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68613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上海市长宁区一模试卷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 共 7 页 第 1 页2011 学年长宁区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统一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8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2 分)(一)默写(18 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3 ,阴阳割昏晓。 (望岳 )4. ,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 )6. 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78 题(4 分)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

2、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7.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 。 (2 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C.颈联借“浮云” “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 ,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912 题(8 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3、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9.上面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 (2 分)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选文第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 ”、 “ ”、 “醉翁亭”等景物。(2 分)初三语文

4、 共 7 页 第 2 页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2 分)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6 题(12 分)世祖光武皇帝讳秀 ,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 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 。性勤于稼穑 ,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 中,乃之长安,受尚书 ,略通大义。 (节选后汉书光武帝纪 )【注释】 世祖光武皇帝 讳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高祖: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隆准:高鼻梁 稼 穑(s ):泛指农业 生产天凤:王莽“新”朝年号(公元 1419 年)13.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

5、1)而兄伯升好侠养士 ( ) (2)乃之长安 ( )14.翻译句子,注意加点的字(3 分):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15.刘秀的哥哥“非笑(非议嘲笑) ”刘秀的根本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16.上文从 、 、 等方面介绍了刘秀,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皇族血统、不幸童年、性格爱好和学习成长经历。 (3 分)二、现代文(4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20 分)中国古代的书籍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早在 3000 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

6、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音 t)印技术。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 ,用木版(也作“板” )写的叫“版牍” 。超过 100 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

7、上,不到 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 ,用于告示者称之“榜” ,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 ,再说编连简牍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初三语文 共 7 页 第 3 页带来困难,缣帛就应运而生了。缣(jin 细绢)帛(b 丝织品的总称)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

8、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 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 ”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

9、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 1000 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 7 至 8 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 ,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 ,也叫“边栏”或“栏线” ,简称“线” 。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宋时刻书的字体,早年多仿欧阳询体,后逐渐流行颜真卿体和柳公权体。元代赵孟頫书法盛行,刻书又多仿赵体,这些多属于楷书范围。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

10、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 ,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 ,实际是仿宋体的变形。 (根据解放日报相关资料编写)17.下列成语,与书籍无关的一项是( ):(3 分)A.才高八斗 B.汗牛充栋 C.连篇累牍 D.罄竹难书18.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依次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书籍,它们是:甲骨书、 、 、 、 。 (5 分)19.第段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4 分)20.第段划线句“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 ”,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_2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 分)

11、A.拓本的作用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B.汉字中的“檄” 、 “榜” 、 “检”等都与“简策”有关。C.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染色处理,是为了美观和防止虫蛀、腐朽。D.我国古代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是起源于雕版印刷术。(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7 题(28 分)履痕雷抒雁坐在妈妈身边,和老人家闲聊时,有一次,她望着我的脚说:“唉,怎么会这么大。初三语文 共 7 页 第 4 页那时,才这么点点,一寸多长,粉红粉红的,肥嘟嘟的,真叫人爱。我就用一块手帕剪开,缝了一双软鞋,套在你脚上。 ”妈妈说的“那时” ,其实,是五十多年以前,可你听听那口气

12、,似乎就是在昨天。那一双用手帕做的鞋子,我当然是没法记住了。但是,后来当我的儿子出生时,老人仍做了一双。只是,这时的孩子已不同于先前,未“落草”前一切都准备停当了,手帕软鞋也就没有穿过。我记得穿鞋,已是遍地乱跑的年岁了。印象最深的是一双老虎鞋,黑布面的,红布贴了那嘴巴、那鼻子、那眼睛,又用黄线一针针缭上。嘴边还有黄线绷的虎须,嘴里亦有白布卷的虎牙。远远一看,活灵灵一个虎仔。我爱穿那鞋,每有邻人来逗玩,总会翘起虎鞋说:“咬!咬!”邻人便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双手捂着脸,连说:“好害怕呀!”然后,一通笑闹,当了序幕,正戏便是大家乐呵呵围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虎头鞋穿完,我的幼儿时期也就结束了。直到上小

13、学、上中学,都是妈妈做鞋。我上小学,每天来去要走四五里地;上初中,到了一座远在 20 里开外的镇子去。周六下午跑20 里地回家,周日下午又跑 20 里地上学。那时交通不便,来去都靠双腿。少年时代,最费的便是鞋,差不多两个月就得穿破一双。妈妈说:“吃鞋一般,坏得这么快。 ”记忆中,妈妈手中总是拿着一双鞋底在纳。有时,半夜睁开眼,一看,妈妈还在油灯下一针针纳鞋。麻绳在摇曳的灯光下一闪一闪,随着鞋针,在鞋底两面穿来穿去,发出嗖嗖的声响。每纳三四道,妈妈就要在头发上擦一下针。那时,我暗暗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挣钱买鞋,别让妈妈总点灯熬夜地受累。妈妈却常说:“儿啊,快长大,挣钱不挣钱事小,娶个媳妇给

14、你做鞋,替替妈也好。 ”所以,我打小就知道,娶媳妇干啥?做鞋!妈妈不用量我的脚,做的鞋总合脚,走路不夹不挤,不伤脚。我至今脚上没鸡眼,没脚垫。当兵时,日行一百,夜行八十,一双脚不疼不酸,都得感谢妈妈做的鞋。穿妈妈做的最后一双鞋,是大学二年级了。妈妈做了一双“冲福尼”面的新布鞋,到学校来送给我,且要我当着同学们的面穿上试一试。我穿上走了几步,挺好。同学们都哈哈笑起来。我至今也没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笑。妈妈看我的同学,有穿皮鞋的,有穿运动鞋的,一个个洋气得很。大约从那次之后,她手头再紧都要给钱让我买鞋穿。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我老了,妈妈更不用说。有次我说:“妈妈,再做一双布鞋给我穿。 ”老人盯了我半晌说:“你是说胡话吧!眼看不见针,手拉不动线。做鞋可是力气活儿呀!年轻时,不在乎。那时,夜夜做鞋供你们父子穿,为拉动线绳子,这手掌上勒下深深的槽,几十年都没长平。 ”有时,我想,要是能把一个人打小到老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