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430449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年春立山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 学号_ 姓名_A 卷(100 分)一、选择题。 (共 20 分)1下边加点字注意全对的一组是( )A襁褓(qingbo) 存恤(x) 行阵和睦(xng) 遗风余思(y) B肆恣(z) 腌渍(z) 负箧(qi)曳屣(x) 杳无消息(yo)C猖獗(chngju) 喑哑 (yn) 咨诹善道(zu) 裘葛之遗(y) D瞥见(pi) 诘责(ji) 陟罚臧否(fu) 铿锵有力(kng qing)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 ) A油光可鉴 万头传动 沁人心脾 旷远飘逸 B义愤填赝 妄自菲薄 戛然而止 缊袍敝衣 C城池苑囿 坦荡如砥 旁逸斜出 销声匿迹 D一

2、蹶不振 潜滋暗长 必恭必敬 浅尝辄止 3 选出下列朗读停顿不合适的一句( )A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C请村庄/也从潮湿的雾里/醒来,为了欢迎我/ 打开它们的篱笆。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4加点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 ) A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诹:询问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鉴:原意是镜子,这里是指用镜子照。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蹴:吆喝。 D若不是妙手偶得

3、,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妙手:常多指小偷。5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府中宫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D乱我心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弃我去者,今日之日多烦忧。6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品行低劣,降低身份,亲自屈尊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

4、后见也。译文:凡是应该有的书都聚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自抄写,要向别人借来才看得到。D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译文: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立下大志,即使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是(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宁可共载不。C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D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 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句(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C面山而居D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9下列关于作品中的人物、出处、体裁及国别或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江城子 词宋代B诸葛亮隆中对 人物传记三国C莱蒙托夫帆 诗俄国D吴伯箫菜园小记 散文中国当代

5、10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散文作品有藤野先生 。B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 12 个字,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反衬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心情。C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 “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D辛弃疾的破阵子中“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描绘出一幅极雄豪、壮美的战场生活画面。其中“八百里”并非实指,可翻译为“遥远的路程” 。二、填空。 (共 15 分)1课

6、文内容理解与名句名段背诵(10 分,每小题 1 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中的“小谢”是指_,那_又是“大谢”呢?八百里分麾下炙,_,_。对曰:“夫战,勇气也。_,_,_。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 诗经中常用的手法有“ _” 、 “_”、 “_”三种 。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_。 ”作者_。 ” 菜园小记作者_,这篇文章写于_时期。 墨池作者_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墨池”相传是晋代书法家_的遗迹。 “菜园里总是有几种蔬菜在竞绿争肥的。 ”运用的是_修辞手法。 “狐假虎威”中的“假”是_意思,本册中学过此种含义的句子有“_” 。2解

7、释下列画线部分的意思。 (5 分)牺牲玉帛_小大之狱_先帝不以臣卑鄙_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_臣本布衣_三、阅读。 (共 25 分)【甲】 (10 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 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 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的,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 时还值得去一 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 间洋房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 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

8、;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是在学跳舞。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是_的意思,这一句表明作者对东京的态度是_,作用是为后文起了_的作用。(3 分) 2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_,_两个小事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角外,还从_觉角度进行,如“_”就是这样。 (2 分)3 “实在”表示_的意思。用“实在”来修饰“标致” ,增强了讽刺效果,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_的感情。(2 分 )4用横线标出第一段用了修辞的句子,在句下注明修辞方法。 (2 分)5第一段主要内容是( ) (1 分)A 东京的“清国留学生”很多。 B 介绍“清国留学生”的特殊发式。C讽刺“清国

9、留学生”在东京时的丑态。【乙】 (8 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 分)(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

10、么?答: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最后一句中的“报先帝”是照应上文写的什么事件而说的?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答:3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选出用法相同的一组。 ( ) (2 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咨臣以当世之事(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4)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A (1) (2) B。 (2) (3) C(3) (4) D(4) (5)4选出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2 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要在乱世中活下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听从诸侯的安排呢?)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十分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C受任于

11、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打了败仗的时候还接受重任,在危急的关头奉命出使。 )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庶民百姓虽然才能平庸,但是要靠他们才能除掉奸臣顽敌。 )4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选出来(有几项选几项) (2 分)A作者在文中先自叙本志,以 “布衣”表明身份,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布衣”可看作下文“卑鄙”的注释, “躬耕”可看作下文“受任” 、 “奉命”的衬托和铺垫。B作者忆先帝“三顾”之恩和临崩托孤之事,表达了忠于先帝和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的决心。C作者自叙经历是为了先帝的伟业,意在警示陛下要明白自己的职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D本段是为“出师”做铺垫的

12、,表达了作者对蜀国刘氏王朝的忠诚。【丙】 (7 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 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米编,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肉食者鄙 小惠未偏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8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这段文字中起的作用是_。 (2分)9 “忠之属也”的译文为:_。 (1 分)10文中能够表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句子是:_。曹刿论备战的中心思想是:_。 (2 分)四、作文。 (40 分) (作文纸见后)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一) 进入初三以来,每个学生便开始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与冲击,每天沿着“教室寝室食堂”这三点一线的单调轨迹不断运行,以前所有的课外爱好都逐渐让步于书本的学习。天真活泼、做梦幻想,都变得非常遥远。于是有些人便感叹:“初三是一个不会有太多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