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题型

举报
资源描述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对近五年的公务员国考以及各省省考真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工程问题一直是考察的比较多的一类题目。工程问题的考察点比较少主要包括三大块:普通工程问题、多者合作问题、交替合作问题。其中普通工程问题和多者合作问题比较简单,而交替合作问题相对来说复杂一些,今天就利用具体的题目详细剖析交替合作问题。通过总结我们也发现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方程法、特值法和正反比,在解决交替合作问题时,需要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交替合作的特点。例 1: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 18 小时,乙需要 24 小时,丙需要 30 小时。先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 )。A.8 小时 B.7 小时 44 分钟 C.7 小时 D.6 小时 48 分答案:B【中公解析】此题目中仅给出一组时间,只有一个单位,因此首先可以设特值,设工作总量 W=360,则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 20、15、12。甲乙丙是一次轮流工作 1 个小时,因此是一个循环问题,一个循环周期时间是 3 小时,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是20+15+12=47,360÷47=7…31,因此共工作了 7 个完整的周期,剩余的工作量 31 现由甲工作 20,还剩 11 由乙来做,11÷15×60=44 分钟,因此乙工作时间=7 小时+44 分钟,选择B。小结:在解决交替合作问题时可利用循环问题的解题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明确循环周期;2.确定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和效率和;3.分析剩余工作量所需工作时间。例 2:有一只青蛙在井底,白天向上爬 10 米,夜间又下滑 6 米,这口井深 20 米,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至少需要多少天?A.2 B.3 C.4 D.5答案:C【中公解析】此题属于交替合作问题中的一种特殊题目,即存在负效率的交替合作问题。白天向上爬 10 米可看作效率为 10,夜间向下滑 6 米可看作效率为-6,一个循环周期时间为 1 天,效率和为 10-6=4,如果用 20÷4=5,即 5 天可爬到井口,但实际上,第一天青蛙怕了 4 米,距离井口 16 米〉10;第二天,爬了 8 米,距离井口 12 米〉10 米;第三天爬了 12 米,距离井口 8 米〈10 米,则青蛙在第四天即可爬出井口,因此青蛙爬出井口至少需要 4 天。可直接用 20-10=10,再用 10÷4=2…2,明确有 3 个完整周期,用是 3×1=3 天、 3 个完整周期完成的工作量为 3×4=12,剩余工作量为 8,仅需 1 天即可完成,共需 1+3=4天。小结:在解决存在负效率的交替合作问题时,的一般步骤如下:1.明确循环周期;2.确定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和效率和;3.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可达到的峰值)÷效率和来确定周期数目,如果商整数则商即为完整周期数目,若有余数则在商的基础上+1 即为完整周期数目,其中峰值是指效率可达到的最大值。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介绍的交替合作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大家在做题过程中要结合工程问题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和交替合作问题的具体步骤来解题。行测逻辑关系“三巨头”之联合关系什么是联合关系呢?它是指题干中上下文之间存在语义相近或相对的关系。示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墙上芦苇”对“山间竹笋”,“ 头重脚轻根底浅”对“嘴尖皮厚腹中空”,结构、句式对仗工整,正好是相近的情况——比喻教条主义,这就是联合关系。那么联合关系如何来判定呢?我们来看一下:1.标点符号:顿号、分号【例题 1】可惜我生的晚,先生早年执掌学院、教学育人的风采未能亲见,于我而言始终是一大遗憾。但我又是幸运的,留在先生身边十二载________、言传身教,足以受用终生。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耳提面命 B.耳濡目染【答案】A。中公解析:判定标志为“顿号”,题干构成联合关系,“言传身教”为呼应点,强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与选项 A 中的“耳提面命”意思相近,耳提面命是指诚恳地教导,故选择 A。2.并列词:和、与、有时……有时……等【例题 2】毫无疑问,真正的批评家应该拥有的是________的内心和不带任何偏见的眼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纯净 B.平静【答案】A。中公解析:判定标志为“和”,属于并列词,题干构成联合关系,“不带任何偏见”为呼应点,选择与之构成语义相近关系的实词,故选择 A。 3.选择词:或(通常前后构成语义相对)【例题 3】人生旅途看起来纷繁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________的内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单薄 B.贫瘠【答案】B。中公解析:判定标志为“或”,题干构成联合关系,“丰饶”为呼应点,与选项 B 中的“贫瘠”意思相对,故选择 B。4.相似句式【例题 4】人到耄耋之年,一切都无所求了,曾经的激烈不过是________,曾经的飞扬不过是清泉一曲,积淀下来的只是漫长的回忆。有些是________,有些是刻骨铭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沧海一笑 过眼云烟 B.白云苍狗 时过境迁C.过眼云烟 依稀朦胧 D.镜花水月 平平淡淡【答案】A。中公解析:突破口为第一个空,题干为联合关系,判定标志为“曾经的……不过是……,曾经的……不过是……”并列的句子,“清泉一曲”为呼应点,与选项 A 中的“沧海一笑”结构一致,为最佳选项,故选择 A。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对联合关系的判定及应用,总共 4 类标志,考的较多的是第一类中的顿号。其中第二类判定标志并列词中的“与”需要格外留意,因为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应用会比较灵活,到底选择相近的还是相对的,需要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