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51589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江市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一、 选择题(共 6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A. 3月B. 6 月 C. 9 月 D. 12 月2. 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B.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C.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 江

2、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左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3. 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A. f甲 B. a丙 C. d丁 D. e戊4. 飞来峰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答案】3、C 4、A【解析】试题分析:3. 读左图,飞来峰的岩石层理清晰,属于沉积岩。右图中,沉积物经 d作用,形成丁岩石是沉积岩,所

3、以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d丁,C 对。右图中甲是岩浆,丙是喷出岩,戊是变质岩,A、B、D 错。4. 根据左图分析,飞来峰景观是沉积岩。该地岩层先受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变形,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发生岩层断裂。后断裂岩层被推移上覆到不动岩块之上,再经外力侵蚀形成飞来峰的景观,A 对。考点:岩石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地貌景观形成过程。读等值线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 若图中等值线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的含量等值线(mg/kg),则土壤铜含量()A. 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 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C. 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 在居民点大于 200 mg/kg6

4、. 若图中等值线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则河流 AB段的总体流向为()A. 从东北向西南 B. 从西南向东北C. 从两北向东南 D. 从东南向西北【答案】5、C 6、A【解析】试题分析:5. 若图中等值线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的含量等值线(mg/kg),河流只分布在西南部,土壤铜含量与河水稀释作用无关,A 错。从冶炼厂向北呈递减特点,B 错。我国受西北、东南季风影响,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C 对。在居民点小于 200 mg/kg,D 错。6. 若图中等值线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水向低处流,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结合图中指向标,则河流 AB段的总体流向为 从

5、东北向西南流,A 对。考点:等值线图判读,河流流向判断。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 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 1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农产品 产量(万吨) 区位熵小麦 5 959.3 2.41玉米 4 202.6 1.19稻谷 841.1 0.18棉花 233.5 4.227. 该地区的地形与气候类型可能是()A. 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B. 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C. 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8.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

6、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答案】7、B 8、B【解析】试题分析:7.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该地区是我国棉花产区,不可能是东北平原,A 错。玉米是温带粮食作物,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不是玉米产区,C、D 错。华 北平原缺水,水稻种植没有优势,是小麦、玉米 、棉花主产区,B 对。8.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华北平原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B 对。华北平原比塔里木盆地秋季降雨较多,不利于采摘,A 错。华北平原光照较少,昼夜温差较小,C错。质量较差,市场需求多,D 错。考点:不同区域主

7、要农作物差异,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下图示意 1月、7 月北半球纬向风(沿纬线方向的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9. 图中甲处如果是陆地,则其自然带属于()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硬叶林带C.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0. 图中乙处若为大陆西岸,则附近海洋等温线()A. 与赤道平行 B. 向北弯曲C. 向高纬度弯曲 D. 向低纬度 弯曲11. 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 B. C. D. 12.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 气温分布 B. 降水分 布 C. 地势起伏 D. 洋流分

8、布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下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13. 图中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为()A. 20世纪 70年代初 B. 20 世纪 80年代初C. 20世纪 90年代初 D. 21 世纪初14. 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服装鞋帽生产、金融保险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B. 石油化工、电子装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张性产业转移C.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区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D

9、. 扩张性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的负效应是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13、B 14、C【解析】试题分析:13. 读图,根据箭头判断,图中国际产业转移属于扩张性产业转移。是为了占领外部市场的主动扩张。转移的时间为 20世纪 80年代初,B 对。20 世纪 70年代初我国没有被告改革开放,A 错。20 世纪 90年代初已经开始建立特区,国际产业转移是衰退性转移,C 错。21世纪初珠三角产业开始向西部转移,D 错。14. 据材料分析,服装鞋帽生产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金融保险属于成长性产业,A 错。石油化工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电子装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张性产业转移,B错。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移

10、入地区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 对。扩张性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的负效应是带来劳动力就业困难等问题,D 错。考点: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影响。镇江世业洲在改革开放之前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2005 年建成的润扬长江大桥世业洲互通式立交桥通车以后,世业洲发展了以草莓鲜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5. 改革开放之前世业洲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混合农业16. 2005年后影响世业洲农业生产类型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 气候 B. 市场 C. 交通 D. 政府政策【答案】15、C 16、A【解析

11、】试题分析:15. 镇江属于南方地区,改革开放之前世业洲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C 对。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是小麦,分布在北方地区,A 错。乳畜业是城郊农业,以养殖业为主,B 错。混合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比重相当,D 错。16. 2005年后影响世业洲农业生产类型转变的因素不包括气候,当地气候没有明显变化,A不包括,选 A。 市场、交通、政府政策都是影响因素,B、C、D 错。考点: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农业类型变化的因素。读“某城市某类自然灾害(X)分析模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7. 该类自然灾害(X)是()A. 台风 B. 内涝 C. 泥石流 D.

12、塌陷18. 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 年降水量增大 B. 排水设施落后C. 地质灾害频繁 D.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答案】17、B 18、B【解析】试题分析:17. 读图,该类自然灾害(X)与降水量、径流量、排水量、地形高程有关,可能是内涝灾害,B对。台风 、塌陷灾害不需要分析产汇流模型,A、D 错。泥石流不需要排水模型,C 错。18. 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排水设施落后,B 对。各地年降水量变化不大,A 错。地质灾害频繁不是内涝的根本原因,C 错。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内涝减少,D 错。考点

13、: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路透社 2月 26日报道:在北京举行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影响”的会议上,专家们指出,老龄化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下行带来了负面冲击。下图为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据图可知,今后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A. 2015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 B. 男女性别比将严重失衡C. 总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D. 2015 后中国老龄化社会急速发展20. 国家应对老龄化趋

14、势的宏观战略包括()A. 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政策 B. 鼓励向海外移民C. 放弃所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 D.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答案】19、AD 20、AD【解析】试题分析:19.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今后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2015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A对。图示信息不能表示男女性别比将严重失衡,B 错。总人口数量仍增加,C 错。2015 后老龄人口比重上涨快,中国老龄化社会急速发展,D 对。20. 国家应对老龄化趋势的宏观战略包括 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政策,A 对。鼓励向海外移民不能改变老龄化问题,B 错。放弃所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是不实际的,C 错。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缓解劳动力紧张问

15、题,D 对。考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措施。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左图为侠盗罗宾汉的活动区域,右图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1. 侠盗罗宾汉和同伴们常穿行的森林()A. 是亚寒带针叶林 B. 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 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与右图中 C地的森林较为相似22. 右图中()A. AB沿线植被景观秋季差异较为明显 B. CD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C. AB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 D. CD沿线植被景观冬季差异较为明显【答案】21、BD 22、AB【解析】试题分析:21. 读图,侠盗罗宾汉和同伴们活动区域在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穿行的森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C 错,B 对。 与右图中 C地的森林较为相似,D 对。22. 右图中 AB沿线植被景观因秋季差异较为明显,北方落叶林,南方是常绿林,A 对 。CD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B 对。AB 沿线植被景观夏季都茂盛,差异不明显,C 错。 CD 沿线植被景观冬季枯黄,差异不明显,D 错。考点: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自然带类型。中新网 2015年 11月 26日电,中国北方多地频现强降雪,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南方多地还重现“暑热” 。此外,江西、湖南等地则出现罕见冬汛。气象专家表示,近期在中国多地出现的极端天气或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