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42189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6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实验班2016届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 含解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实验班高三(下)第十一次质检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单选,共 32 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 3 可用作制冷剂B硅胶可用作干燥剂CBaCO 3 可用作钡餐透视DNa 2S 可除去废水中 Hg2+、Pb 2+等重金属离子2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体产生:Cu+4H+SO42 Cu2+SO2+2H2OB向 Ca(HCO 3) 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a 2+HCO3+OHCaCO3+H2O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

2、蓝:4H +4I+O22 I2+2H2OD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反应,可静脉注滴 NaHCO3 溶液:+2 HCO3 +2 CO2+2 H2O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应立即用 65以上的热水清洗防腐蚀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盐酸C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因此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D用化学方法检验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4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含 4mol SiO 键的 SiO2 晶体中,氧原

3、子的数目为 4NA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 H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常温下含有 NA 个 NO2、 N2O4 分子的混合气体,降温至标准状况,其体积小于 22.4L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 1、Q 2 的值均大于零):H2(g)+Cl 2(g) 2HCl(g) H=Q1 kJmol1;H 2(g)+Br 2(g)2HBr(g)H=Q2kJmol1;则 Q1Q 2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 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图为 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 0.

4、1mol 电子转移时, a 极产生 1.12L O2(标准状况下)Bb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 2O+4e2H2+4OHCc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4H+4e2H2ODd 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 中的 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 A6MnO 2 和 Zn 是制造普通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 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 ZnS)来制取:将软锰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MnO 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不溶物;电解混合物:MnSO 4+ZnSO4+2H2O MnO2+Zn+2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电池是一种将化学

5、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步骤 电解时 MnO2 在阳极处生成,电极反应为:Mn 2+2e+2H2OMnO2+4H+C步骤 每析出 12.8g S 沉淀,共转移 0.8mol 电子D步骤的反应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7已知 W、X、Y、Z 为短周期元素, W、Z 同主族,X、Y、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大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为金属元素, X 单质的还原性大于 Y 的单质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B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X、Y、Z、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若 W 与 Y 的原子序数相差 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

6、的化学式一定为 Y2W38归纳法是髙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pH=1 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都降低pH=2 的盐酸和 pH=l 的盐酸,c(H +)之比为 2:1pH 相等的三种溶液:aCH 3COONa b NaHCO3 cNaOH,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c、b、a反应 2A(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 H 一定大于 0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 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 Kb;水的离子积为 Kw:则三者关系为:KaKb=Kw反应 A(g)2B(g)H,

7、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 为 Eb kJmol1,则H=( EaEB)kJ,mol 1 上述归纳正确的是( )A全部 B C D9某无色溶液 M 可能含有离子OH、HCO 3、CO 32、SO 42、SiO 32、AlO 2、NH 4+、MnO 4、Cu 2+、Mg 2+、Na +、Fe 3+中的若干种取一定量的 M 溶液滴加盐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NH4+、SO 42B最终溶液中最少含 2 种溶质C原溶液中 n(NaAlO 2): n(Na 2CO3)=1:1D滴加盐酸初始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8、: CO32+H+=HCO310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3.0 L 0.1 molL 1 NaOH 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 至溶液增重 8.8 g 时,溶液中:c (Na +)c(CO 32)c (HCO 3) c(OH )c(H +)B常温下,将 CH3COONa 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 pH=7:c(Na +)c(CH 3COO)c (Cl )=c(CH 3COOH)c(H +)=c(OH )C常温下,pH=3 的醋酸溶液和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原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度为 1%D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

9、: 2 的 NaClO、NaHCO 3 混合溶液中:c(HClO)+c(ClO )=2c(HCO 3)+2c(H 2CO3)+2c(CO 32)11水溶液中只可能有 K+、Mg 2+、AlO 2、SiO 32、CO 32、SO 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有气体甲生成,表明溶液 X 中一定含有 CO32B沉淀甲不可能是硅酸镁CAl 3+一定存在于溶液 X 中D不可能确定 SO42是否存在于溶液 X 中12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质谱法是用高能粒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 碎片”,并根据其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

10、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稀硫酸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谷氨酸的熔点高达 205,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主要是因为形成内盐D“ 地沟油 ”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硬脂酸钠溶液中的甘油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分液B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H2SO4,加热至 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红色褪去,证明生成的气体全部是乙烯C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 35mL 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下口倒出,重复 23 次D取 5mL0.1molL1KI 溶液,滴加 0.1molL1FeCl3 溶液

11、 56 滴,继续加入 2mL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14X、Y、Z、W 、R 是 5 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处于同一周期,R与 Y 处于同一族,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 Y、Z、W 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39g Z 2Y2 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 1.2041024C元素 Z、R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或碱性D元素 Y、R 分别与元素 X

12、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YX mR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的命名为 2,2,4,4四甲基3,3,5 三乙基己烷B乙醇发生消去反应、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均是 CO 键发生断裂C叶酸的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叶酸可以发生酯化、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D荧光黄结构为 ,其分子式为 C20H12O5,其中最多有 9 个碳原子共平面16固体粉末 X 中可能含有FeO、Fe 2O3、MnO 2、K 2SiO3、K 2SO3、KAlO 2、MgCl 2、K 2CO3、NaNO 2 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 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根据上述实验,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K2SiO3、NaNO 2、可能含有 KAlO2、K 2CO3B由于在溶液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 BaCl2 溶液,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SO3C气体 A 和气体 B 一定均为纯净物D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Fe2O3二、填空题17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2CO(g)+4H 2(g)CH 3CH2OH(g)+H 2O(g) H=256.1kJmol1已知:H 2O(l)=H 2O(g)H=+44kJmol 1 CO(g)+H 2O(g) CO2(g)+H 2(g)H=41.2kJmol1(1)以 CO2(g

14、)与 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O 2(g)+6H2( g) CH3CH2OH(g)+3H 2O(l )H=(2)CH 4 和 H2O(g)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 CH4+H2O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 800 1000 1200 1400平衡常数 0.45 1.92 276.5 1771.5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T时,向 1L 密闭容器中投入 1mol CH4 和 1mol H2O(g),平衡时 c(CH 4)=0.5molL1,该温度下反应 CH4+H2OCO+3H2 的平衡常数 K=(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

15、减少 NOx 的排放,这使 NOx 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 AgZSM5 为催化剂,测得 NO 转化为 N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若不使用 CO,温度超过 775K,发现 NO 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在 =1 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左右用 CxHy(烃)催化还原 NOx 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 CH4 与 NO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乙醇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 Y2O3 的 ZrO2 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8()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g)2Z(g),已知将 2molX 和 1molY 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为pmol回答下列问题:(1)若把 2molX 和 1molY 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 I,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 II(如图 1),则该反应的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