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14~2015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 ”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A.缘法而治 B. 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2.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 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发展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 、 ‘继天立极’ )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4.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关于汉代太学说法错误的是 A.利于汉武帝通过考试发现人才 B.学生学习儒家经典C.是地方办的官学,利于儒学在民间兴起 D.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5.钱乘旦在《现代文 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7.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位学者观点的是①“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④“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 右图是江苏昆山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从远处看不清塑像下的名字,但是可以看出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由此可以推断此思想家应该是 A.李贽 B.程颐 C.顾炎武 D.黄宗羲9.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 ,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 “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10.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A B C D11.2014 年是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是马。根据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下列“马”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早期甲骨文 ②隶书 ③小篆 ④楷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12.中国文学由于自身的语言特点以及受哲学、伦理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能体现战国时期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1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①宋词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③ 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④学习西方长技旨在抵御外国侵略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这段节选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以下哪位人物之手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16.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17.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其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19.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20.陈独秀在 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 ,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实施复辟帝制活动21.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2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钱三强之父) ,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毒” ,甚至“剿灭”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A. 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B.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C.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D. 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2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24.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 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①新三民主义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25.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B.确定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针C.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26、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7.1964 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 ”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硬了,气顺了。 ”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28.这是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此人取得的成就是A.南优二号 B.南优一号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9.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教育指导思想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 “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 “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30.2013 年是中国科技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号成功下潜深海,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 “双百方针”的贯彻 D、 “二为”方针的提出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3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新主张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32. 《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3.鉴于的教训,孙中山提出了右图中的主张。34.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3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