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84049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二中高三打靶测试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页。满分 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卷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2、效。第卷(共 36分)一、(每小题 3分,共 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题。讫今为止,我仅见过一次黄河。那是个晴朗的秋日,风和日丽,黄河缓缓地流淌着。水面宽阔,波澜不惊; ,虽缺少萋萋芳草,却足够长脚鹭鸶短脚水鸟(安闲/悠闲)地在上面散步休憩。置身河边,隔着宽阔的水面,隐约可见对岸散落的村庄与稀疏的树林,遥遥如海市蜃楼一般。那一瞬间,我甚至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到了海边。不过,一旦俯瞰水面,这错觉(顿时/马上)就消失了。那被淤泥染成土黄色的河水, ,无声无息却一刻也不停歇,执拗地翻滚出暗黄色的波纹,黄河就这样壮阔诡秘地流向大海。我请教了当地的朋友,为何从来不曾听说过有人横度黄河。原来黄河

3、水(挟带/携带)了大量泥沙奔流而来,泥沙不仅浑浊了河水,而且在水面之下形成了无数龙卷风般的旋涡,从河底一直延伸到水面。在这泥水构成的陷井阵里,连漂浮都很困难,遑论游泳。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海市蜃楼 俯瞰 执拗(ni) B萋萋芳草 讫今 淤泥(w)C壮阔诡秘 陷井 浑浊(hn) D横度黄河 遑论 旋涡(xun)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悠闲 马上 携带 B安闲 顿时 携带C安闲 马上 挟带 D悠闲 顿时 挟带3填入文中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抹沙渚立于平坦的河中央 扭动着,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B一抹沙渚立于平坦的河中央 卷起无数大小漩涡

4、,纠结着、扭动着C平坦的河中央有一抹沙渚 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扭动着D平坦的河中央有一抹沙渚 扭动着,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15 年,民航进入多事之秋,空难事件一个接一个,一时间,民航人草木皆兵,民航安全形势更是如履薄冰。B奥巴马救经济的措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其外交成绩难言及格。奥巴马顾内难以靖外,厚此薄彼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C这虽是一套知识点极为密集的大型专业图书,但并非大而无当,我们还是从繁杂的知识网络体系里找到每个疑难问题的答案。D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 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 12年不平凡的人

5、生历程。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联合国安理会 2015年 11月 20日傍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一致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恐怖主义行为。B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通过查阅 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 30多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直谏教育部。C由于洞中发现大量大型鹿类化石的缘故,考古人员后来将遗址命名为“马鹿洞”,在此曾经生活的古人类被命名为“马鹿洞人”。D车辆有剐蹭,人心也有剐蹭,面对彼此的心结、矛盾,很多时候只需一张纸条、一次微笑,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阻止事态“变坏”。二、(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

6、处处花。 ”苏东坡描绘的是一幅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致。青山翠竹、粉墙黛瓦,牧笛山歌、蛙声蝉鸣,我们的祖先曾经就是如此诗意栖居,神话般地生活。这种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至今还保留在一些山清水秀、文化灿烂的古村落中。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汹涌而来的今天,守护和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就意味着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古村落是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引领下产生的居住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我们祖先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见证。它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至今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古村落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而且保存着年轮的印

7、痕和光阴的故事,它曾以五千年文脉涵养了一个泱泱中华。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外形和内核,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绝不能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而是更加注重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完整的古村落不仅包括民宅建筑、桥梁、祠堂、古戏台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应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崇拜、民间艺术等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古村落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密码和历史细节,读懂古村落就可以读懂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留存在古村落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闪烁在古村落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散落在古村落里,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8、汇聚在古村落里,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深扎在古村落里。在历史面前我们应该是虔诚的,在文化面前我们应该是卑躬的,在故土面前我们应该是敬重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失去了很多充满温馨、充满诗意的村庄,是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再次唤醒了人们对古村落的重新认识。田园牧歌式的居住不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当代人的精神诉求。我们在渴望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留住那些曾经养育了我们祖辈、温暖了我们心灵的多样化的原生态古村落。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使历经浩劫而幸存的古村落在不当开发中消亡。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应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

9、眼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寻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古村落的魅力和生命力,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美好诗意。(节选自罗杨古村落:“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古村落这种居住方式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的产物,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在现代社会正在一点点消失。B.古村落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还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保存着年轮的印痕和光阴的故事。C.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包括民宅、桥梁、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与之密切关联

10、的各种民俗等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好古村落,找回古村落中的美好诗意。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村落至今都还保留着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当代人的精神诉求。B.古村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这样的家园,今天城市化进程更加迅猛,保护好古村落的意义更加重大。C.保护古村落,需要具备有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D.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有可能对古村落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甚

11、至使古村落在开发中消亡。8.下列各项中,其内涵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A.中国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它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含生机的老根-乡村。 (梁潄溟)B.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百户、几千户的大村。 (费孝通)C.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都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冯骥才)D.中国最大的文物是长城,最大的非遗是春节,而最大的文物与非遗结合体就是传统古村落。 (罗杨)三、 (每小题 3分,共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父伦,字叙。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

12、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终不屈,乃许还。衍,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伦怒,召衍,将袒鞭之,衍涕泣无所陈。伦弟殷趋白:“衍所禀举送夫人所,尚何云!”伦悟。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历苏、虢二州。虢居陕、华间,而赋数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陛下拔臣大州,宁欲视民困而顾望不言哉?

13、”德宗公其言,为诏度支减赋。迁宣歙池观察使,简静百姓所怀。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显于时。卒,年六十九,赠工部尚书。 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禄稍周于亲族,葬埋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蒇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先是,天下以进奉结主恩,州藏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倡。赞死,衍代之。旧贡金锡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匮,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啬用度,府库充衍。及穆赞代州,钱四十万缗假民赋,故虽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积有素也。路应为观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状。元和元年,诏书褒美,谥曰懿。(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六岁,终不屈

14、 经历B. 前刺史无发明 毁坏C. 民举流亡 全,都D. 居十年,啬用度 节俭10.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将袒鞭之 简静百姓所怀 钱四十万缗假民赋A. 而 以 则 B. 于 为 则C. 而 为 以 D. 于 以 而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B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C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D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12.下列对

15、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衍忠孝两全,名动天下。崔衍对自己的继母以德报怨;任宣歙池观察使时,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B崔衍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崔衍奏报虢州赋税太重,请求减免赋税;裴延龄劝崔衍不要没事找事,崔衍依然上书皇帝,陈述本州民众的困窘。 C崔衍奖掖人才,勤政爱民。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多为名流;宣州发生旱灾,他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 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D崔衍严于律己、家风严整。崔衍不仅室无妾媵,而且亲族数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禄周济,以致他去世后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 第卷(共 114分)四、(24 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 (5 分)(2)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5 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得张正字诗宋陈与义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注】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