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第19讲中国的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学

举报
资源描述
1第 19 讲 中国的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学一、选择题题点 1 古代中国的科技1.(2012·大纲全国高考)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 ,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2.(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2012·上海高考)公元 1500 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 4 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4.有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在 13 世纪达到高峰。下列各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火药、造纸术三大发明问世B.书法艺术发展成为自觉的艺术C.京剧艺术诞生,古代戏曲走向成熟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广泛应用5.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虽是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但化学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农业技术高度发达,但是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不能说明我国古代科技 (  )A.具有较强的经验性B.重视实用技术C.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D.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26.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15 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题点 2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7.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300 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 ‘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8.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9.1882 年 4 月 19 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  )A.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认知领域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B.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C.他和牛顿,在同一领域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10.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增多。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311.(2012·重庆高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12.(2012·上海高考)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 “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二、非选择题13.2012 年 6 月 29 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太空对接,外媒评论:“中国神九将屯兵外太空” ;至 2012 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 5.13 亿人,手机网民也达 3.64 亿人,这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 1660~1789 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17 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 、 “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流动。1740 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 4 件,1750 年为 7 件,1760 年又增加了 4 件。——《英国经济史编》材料三 4图一 “克勒蒙”号汽船  图二 “奔驰 1 号”汽车——网络搜索材料四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2008 年 12 月 6 日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文化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4)材料四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有所不同,你认为他更加关注的是什么?请分析其原因。14.冲出地球、登上月球,进入太空,这是古今人们的共同梦想,今天已成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 “嫦娥奔月”  图二 美国阿姆 的神话      斯特朗在月球上图三 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告别天宫一号最后敬礼材料二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材料三 20 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5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材料四 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的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材料二、三、四均摘自《宇宙探险》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在科技发展中哪一方面的成就?(2)材料二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4)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答案1.A 2.C 3.A 4.D 5.D 6.B 7.A 8.B 9.A 10.D11.D 12.D13.(1)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兴起。作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政治方面: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政治蓝图;思想方面:科学、理性思想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2)国内政局稳定;自由开放;招揽人才;政府重视科技文化的实际应用。(3)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石油。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诞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石油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4)节能环保问题。原因:能源危机;就业危机;科技发展;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14.(1)人类离开地球飞向月球(或在航天事业方面)由梦想变成现实。(2)背景: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自由;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3)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变成现实。原因: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4)带动了民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尤其离不开太空产业;航天事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在政治角逐中也最具战略意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