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63206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阳市 2011 年普通初中毕业考试试卷语 文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A笨拙(zhu) 吸取(x) 叱咤风云(zh)B边塞(s) 蜿蜒(wn) 花团锦簇(c)C湛蓝(zhn) 伶仃(dn) 惟妙惟肖(xio)D嗔视(chn) 自诩(y) 恰如其分(f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 分)A懊恼 枯涸 严厉 微不足道B弥漫 推崇 藉贯 开卷有益C凋谢 狩猎 恻隐 正经危坐D潦亮 臃肿 陶冶 随机应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A在刚刚结束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中国金花李娜的表现相当给力,以二比零直落两盘,击败夺冠

2、大热门斯齐亚尼获得冠军。B城市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应作秀,而应当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C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D“我读经典”系列读书活动深受我市青少年欢迎,同学们趋之若骛,从中吸取文化精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临走时,我又问了几个同学关系的问题。B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天气,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特大干旱。C建党 90 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改进。D通过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和推介,安化黑茶已逐步走出益阳,名扬全国。5“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这句话是从以下文

3、段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 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林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A之前 B和之间 C和之间 D和之间6提取主干是理解句子意思的重要方法。句子主干是指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几个部分。对下面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2 分)像米开朗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A托尔斯泰留下形象B托尔斯泰来源于大胡子C形象来源于大胡子D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

4、大胡子7按要求填空(8 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3)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俱往矣,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7)我们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名句: , 。8语文综合性学习。(10 分)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水中学 201 班开展以“ 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材料一:吴蜀双方

5、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 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濑等。材料二:益阳文化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 、唱歌 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 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信息收集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2 分)(2)社会调查在实地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许 多三国遗迹没有得到有效保 护,外地游客更不知道有这些名胜。请你就这一情况向益阳市人民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 分) (3)文艺汇演班上排练了益阳花鼓戏单刀赴会,在全校师生会上汇报演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50 字左右)(3 分)(4)对

6、联探究在考察资阳区林坳老武圣庙时,同学们录下了一副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请写出对联中涉及的三国人物两个,并联系名著三国演义,写出其中一个人物的相关故事。(3 分)人物: 故事名称: 二、阅读(40 分)(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 913 题。(12 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 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7、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 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此 / 庸夫之怒也 B安陵君受地 / 于先王而守之C夫

8、 / 专诸之刺王僚也 D与臣 / 而将四矣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A以头抢地耳(撞、碰) B长跪而谢之(感谢)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请广于耳(扩充)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聂政之刺傀也 D辍耕之垄上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3唐雎的使用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6 题。(6 分)科学

9、家对手指的研究很感兴趣。 研究表明,手指的生 长和大 脑的发育都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并且都与子宫内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因此,女性的无名指往往与食指一样长或者更短,男性的无名指则往往长于食指,而左撇子的无名指通常比食指 长出许多。最近的研究表明,手指,特别是食指和无名指的 长度,与人体的健康有关 联。利物浦大学的医学教授约翰 曼宁在他的著作中说,从一个人的手指上可以看出他(她)将来得乳腺癌、心脏病和孤僻症的可能性,这些疾病都可能在胚胎期形成病因,而在成年之后再 发 作。如果孕妇怀孕期间睾丸素水平较高,生下的孩子就更容易在日后得心脏疾病和孤僻症。同样,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孕妇,所生的女孩食指通常短于无

10、名指,而日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较大。(选自北 师大版 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我们之双方一文,作者恩里克科佩里亚斯,有删改)14上面文段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分)15上面文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1 分)16文段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0 分)读了大半 辈 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一本书 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

11、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 标准。读书 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 这种境界,陶渊明作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过,我 们不要忘记 ,在 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 静少言,不慕荣利。 ”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 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 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 领和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以愉快 为基本 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 获得了享受,你就 应该承认它 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在这

12、一点上,毛姆说得好:“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 ”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 这一点,前提是你喜 欢读。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 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譬如说,蒙回就敢于指责柏拉 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 长拖沓,坦然承 认自己欣赏不了;赫力博斯甚至把弥尔顿的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作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作品。这两位都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们的博学无人能 够怀疑,我 们当然不必 赞同他们对于那些具体作品的意见,我只是想藉此说明,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 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13、。我不否 认, 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 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 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选自周国平文选 集,海南出版社,有 删改)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8结合全文,理解“读书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2 分)19第四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找出其中的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3 分)20梁

14、启超在敬业与乐来中提醒要“乐业” ,本文作者说要愉快地读书。请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是愉快的事还是苦事的看法。 (3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 (12 分)雨 前何其芳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 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 过早地 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 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 迟疑着。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丝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 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 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 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 迟疑在 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 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 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