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50557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于脑血管病高发地区,而且中国高原地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发病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气候因素又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生与转归1,2。因此,加强对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的相关性研究,将对控制、预防高原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脑血管病与高原气候的关系进行简要叙述,为进一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概述 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已知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吸烟、饮酒、TIA、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除应有效地控制上述因素外,还应注

2、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等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所以,高原人群因受自身特殊的环境气候的影响在其脑血管病的发病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2 脑血管的流行病学特征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为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 130150 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近 100 万,患病人数约 500600 万人,幸存者中约 3/4 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者 4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青海高原部分地区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发病率 192/10 万人口,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

3、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病死率 126.28/10 万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趋势34。高原地区脑血管病发病年龄较平原年轻,男性高于女性,为 1.6314。各类脑血管病构成比为脑梗死 48.4%,脑出血 37.2%,蛛网膜下腔出血 9.8%,脑栓塞 4.6%。Jha 等5研究表明,在高原所有卒中的类型都存在,但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较常见。 3 高原气候的特点 低温、干燥、缺氧是形成高原气候的主要特征:高原气温变化显著:海拔高度每上升 100 米,年均温降低 0.57,纬度每升高 1度,年均温降低 0.63,日较差大;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气温低,四季不明。冬季(13 月)平均气温在-20-5之

4、间,冬季虽然不太寒冷,但与同纬度平原相比,仍比较寒冷,而且持续时间长。夏季(79 月)平均气温在 1028之间。因此,高原地区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可达 1525。高原上大气厚度小,水气等含量少,故辐射强度大,地面吸热多而快,散热也快,故水分蒸发快;又因有高原季风现象的存在,绝大部分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在300 毫米以下,较我国同纬度平原地区明显偏少。我国陆地面积占海拔高度在 1000-2000 米占 25,2000-3000 米占 7,3000 米以上占 25.9。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氧分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4000 米以上高原地区空中的氧分压比海平面减少约 38

5、-46。 上一页 1 2 下一页4 高原气候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温度有一定的密切联系6,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流受阻,并且寒冷刺激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脏负荷加重,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大量出汗致血液浓缩、粘稠,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粘度进一步增加,血流减慢,发生血栓性

6、脑血管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死亡的主要气象要素7、8。 高原人群长期居住在低氧环境,缺氧使血液中红细胞增生过多,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即高原血液流变学具有“浓、黏、凝、聚”的特点。由于血液黏度高,血流减慢、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易于附着在损伤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并且黏稠的血液可直接影响脑微循环的有效灌注量与氧的运输功能,而诱发脑血管病。 高原气候相对干燥,且日照强度又明显高于平原,故高原人群体内水分丢失的程度要高原平原人群,在此环境影响下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

7、增高,血压升高,导致脑供血不足而诱发脑血管病的发生。 总之,地处高原地区的人群,在上述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最终促成了脑血管病的在高原地区特有发病机制及特点。 综上可见,高原独有的气候特点对脑血管病的发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注意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这样的临床思维下也将会为深入揭示脑血管病的发病与高原气候的关系上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而为今后能更有效的控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上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路凤,金银龙.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2):83-87 2李立丰.重视开展气象

8、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5):391-393 3张彦博,汪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38-40 4吴世政,王莉,胡全忠.高原脑血管病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药理论与临床,1999,2:690-692 5JhaSK,AnandAC,SharamV,etal.Strokeathighaltitude:IndianexperienceJ.HihgAltMedBiol,2002,3:21-27 6谢静芳,王晓明,秦元明,等.气象环境变化对心脑血管病复发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447 7叶殿秀,杨贤为,吴桂贤.京沪两地脑卒中发病率及其预测模型.气象科技,2003,31(6):381-384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8陈辉,田生春,李鸿洲,等.天气气候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19-23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