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

举报
资源描述
全国 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高三 ·生物卷 (十三 )第十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90 分钟 100 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我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人口的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结果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答案:C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旨在考查考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B 项为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 、C、D 项分别是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答案:B3.右图是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题图所示属于稳定型,即种群中各个年龄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可保持稳定。答案:D4. 右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B.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解析:由该地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可以得出,该地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死亡率有连续降低的趋势,所以得出该地人口增长较快的结论。答案:B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 2 hm2 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 ,放置了 100 个捕鼠笼, 一夜间捕获了 50 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 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 ,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 92 只   B. 大于 92 只   C.小于 162 只   D.大于 162 只解析:由题 N/50=42/13,N≈162,N 代表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实际带标记的个体数应该大于 13,所以 N 应该小于 162。答案:C6.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解析: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B 、C 三个选项中只说出了某一区域内部分生物的总和,而不是全部生物的总和。D 选项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判断群落的要素:①一定自然区域——一座山上;②所有生物的总和——全部生物。答案:D7.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 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 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正比例关系 B.种群密度越大,个体的体型越小 C.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 400 只/m 2 时最强烈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体型越大的生物种群,其生物量(或种群密度)就越小,反之亦然。答案:B8.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 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 “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 ,数量为 K/2 时增长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 (即 K 值)解析:种群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 K 值,但不能大于 K 值。答案:B9.通过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出生率- 死亡率)/时间] 1~7 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年份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第 4 年 第 5 年 第 6 年 第 7 年增长速率 0.66 1.24 2.81 3.67 2.94 1.65 0.03A.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C.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第 3~4 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解析:从表中可知,生物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的加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增长速率变慢;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符合“S”型曲线的特征,种群个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应该是种内数量最大,种群密度最高时,由表知是第 7 年。答案:A10.下列有关生物种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 B.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而发生竞争关系C.水稻和稗草是寄生关系 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水稻和稗草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空间、营养等,是竞争关系。答案:C1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在 K/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D.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解析:从图示的横坐标看出, K 表示种群密度 ,不是环境容纳量。从图中看出, K/2 时净补充量最大,显然,此时不是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的时期,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的时期应在有害动物种群密度较小的时候;作为控制人口增长依据的应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在 K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答案:D1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解析:本题考查对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理解。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光照影响,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食物影响。根据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了让不同的植物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应该合理套种。答案:C13.下列群落演替序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后的恢复演替解析: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是从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演替而成的,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积聚,主要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提高,湖底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B、C、D 三项原有的土壤条件并没有被完全破坏,属于次生演替。答案:A14.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 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B.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C.该群落中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解析:裸岩上群落演替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才可能是地衣,因为土壤还未形成,但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先出现的可能是草本植物。答案:B1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配置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选项均正确解析:群落的垂直分层分布可有效地避免竞争,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群落的净光合产量。答案:D16.右图所表示的物种甲与物种乙的关系是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解析:图中所示的是物种甲与物种乙在相同时间里数量变化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捕食关系曲线,物种甲与物种乙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即物种乙的数量的增减是随着物种甲的变化而变化的,并滞后于物种甲。也就是说,当物种甲大量繁殖时,物种乙也会大量繁殖;物种乙的个体数增多了,就会大量捕食物种甲,因此甲的数量逐渐减少;当物种甲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物种乙的食物不足,乙的数量也随之减少。所以物种甲是被捕食者,物种乙是捕食者。答案:A17.下列哪组生物之间的关系与人和 SARS 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相同A.狼和兔 B.噬菌体和细菌C.豆科作物和根瘤菌 D.大、小两种草履虫解析:SARS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同理噬菌体这种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菌中;狼与兔为捕食关系;豆科作物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答案:B18.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到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杨树、白桦在受到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的结果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解析:红松林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基本保留,因此,在此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答案:B19.下图为某一区域 m、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 与 n 不存在竞争B.b 越大 ,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 将呈现 “J”型增长D.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