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生的重点1-5章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445044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生的重点1-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细生的重点1-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细生的重点1-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细生的重点1-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细生的重点1-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生的重点1-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生的重点1-5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生重点划了两个半钟的重点科代表我也是醉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挂科啊,不然怎么对得起课代表的呕心沥血啊首先!要先确定得分点!一、二十分的实验图片题:两分一道,大概是一半光镜一半电镜啦。电镜的照片大概都在图谱里咯,光镜的大家在实验课看到的就是考点咯,课代表会在实验课的时候向老师勒索 PPT,这个大家放心啦。字片、红绿羊毛片和人血涂片是练习片,不考不考哈。有关于细胞分裂的各期都有可能考哦!如果考别的分裂期一般是那个洋葱根尖,因为植物细胞较典型。马蛔虫的一般考中期。不过!极面和侧面都有可能考哦嘿嘿。二、十道英译汉:十题,重点的词汇多考,全是拉丁文因素的不会考咯。三、问答题十分,这个考哪里老师都已经做出了

2、推断,还是靠谱点啦四、多选一分一题( ) 这个大家看看划的东西混个脸熟咯,老师原话。Comment A1: 就是氧化磷酸化理论第一章 绪论表 1-1 细胞研究的 100个重大事件: (不用记年代,如果主人公多也不用记人名)第 02件 R.Hook(英)首次描述了植物细胞(木栓) ,命名为 cella,并发表了显微图谱一书,描述了栎树皮细胞。第 29件 W.Flemming(德)观察了蝾螈细胞的有丝分裂,三年后提出了 mitosis这一术语。第 53件 J.Bonner(美)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呼吸有关 。第 54件 J.D.Watson(美)F.H.C.Crick(英)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第

3、68件 S.J.Singer(美)G.L.Nicolson(美)创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 88件 G.Blobel(美)创立了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信号学说,阐明内质网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制而获诺贝尔奖。第 89件 一些人因利用酵母发现细胞周期调控机理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 90件 一些人因利用线虫在器官发育的遗传调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omment A2: PPT上是 25cm第 98件 一些人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第 99件 一些人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 100件 R.G.Edwards

4、因对试管授精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对生理学的研究曾使400万人得以降生。表 1-1纠错:第 71件“贡献”:“提出染色体是由六个组蛋白构成的”改为“提出染色体是由八个组蛋白构成的”第 2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一、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即分辨力)的概念: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光学显微镜最大分辨率为 0.2m,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倍。光镜标本的要求:厚薄为 1-10m。(1)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以紫外线为光源。(2)相差显微镜(了解)定义:相差显微镜是一种可以观察活细胞或未经染色标本的光学显微镜。 工作原理: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将通过标本不

5、同区域的光波的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差,提高了各结构之间的对比度,从而使活细胞或未经染色的标本内结构可以被看到。(3)暗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也可以用于活细胞等无色透明标本的观察。(4)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以单色激光为激发光源。二、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只用记住透射电镜的以知识点:1)在真空环境中,电子束替代光波对样品成像;2)电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万倍;3)电镜的分辨率为 0.1-0.3nm。三、细胞融合技术P21(二)两段话大家看一下我就不打下来了有一些分散的知识点,主要是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所用的东西。第三章 细胞概述第一节影响细胞形状的因素及例子1)细胞形状的维持靠

6、细胞骨架的作用。 2)受相邻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的制约 例子:游离细胞如各血细胞呈球形,而在血管外,白细胞可以由表面膜形成伪足改变形状。3)与细胞生理功能有关 例子:人红细胞呈双凹的盘状且体积小,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增加表面积,便于气体交换;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多为柱形或梭形;起支持保护作用的上皮细胞多为扁平鳞状,或紧密排列呈柱状;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的神经细胞则类似星芒形等。4)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例子:扁平的上皮细胞在组织中为扁平状,在离体的悬浮培养液中可成为球状。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真核细胞及其结构:在电镜下观察真核细胞的结构,把细胞分为两大类: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 (具体分为什么要自己

7、看哦)表 3-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主要注意染色体、转录和翻译、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三项。氨基酸结构特点:每一氨基酸含有一碱性的氨基(NH2)和一酸性的羧基(COOH) ,以及一结构不同的侧链( R)(大家不知道的还是翻书看图吧再次吐血)【P27(一)生物小分子2、有机化合物(3)氨基酸】核苷酸结构特点:这个看书吧(血尽人亡再爬起来)记得瞄一眼嘌呤嘧啶各长什么样混个脸熟就好了我也记不住。【P28(一)生物小分子2、有机化合物(4)核苷酸】蛋白质:看书一二级结构。 【P28(二)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1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中的 A、B 项特殊:蛋白质中的金属

8、离子:a.血红蛋白:Fe 2+b.超氧化物歧化酶:Cu 2+c.DNA 结合的蛋白:Zn 2+DNA 分子中碱基序列改变将对其所决定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并可导致多种疾病。例如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症、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均为单个碱基改变导致的蛋白质异常引起的疾病。RNA:Comment A3: 主要位于膜的内层,但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Comment A4: 仅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上。大家结合 PPT可以看到以下重点:RNA种类 mRNA tRNA rRNA存在部位 细胞质 细胞质 核糖体及核仁中功能转录 DNA中的遗传信息运输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合成。为核糖体的重要组

9、成部分miRNA和 siRNA不用管了第四章 细胞膜这一章我就只留下要看的地方了课代表真的要吐血P39第一节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一)膜脂第一段 磷脂、胆固醇、糖脂都是双亲性分子,这些分子的排列方式、脂质体什么的看一下。真核细胞膜中的磷脂主要有甘油磷脂和鞘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各类甘油磷脂中含量最多的是磷脂酰胆碱,其次是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最少,还有一种心磷脂酰甘油。糖脂仅分布于细胞膜外侧最简单的糖脂为脑苷脂,最复杂的糖脂为神经节苷脂。P42第一节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二)膜蛋白1、膜内在蛋白质 两段全重点。P42第一节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二)膜蛋白2、膜外周蛋白质 性质要求掌握。P42

10、 第一节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二)膜蛋白3、脂锚定蛋白质 分布特点(以什么形式)要求掌握。P42 第一节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三)膜糖类的内容与 P53 蓝色字“五、细胞表面及特化结构”四段话一起看。P42 第一节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一)流动镶嵌模型 主要特点(即第二段)要求掌握。P44 第一节 三、细胞膜的特性(一)膜的不对称性 三个蓝色标题了解即可含胆碱的磷脂,如磷脂酰乙醇胺、磷酯酰丝氨酸多分布于内层。胆固醇的分布倾向集中于膜脂双层的外层,而糖脂不对称性分布是绝对的,它只存在于外层。P45 第一节三、细胞膜的特性(二)膜的流动性1、膜脂的流动性 此栏中五个小括号的脂类分子运动方式可能

11、考多选题。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1) 脂双层中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大。2) 脂肪酸链越短,膜脂流动性越大。3) 胆固醇分子:相变温度以上,限制膜的流动性,稳定质膜。相变温度以下,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4) 卵磷酸/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5) 脂双层中嵌入的蛋白质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6) 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 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P46 第一节三、细胞膜的特性(二)膜的流动性3、膜蛋白质的流动性 两种方式及例子(图 4-14)要求掌握。P47 第一节四、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可能出问答题: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12、能量、载体方向)P47 第一节四、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1、被动运输(1)简单扩散 记住例子(图 4-15 第 1、2 项)P49 第一节四、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2、主动运输(1)ATP 直接提供能量的离子泵运输1)Na + -K+ -ATPace 了解P50 第一节四、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2、主动运输(2)耦联运输 了解同向运输和对向运输的例子。P52 图 4-21 (结合)了解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过程。第五章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表 5-1 细胞连接的类型要求看一眼咯。其中紧密连接是最完善的细胞连接类型。黏着带

13、即中间连接, “其细胞内结构域通过细胞内锚定蛋白与肌动蛋白丝相连。 ”桥粒连接是由中间纤维参与的锚定连接。图 5-4 桥粒的结构 A 图有三种连接方法,如图:间隙连接,即缝隙连接:构成连接缝隙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连接子(分子量近 1000D 的亲水性物质,由六个跨膜蛋白分子即连接蛋白环形排列围成) 。间隙连接的重要功能是介导细胞间通讯。介导细胞通讯的连接方式还有突触连接。细胞黏附是通过细胞表面特定的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彼此黏着。细胞黏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表 5-2 表中除了“主要成员”项和“ 介导细胞-细胞外基质黏着”类型,都要看一下。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

14、质的主要组分。氨基聚糖是由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要求知道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角质素为氨基聚糖。透明质酸是氨基聚糖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种。蛋白聚糖是蛋白质与氨基聚糖共价结合的高含糖量糖蛋白。胶原与弹性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主要的纤维蛋白组分*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丰富的纤维蛋白家族,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蛋白质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目前已经发现的胶原蛋白有 26 种。*弹性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中弹性纤维网络的主要成分*弹性蛋白在细胞中合成后以可溶性的前提原弹性蛋白形式分泌到胞外。非胶原蛋白是在动物界最为普遍存在和个体胚胎发育中出现最早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是动物界最为普遍存在的非胶原蛋白之一;层粘连蛋白是个体胚胎发育中出现最早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