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第六章知识树

举报
资源描述
《文学原理》第六章知识树文学的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创作论)【注:创作方法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处理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遵循的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创作风格是作家作品企图追求和达到的艺术境界和特色,它突出地体现了作家的精神个性和审美追求;流派则是创作倾向和风格相近的作家自觉和不自觉的结合。它们都属于文学创作论中的重要内容。 】创作方法的涵义与原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文学及其创作方法文学风格 文学流派一.创作方法的涵义和原型创作方法的涵义(该名词由歌德提出)定义:创作方法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内容:创作精神与创作手法,二者关系,创作手法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夸大创作方法重要性,两点原因创作方法的原型神话原型赋、比、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前形式,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基本创作方法原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兴于 19 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的演变和发展(西方):古典朴素现实主义-文艺复兴、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的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基本特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主观倾向性和理想深隐在对客观对象的描绘之中;注重写实,追求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是从自然主义的特征上来分析的。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方法特点,以及强调和夸大细节描写的作用,用琐碎的细节描绘代替典型的刻画浪漫主义(兴于 18 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曾有填空题):浪漫主义精神、理想主义精神;塑造人物通过理想化的手段;向往、追求生活的理想,这理想源于作家艺术家的心灵;艺术表现手法上多运用大胆想象和夸张手法象征主义(兴于 19 世纪末)象征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人物有美国作家爱伦·坡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寓言性朦胧多义性间接性和暗示性意象的客体呈现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时间及哲学基础: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中期;以非理性主义为标志.(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众多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意识流【大家在复习当代史新时期 80 年代时再回顾一下这些】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思想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程度加剧,享乐主义形成;一战的爆发;科学理性的进步削弱了宗教的影响,但科学自身又并未指明人类前途:人类对传统和理性的怀疑【再看一下中国 70s 末 80s 初及八九十年代现代/后现代文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原因】思想内容: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的扭曲了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艺术表现特征:①不再真实地再现客体,而是强调表现主体、自我,对客体进行任意变形;②强调表现主体的本能和潜意识,重视心理的真实(“心理的真实”应源于柏格森 Bergson 的生命哲学、克罗齐 Croce 的“直觉即表现 ”和科林伍德 Colleywood 的“艺术是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的“表现说” ,在文艺起源那里请细看;另外也注意当代史中对中国 80 年代现代文学的讲述, “内倾性”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 ;③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创新,对传统多持否定态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美】伊哈卜·哈桑《后现代主义概念初探》: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不确定的内在性”与现代主义相比的“部分区别” 【当代文学史中对后现代文学的讲述主要是从文学创作特点和产生背景上展开:拆解现代主义深度模式、淡化人物和语言能指化,注意理解】四.社会主义文学及其创作方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新原则和要求社会主义文学与旧时代文学的根本区别①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观察生活,把握生活,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方向.②把为人类绝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审美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性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二为方针在第四届全国文代会后提出】正确处理好“歌颂”与“暴露”的关系(否定中肯定)社会主义文学对多种形态文学的容纳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雅与俗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19 世纪 80 年代,恩格斯“充分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写实主义放弃了这一点】 ;1934 年苏联作协一大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与批评的基本原则,我国在 1953 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确立;1958.5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两结合”方法,有感于新民歌运动,并注意毛泽东自己诗作的特点,总体是浪漫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应提倡多样化,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提倡多样化原因:①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②调动文学创造者的积极性;③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是文学创作的客观现实基础五.文学风格文学风格的内涵所谓文学风格,就是指(注意“所谓……就是指”这种名词解释的回答形式)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中所呈现出来的作家精神个性和独特的审美风貌。文学风格的构成因素情思: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饱含着作家情感的思想识度:认识的力度和深度,离不开作家情感和思想格调:作家人格和人格理想在作品中的反映趣味:事趣、理趣、情趣、景趣气势:行文的语言节奏和气势韵致:语言的“韵味”:①语言的传神;②独特的语言色泽和基调文学风格形成的主客体因素(创作个性;作品体裁、题材等)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涵义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个性气质、作家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创作个性与作家创作、作品融为一体独特艺术感受力独特艺术趣味独特艺术传达方式:结构方式、语言的表达方式风格形成的客体因素题材体裁文学风格的类型在传统的二分法基础上的风格划分:刚(崇高、雄壮、阳刚)与柔(优美、阴柔)合理依据:一.注意到人类艺术风格发展史的实际;二.二分法反映出人们两种基本的心理趋向和审美倾向;三.注意到风格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每个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主导的社会矛盾、社会心理、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总会影响到这时期的作家,使他们形成相同或相近的风格,这就是时代的风格.【用此概念试图理解五四、革命、左翼、延安和建国后头 27 年文学的时代特点】民族风格: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地域和生活,也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语言和审美趣味,这种民族的差异和特点必然反映在文学中,使某一民族的文学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这就是民族风格.【用此概念去理解为什么中国先锋文学在 1988 年前后走向衰落.】地域风格: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它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某种统一的主导性的风格为主,呈现风格的多样化风格多样性的三个决定因素:作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作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读者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六.文学流派文学流派的涵义和产生原因涵义:一些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观点、审美趣味相同或相近的作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创作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一致性。这种创作倾向相近,创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结合体或作家群,被成为文学流派。school sect产生原因一定的社会政治基础一定的哲学文化思潮读者的审美需求文学风格的作用(最重要)文学流派的类型有一定的组织和结社,有共同的文学纲领结合而成的文学流派(与某一风靡一时的政治文化思潮和文艺思潮直接相联系, “文学社团” ,有自己的出版物,形成创作上的群体优势和风格特色,如“文学研究会” 、 “创造社” )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由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作家以及他们的追随者所组成的言语学流派.如“江西诗派” “西昆诗派”.带有文学流派性质的作家群.(没有一定的组织和共同的创作理论纲领,但在创作上却显示出某种一致性,艺术倾向和艺术风格相近。如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花间词派、豪放派、婉约派、京派、海派、鸳鸯蝴蝶派、九叶诗人等等)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文学思潮的涵义:所谓文学思潮,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内,由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运动和时代变革的推动,一些政治思想相近、艺术观念相似的作家创作所形成的一种文学运动和潮流。trend movement产生条件:文学思潮总是产生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与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相联系。如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文学思潮可促进文学流派形成,又可推动文学流派向前发展。如西方现代派.区别:①在某些时期,有文学思潮出现却无文学流派出现;②在某一时期,有大量文学流派涌现,但却没有什么大的文学思潮发生,如“盛唐文学” ;③文学思潮的出现更多表现了文学对外部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对某种政治倾向,文化思潮和文艺观念的认同;文学流派则更多体现文学自身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对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选择,无疑有着更为内在的审美考虑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