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选修)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间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2、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 )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3、.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以下记载中强调教育民众的是(  )A. “民以君为心,君以为民为体。 ”B. “凡动民必顺民心,民心有恒,求其永。 ”C. “富而贫贱,则民欲其富之大也。贵而能让,则民欲其贵之上也。 ”D.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5、.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6、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 、 ‘传习邪说’的‘向导’ ,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 “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C. “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 “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9、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10、 “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 。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1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 ,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12、有人认为:“人文主义这种富丽豪华的运动只能以富庶而闻名的意大利作为最适合的土壤,一旦跨越阿尔卑斯山,传播到贫穷的北方世界,它就由对优美的古典文化的考据和模仿运动演变成民族语言文学的复兴运动。 ”“民族语言文学的复兴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1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 ”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14、.18 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 ”他阐述的是(  )A.社会契约说 B.三权分立说 C.君主立宪说 D.法律至上说15、.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材料反映了卢梭(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C.代议制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16、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17、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 ”据此, “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18、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9.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20、 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 “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 ‘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 ”这种现象根源于(  )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21.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 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 ,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 。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 ,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 (3 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 (1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 字左右)22、 (13 分)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代的)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就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 1787 年宪法想象成定义一些封闭的“权力圈子” 。对于各州权力,这些“圈子”规定了限制范围:在圈内的权力是被禁止使用的,所有在圈外的权力则被假设允许使用。对于联邦政府,这些“圈子”则规定了授权范围:只有在圈子内的权力是被允许使用的,凡是在圈外的权力都被假设为无效而受到禁止。——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材料三 新帝国由 22 个邦和 3 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 55%和人口的 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丁建宏《德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元代是如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权限的?并指出其作用。 (4 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德两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7 分)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各国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分)23、 (15 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