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硕士学位点简介

举报
资源描述
1三峡大学硕士学位点简介一、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硕士点学科依托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和岩土与环境工程系,现有教师及科研人员 25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6 人、博士 9 人,拥有了岩石卸荷宏观力学参数三轴加载仪以及 PANDA 地基承载力测试仪等设备,完成和在研“卸荷岩石力学非 线 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工程岩体物理仿真及其卸荷力学特性研究(教育部)” 、“长江堤防及基础灾害防治研究(水利部)”、“ 卸荷岩体加固的理论与方法(教育部)”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85-16-03-05(3)续(2)(国家科委)” 、“岩土工程物理仿真及其加固技术研究(国家电力公司)”等重大项目多项,“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与研究”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第八部委联合通令表彰,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发明专利 5 项。主要研究方向:1)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2)斜坡失稳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3) 岩土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 4) 岩土工程中的光纤传感检测理论与技术研究 5) 非饱 和土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6) 边坡 稳定分析及加固研究 7) 地下洞室 稳定分析及加固研究8) 边坡防 护及绿化9) 环境岩土工程二、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点依托防灾减灾工程综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岩土与环境工程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灾害成灾条件,孕灾机理,防治对策及灾害综合经济评估,与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均有广泛的合作。依托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的重大灾害治理项目进行合作研究,拥有滑坡研究大型试验平台、坡面降雨土壤水份 测量系统、非 饱和土三 轴测试系统(GDS)、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三轴试验系统 (RMT-150)。完成三峡 库 区常见多发型滑坡地质模型与监测模型建模研究(国土资源部 2000 年科研专项计划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机理及防治研究(国土资源部 2003 年科研专项计划项目)、降雨诱发滑坡的机理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项目)、三峡 库区黄腊石滑坡群大石板——台子角滑坡稳定性和危害分析与评价(地矿部长江三峡链—黄指挥部委托、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古树包现代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等科研课题。主要研究方向:1) 地质 灾害防治理论与方法2) 地质 灾害预测、 预报研究3) 水灾害防治研究4) 土木工程减振抗震技术研究5) 城市灾害研究及防治6) 结构健康 诊断与加固研究3三、 水工结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点依托水工结构工程省重点学科和水利工程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所培养的硕士生,具有 现代基础理论与专业前沿知识,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协作精神,具有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或解决本学科相关工程技术问题,胜任大型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从事高等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方向:1) 高坝设计 理论与方法2) 复杂坝 基水岩耦合机理研究3) 水工 结构病险机理及加固改造4) 高陡 边坡稳定性及控制研究5) 水工 结构安全监测理论与方法6) 高坝 抗震7) 水工 结构材料8) 生态 水工学四、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点依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管理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水利工程系,现有教师 24 人,其中教授、研究员 7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7 人,博士 5人,硕士 5 人,国家级专家 1 人、国家 电力公司跨世 纪学术带头人 2 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1 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 1 人。4主要研究方向:1) 水利水 电工程施工仿真及可视化设计2) 大体 积砼温控防裂技术研究3) 工程爆破4) 水工水力学5) 水电 工程造价管理6)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7) 生态 水利学8) 水电 站结构五、工程力学工程力学硕士点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11 人,其中博士 5 人,博士 导师 3 人。 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边坡稳定及其控制(主要研究边坡失稳机制及控制技术方法);工程爆破(主要研究工程爆破力学机理及其工程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主要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大型软件程序对工程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工程流固耦合(主要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的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工程结构稳定的力学机理理论与工程应用)。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地方科研项目 40 余 项,其中 坡稳定及其控制、工程流固耦合 取得一批重要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关 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结构工程该学位点的支撑学科为土木水电学院土木工程学科,2006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5经过多年的建设,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 势力较强的学科梯队,在本学科形成了 稳定的科研方向和自身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目前结构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混凝土材料改性及动力特性研究、结构抗震及振动控制、大跨度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混凝土 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 结构耐久性及安全评价、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基 础工程理论与应用等。近年来本学科先后完成和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3 项、省科技厅基金课题 15 项,省教育厅基金课题 18 项,其它项目 50 余项,累 计科研经费 600 余万元;获省部级奖 3 项, 获得发明专利 1 项,科研成果被采用 9 项,直接 经济效益 1100 余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7 部,发表学术论文 211 余篇,其中 SCI、EI、ISTP 检索合计 20 余篇。七、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与各类工程密切相关的应用为主的学科,是以人类工程活动所涉及的地质体及工程所在的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测试和计算技术、现代 钻掘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重点研究解决大型工程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地质工程问题,研究与开发地质工程勘察方法与施工技术。三峡大学结合自己的特色,面向三峡,面向水利工程,确定了以水电枢纽高陡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和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作为地质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广泛服务于资源的勘察与开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 规划、 设计、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1、水电枢纽高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2、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施工技术4、工程岩土体稳定性5、地质工程数值模拟八、机械设计及理论6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品学兼 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 热爱祖国,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 优秀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及理论的专业知识,了解领域的先进技术、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能结合实际问题进 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 阅读能力,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学术队伍硕士点现有教师及科研人员 26 人,硕导 17 人。其中教授 5 人,具有博士学 历 5 人,硕士学历 8 人,有 3 人在法国 进行学术访问后回校。主要研究方向1) 精确制造工程与胶接技术2) CAD/CAM 及制造业信息化3) 设备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4) 数控技 术与应用5) 新型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科研硬软件环境和条件本学科参与了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省部级项目 8 项。在相关领域已完成科研项目 35 项,正在 进行的科研项目 9 项,已发表科技论文近 300 篇, 论文被三大检索 19 篇次,获省部级奖 励 3 项。本 硕士目前实验 室面积约 600 平方米,实验设备总投资 270 多万元。7硕士点已选派 3 名人员赴法国 VALENCIENNES 大学国家 LAMIH 实验室、荷兰春堤大学、日本北九州国际 交流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合作完成项目 3 项,先后接受 2 名法国留学生来本点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已与三峡开发公司、清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葛洲坝电厂、宜昌航道局、葛洲 坝集团 公司、长江红光港机厂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九、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品学兼 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 热爱祖国,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 优秀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知识,了解该领域的先进技术、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能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 阅读能力,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学术队伍本硕士点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 24 人,硕士生导师 15 人。其中,教授 4 人,具有博士学历 5 人,硕士学历 8 人,有 4 人在法国进行学术访问后回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1) 机械 结构强度分析与连接2) 机电 系统动态分析与设计3) 液压 、气 动及控制技术4) 振动 、噪声与控制85) 水电 机械与设备研究6) 机械 CAD/CAM/CAE7) 输电线 路现代设计方法应用研究科研硬软件环境和条件硕士点成员近五年来承担和参与了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省部级项目11 项。在相关领域已完成科研 项目 27 项,正在 进行的科研项目 16 项,已 发表科技论文 300 余篇, 论文被三大检 索收录 42 篇次, 获省部 级及其以上 奖励 2 项, 项目应用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500 多万元。本学科 专业点具有先 进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设备检测中心和强度测试与分析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 800 平方米,实验设备总投资450 多万元。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该硕士点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 应 21 世纪我国发展需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专业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应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工作作风,遵 纪守法,热爱祖国,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优秀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该硕士点的毕业生应具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主要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可靠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负荷 预测、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 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9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应用、 谐波分析及治理等领域进行研究, 紧密结合电力部门生产需要,为电力生产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与发展的格局。2、电力系统仿真本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生产过程仿真技术;大型动态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实时通信;大型实时数据库;分布式网络计算;面向过程的图形化建模工具;仿真支持系统工具;仿真系统成套研制开发技术;地调、变电站仿真系统;大型水电站仿真系统研制等。本方向还 从事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INTERNET、INTRANET 系统集成、MIS 开发及应用软 件开发等工程应用研究。3、电力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