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50485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 文2010.3.7本试卷共 10 页,包括六个部分 24 小题, 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 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 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 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

2、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 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一、本大题 4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裨将/大有裨益 龃龉/含英咀华 纰缪/未雨绸缪B慑服/嗫嚅 跻身/侪辈 对峙/有恃无恐C绚烂/驯服 角

3、色/角逐 疏浚/怙恶不悛D憔悴/淬火 贬谪/嫡系 拜谒/残碑断碣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 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刑事警情降幅逾三成,三位 罪犯落入法网,整治出租屋、乱 摆卖的行动 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A故里 B首当其冲 C位 D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

4、的一面。B深圳市将每年 12 月 7 日设为“深圳创意设计日”,与深圳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的 2008 年 12 月 7 日同属一天。C马英九 12 月 26 日在台北出席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致词时说,繁体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字形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责成台行政部门启动繁体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D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 12 月 7 日开幕,会议主要讨论 2012 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

5、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 ,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 , 。“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 , 。创造新的世界它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 负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A BC D二、本大题 7 个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释惟俨文集序欧阳修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 虽学于佛而通儒 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 欢 。惟 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 绝去不少顾。曼卿

6、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 ”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 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则当佐天子号令 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今子老于浮图 ,不见用于世,而幸

7、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 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 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 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 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 庐陵欧阳永叔序。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 干:行动,实践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 涂:通“途”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 复:报复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3 分)A虽学于佛而通儒术 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B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 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C乃以古事之已然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D惜其将老也已 可以见其志矣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例句:竖子不足与谋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文章以曼卿为陪衬,刻画了一个遁迹空门,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B在惟俨看来,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否则就应退出官场,抛弃尘世,不可留恋富贵。C作者对惟

9、俨追求“不卓越,就退隐”,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深表同情。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自有奇气。9翻译和断句。(10 分)(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 分)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 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10阅读下面

10、三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分)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英国)哈代:挡住那月光关上窗户,拉下窗帘,挡住那悄悄洒来的月光,她那姿色太象她从前 在我们的琴儿还没积上,多年 尘土,石碑犹未刻上,我 们念到的名字那时光。别拂动树梢,叫午夜的香气,弥漫四周,缠绵不逸,唤醒当年它吹给我和你的,同样甜蜜的情意,那时节生活好比笑声,爱呵,同人们所说的无异。这灯光照明的普通房间,锁住了我的视线与思路;让杂物在朦胧中隐现,敷衍的话语从口中编出;人

11、生初开的花呵,太香甜,它结 出的果子呵,太苦!(1)请结合以上三首诗词的内容,说说李白苏轼举头望月、哈代关窗挡月的原因。(3 分)(2)以上三首诗词较好地反映了中西抒情诗中月亮意象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第二部分三、本大题 4 个小题,共 16 分。阅

12、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小题。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 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 为“韩少”。这个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 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的言 论引发争议,又广受 欢迎。于是有一天,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在那将近 3 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

13、出着自由的波长。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有一次他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2006 年 3 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是被抨击为“红卫兵”, 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 相提并 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 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 更决不受他人控制。就像他在 17 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

14、静,困惑。对这 个毛头小子的轻视 不见了。如果 说文坛的正 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 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 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这在韩少却是“ 练手” 。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重的荒诞泡沫。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 “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 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新闻。选择 什么话题, “一般以我看完新闻以后嘴巴微张为原则”。他只是受触动而写作。这些文章卓具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乃至有人称之为 “80 后的 骄傲” ,有人要选韩寒当市长,有人说“ 这个事情就等着韩寒评论了”。“世界上逻辑 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这是韩寒的妙语,也可视为他的全部时评文章的主题。他的机智,幽默,用简单的逻辑揭示事实的荒诞的能力,对读者心理的熟稔,都相当耀目,至今仍被知识阶层低估着。这名松江二中 7 门功课不及格的留级生有一种自由生长、未受束缚的天分。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韩寒使用的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浅白汉语,凭借的是显明易懂的常理,他是一个善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