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34443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 54 分)1 (3 分)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 酒精剧毒品B 浓硫酸腐蚀品 C 氯化钠易燃品 D 烧碱剧毒品考点: 化学试剂的分类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酒精易燃;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C氯化钠不能燃烧;D烧碱有强腐蚀性解答: 解:A酒精易燃,是易燃品,故 A 错误; 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 B 正确;C氯化钠不能燃烧,不是易燃品,故 C 错误;D烧碱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 D

2、 错误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危险化学品的分类,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2 (3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的摩尔质量为 12g B 1mol NaCl 的质量是 58.5g/molC 58.5g NaCl 所含 Na+和 Cl共 1mol D 1mol NaCl 约含 6.021023 个 Cl考点: 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版权所有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B、质量的单位为 g;C、58.5gNaCl 共 1mol,所含的所含 Na+和 Cl共 2mol;D、1mol NaCl 含有 6.0210

3、23 个“NaCl”,每个“ NaCl”有 1 个 Cl解答: 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不是 g,故 A 错误;B、质量的单位为 g,不是 g/mol,故 B 错误;C、58.5gNaCl 共 1mol,所含的所含 Na+和 Cl共 2mol,而不是 1mol,故 C 错误;D、1mol NaCl 含有 6.021023 个“NaCl”,每个“ NaCl”有 1 个 Cl,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单位及应用,注意区分摩尔质量和质量单位,不要混淆,题目难度不大3 (3 分)Na 2CO3 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

4、3 是碱 B Na2CO3 是盐 C Na2CO3 是钠盐 DNa2CO3 是碳酸盐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版权所有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 A、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B、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C、依据阳离子或阴离子对盐进行分类;D、依据阳离子或阴离子对盐进行分类;解答: 解:A、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 A 错误;B、碳酸钠属于盐类,故 B 正确;C、碳酸钠可以是钠盐,故 C 正确;D、碳酸钠也可以是碳酸盐,故 D 正确;故选 A点评: 本题考查盐的分类方法和判断应用,题目较简单4 (3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少量浓

5、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 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 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过滤;蒸发和结晶、重结晶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冲洗;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氢氧化钠固体是易潮解和腐蚀性的药品;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解答: 解: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冲洗,故

6、A 错误;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蒸干剩余的液体,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是易潮解和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可直接放在纸上称量,故 C 错误;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可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安全事故处理方法,遇到突发事故时沉着、冷静处理,以便保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5 (3 分)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 是否能通过滤纸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7、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版权所有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解答: 解;A、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都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故 A 不选;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区分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故 B 正确;C、溶液、胶体都能通过滤纸,故 C 不选;D、溶液、胶体是均一、稳定的,故 D 不选;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区分三种分散系的本质,明确分散系的区别和性质即可解答,较简单6 (3 分)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配制 0.1mol/L 食盐溶液 500mL B 过滤C 溶解 D分液考点: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

8、器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 A根据配制 0.1mol/L 食盐溶液 500mL,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在转移时,用玻璃帮引流,故 A 错误;B根据过滤时,需用玻璃棒起引流,滤纸上的药品还需用玻璃棒转移到试剂瓶中;C、根据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D根据分液时,只需用分液漏斗分液;解答: 解:A配制 0.1mol/L 食盐溶液 500mL,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在转移时,用玻璃帮引流,故 A 错误;B在过滤时,用玻璃棒起引流,滤纸上的药品还需用玻璃棒转移到试剂瓶中,故B 错误;C、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故 C 错误;D在分液时,用分液漏斗分液,无需玻璃棒,故 D

9、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用途,本玻璃棒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大家须记住7 (3 分)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泥沙不溶于水,而食盐可以;B自来水中水的沸点较低;C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D金与沙的密度不同解答: 解:A泥沙不溶于水,而食盐可以,则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 A正确;B自来水中水的沸点较低,可选择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故 B 正确;

10、C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萃取碘水的中碘,应选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C 错误;D金与沙的密度不同,可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故 D 正确;故选 C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分离方法及分离原理,题目难度不大8 (3 分)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是 1:1 B 它们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2:3C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1 D它们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 3:4考点: 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版权所有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A、根据

11、N=nNA 可知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根据 N=nNA 可知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再计算氧原子数之比分析;C、根据 m=nM 可知物质的量相同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D、根据 N=nNA 可知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再计算原子数之比分析;解答: 解:A、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1,故 A 正确;B、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 :1,1 个 SO2 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1 个 SO3 分子中含有 3 个氧原子,则所含 O 原子数

12、之比为(12):(13)=2:3,故 B 正确;C、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64 :80=4:5,故C 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1,1 个 SO2 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1 个 SO3 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则原子总数之比为(13):(14)=3:4,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并结合原子、分子个数的计算方法解答,难度中等9 (3 分)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B 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C 冷水从冷凝

13、管下口入,上口出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考点: 蒸馏与分馏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B蒸馏时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C冷凝管中冷水的走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以使蒸汽充分冷却;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解答: 解:A通常我们会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者沸石,形成溶液的爆沸中心,防止液体爆沸,故 A 正确;B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目的是控制馏分物质的沸点,测量的是蒸汽温度,故 B 正确;C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故 C 正确;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

14、D 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蒸馏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能够掌握蒸馏操作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注意相关实验操作知识的积累10 (3 分)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 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版权所有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根据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

15、的杂质,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此时引入了碳酸钠,硝酸钠,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 A 错误; 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此时引入了碳酸钾,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故 B 正确;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此时引入了硫酸钠,硝酸钠,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 C 错误;D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此时引入了硫酸钾,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除杂,题目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 (3 分)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 Ba(OH) 2 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 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 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向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 得到的无色溶液考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版权所有专题: 溶液和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