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87713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源:.Co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2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

2、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3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 、 “俗而不俚” 、 “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4右边是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A表现文人意趣B表现民间风情C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D表现雍容华贵的盛世气象5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

3、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6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7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力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 ”下列对洛克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表达了废黜王权的要求 体现了“契约政府”理论体现了“

4、人民主权” 包含了“法治”理念A B C D8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 20 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其中第二朵“乌去” ,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下列哪一理论驱散了这一“乌云”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9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 17 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

5、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10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11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 、 “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 “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 “取明深义

6、,取便发挥”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14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论著(或报告)不包括A

7、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新民主主义论15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 ”这是邓小平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巡期间的讲话162011 年的日本大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危机,长期的危害将不可预计。面对这场浩劫,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利用核能需要谨慎从事 B核能的研究和使用弊多利少C人类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D这不会影响到人类在核研究方面的步伐17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

8、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8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 。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919 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

9、主义20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如图)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强调标新立异,而不注重写实。这幅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60 分。21 (13 分) “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因此,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多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史记 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

10、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 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三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 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 年 6 月)材料四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

11、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 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u 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五 18 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 赞赏孔子,几乎 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 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 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丑

12、化”孔子的原因。 (2 分)(2)根 据 材 料 二 指 出 朱 熹 和 李 贽 对 孔 子 思 想 的 态 度 有 何 不 同 ? (2 分)(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并分析其主要意图。 (3 分)(4)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 (2 分) (5)根据材料五,概括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 (2 分)(6)导致上述材料对孔子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2 分)22 (12)人文主义在西方经历了萌发、复兴、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 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

13、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 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 迈进。彼特拉克阿非利加材料三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四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

14、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 这些人就如恩格斯所说的,不承 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在 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陈乐民、周弘 欧洲文明的进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2 分)(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 “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3)材料三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2 分)(4)扼要指出材料四中所说“不合理的东西”的具体表现。 (2 分) (5)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 分)23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7 世纪中期,牛顿创 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 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哪种把 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