧酸,酯等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3.有机物(CH 3)2CHCH2CH2OH 有 个核磁共振氢谱峰A.6 B.5 C.4 D.34.烷烃不具备的化学性质是A. 可以燃烧 B.发生分解反应C.与 Cl2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2A. 丁炔B. 1,3-二戊烯 C. 2-甲基丁烯D. 1,2,3-三甲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2H6和 C4H10 一定互为同系物B.C 3H6和 C5H10一定互为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的性质一定不相同D. 是同一种物质7.某物质的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B.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该物质可以聚合成高分子D.该物质既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8.为了提高酯的水解率,可以采用下列四种措施,其中效果最好的是A.加强热 B.增加酯的浓度 C.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D.加稀硫酸并加热9. 质量为 8.8g 的某一元羧酸,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2.24LCO2(标准状况) ,则该一元羧酸的化学式为A. CH2O2 B.C 2H4O2 C.C 3H6O2 D.C 4H8O210.下列转化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A.葡萄糖转化成六元醇 B.葡萄糖转化成某种酯 C.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D.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酸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遇氯化铵会发生变性B.氨基酸、淀粉和油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和 H2OD.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 C、H、O、N 四种元素12.由溴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类型为A.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C.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13.欲从苯酚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乙醇,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是A. 加入足量 Na ;分液 B.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蒸馏 C.加入足量 NaHCO3溶液; 萃取 D.加入浓溴水;过滤14. 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铅为正极 B.放电时,硫酸根离子只参与正极反应 C.放电时,每消耗 1mol铅,外电路通过的电子为 4mol D.充电时,总反应为 2PbSO4(s)+2H2O(l)=Pb(s)+PbO 2(s)+2H2SO4(aq)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是正极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金属钠C.电解精炼粗铜时,纯铜作为阴极D.航海船只的船底四周镶嵌锡块,可保护船体不被腐蚀二、双项选择题16.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是放热反应B.反应中不需加碎瓷片作沸石C.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参加反应4D. 为了除去杂质气体,除了用硫化铜外还可用氢氧化钠溶液17.下列关于重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进行趁热过滤时,可以使用短颈玻璃漏斗B.重结晶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一定很小C.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待固体全部溶解后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目的是为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D.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为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18.为了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A.取氯乙烷少许,加入 AgNO3溶液B.取氯乙烷少许与 NaOH 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 AgNO3溶液C.取氯乙烷少许与 NaOH 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D.取氯乙烷少许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19.下列反应中,醇分子断 C—O 键的是A.甲醇与金属钠反应B.乙醇和浓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C.乙醇在浓 H2SO4存在条件下加热至 170℃,发生消去反应D.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20. “水煤气(CO、H 2)—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 a、b 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通入的是空气,乙处通入的是水煤气 B.a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用该电池电镀铜,若待镀金属增重 6.4g,至少消耗标准 状况下的水煤气 2.24 LD.a 电极的反应式包括:CO + 4OH --2e- = CO32- + 2H2O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21. (12分) (1)设计一个原电池实验,比较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限用材料:铜片、锌片、石墨电极、稀硫酸、CuSO 4溶液、ZnSO 4溶液;限用仪器:直流电源、导线、烧杯、试管、盐桥等中学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药品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并标注 a.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b.电极名称;c.外电路电子的流向。盐桥中的 (填离子符号)向右边烧杯定向移动;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催化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均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①催化硝化法中,用 H2将 NO 还原为 N2,一段时间后,- 3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电化学降解法的原理如右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 ”) ;若总反应为 4NO3-+4H+ 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22. (11分)A 、B 、C、D 四种化合物,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OHC3CH2C2¡­OHC3CHO¶¡Ïã·ÓÏãÀ¼ËØ COH3OH OCH3CH2直 流 电 源交Pt交PtAg交N22H2O3ab6A     B C D(1)对化合物 A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反应 b.能发生水解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2)写出化合物 B与足量 H2发生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 (3)写出化合物 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B、C、D 四种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 ;(5)A 与乙二醇以物质的量 2∶1 反应生成一种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23.( 11 分) 脱羧反应形成新的 C—C 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1 )化合物 I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 I 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______________,(2 )化合物 III 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与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则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4 )化合物 I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要求:①属于酚类;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 2 种) 。24. (16 分)已知下列数据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3)乙醇 -144 78.0 0. 789乙酸 16.6 118 1. 05乙酸乙酯 -83.6 77.5 0. 900浓硫酸(98%) 338 1. 847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加热,取下小试管 B,充分振荡,静置。振荡,静置后发现 (填选项)。A. 有果香味 B.有气泡产生C.上层液体变薄 D.下层液体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2)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试剂 1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操作 1是 ,请简述得到 B的操作过程 ;③操作 2是 ;④试剂 2最好选用 ;⑤操作 3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如图中 (填 a、b、c、d)所示,在该操作中,除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 、 ,收集乙酸的温度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