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87685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客观题 共 7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 ( )A B C D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与下列哪两个人物有关:(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下列不属于李贽观点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 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C高度赞扬了商鞅、吴起等改革家 D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四大发明中促进欧洲采

2、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京剧产生于( )A道光年间 B乾隆年间 C光绪年间 D同治年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胡适 、被称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 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活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性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 ) A宣扬资本主义个人主义 B肯定人,注重人性 C反对教权主义,消灭专制王权 D反对禁欲主义、来世观念 、工业革命最先爆发在英国的 ( ) A农业部门 B纺织部门 C冶炼部门 D交通运输部门10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

3、主义的文章是 ( )A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 庶民的胜利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再论问题与主义11魏源的代表作品是: ( )A 各国律例 B 四洲志 C 天演论 D 海国图志 12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13下列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美术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枪杀马德里市民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格尔尼卡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唐诗、

4、汉赋 B、宋词、楚辞、唐诗C、楚辞、汉赋、唐诗 D、唐诗、宋词、元曲15、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16、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郑板桥 D、张择端17、下列属于明清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是( )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聊斋志异A、 B、 C、 D、18 “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于 ( )A安提丰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19、互联网的作用包括(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信息即时反馈 可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 B、 C、 D、20、15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

5、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以后,如果你是一名西欧商人,要到东方去,可以采取的方式是( )A、乘坐飞机飞往东方 B、利用汽车绕道东方C、乘坐轮船到达东方 D、利用多桅帆船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21马克思这样评价“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 )A爱迪生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2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C交通工具的发明 D殖民扩张和掠夺23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是 ( )A中共七大 B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4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三大251995 年,党和政府为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什么战略()A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B实施科教兴国C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D促进祖国和平统一26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是()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7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罗马文明 D古埃及文明28、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打电话拜年乘公共汽车上班坐飞机旅游网上炒股 ( ) B C D29.下

7、列关于伏尔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B 号召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30.对封建神学创世说形成有力挑战的科学家成就是( )A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一小题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写“A” ,反之错误的填写“B” , 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31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知识分子曾经彻底否定过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 ( )32、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

8、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33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34. 梁启超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发” 。 ()35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 20 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二 每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免或免罪。“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

9、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2 分)(2)材料二是谁提出的?其宗教改革运动有何意义?(3 分)(3)据材料三反映怎样的思想主张?这对近代美国和中国

10、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分别是什么?(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共同作用有哪些?(2 分)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 料 一 孟 子 曰 : “民 为 贵 , 社 稷 次 之 , 君 为 轻 。 是 故 得 乎 丘 民 而 为 天 子 , 得 乎 天 子 为 诸侯 , 得 乎 诸 侯 为 大 夫 。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

11、中看到一些 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请回答:(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2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3 分)(3)材料三出自何处?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3 分)(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3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2 分)(2)20 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20 世纪 2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分别指导了什么实践活动?(4 分)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