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31420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文言文讲练之师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言文讲练之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 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一、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 2、或不焉,或师 焉2二、古今异义

3、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小学而大遗5、句读之不知6、今之众人7、吾从而师之8、师不必贤于弟子三、 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 师道也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十年春, 齐师伐我(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所以 传道授业解惑也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4、朔气 传金柝5、舍相如广成传舍(3)道1、有碑仆道 2、吾 师道也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策之不以其道35、何可胜道也哉 6、道相似也(4)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其皆出于此乎5、其可怪也欤 6、传

4、其道解其惑者也7、其出人也远矣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于1、其皆出于此乎 2、拜送 书于庭3、学于余(耻学于师) 4、于其身也5、师不必贤于弟子 6、不拘于 时(6)之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择师而教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句 读之不知6、辍耕之垄上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9、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10、君将哀而生之乎 11、蚓无爪牙之利12、吾欲之南海四、活用现象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而耻学于师3、小学而大遗 4、位卑 则足羞5、吾从而师之 6、吾 师道也五、文言句式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 或不焉。42、不拘于时,学于余。文言文讲

5、练之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 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

6、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5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

7、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 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 习 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 贵贱,无 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

8、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 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 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知句 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 耻。士大夫 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 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 (为什么笑),就 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哎

9、!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 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现在他们 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6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 :“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 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 师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 欢古文,六 艺的经文和 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 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1 送给他。一、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

10、,传授)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 结合,译为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 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4、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7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今)连词

11、,表目的和 结果。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三、 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 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 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 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 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3)道1、有碑仆道(名词,道路)2、吾师道也(名词,道理)8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 风尚)4、策

12、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5、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6、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 远指,那)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 师的;后指学生的)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 “闻道先乎吾”的人)(5)于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3、学于余(耻学于

13、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 对于)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之9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四、活用现象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五、文言句式10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句)2、不拘于时,学于余。 (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