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51532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乐一中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本试题分两部分。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单项选择题)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均无效。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称谓的变迁和含义“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发现是在一件青铜器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它是 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尊上面有铭文,铭文上面出现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中国”二字。铭文中叙述了这样的大意: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了一

2、个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国”(繁体写成國)也是一个象形文字。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

3、是中国。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 1000 多个。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连入驻中原的少数民族,或者与中原关系密切的政权也都自称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契丹人建了辽朝,

4、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南北朝时,南朝、北朝都称自己为“中国”,而骂对方是“索虏”“岛夷”,隋、唐统一以后它们都成了“中国”一部分。“中国”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代名词,但各朝都有自己的国号,如清朝称大清、大清国。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有了“中华”和“中国”两种简称,以后基本都是用中国了。在古代,中国的民族含义等同于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之对应的称呼是“蛮”“夷”“戎”“狄”,比如“南蛮”“东夷”“西戎”“北狄”,或者“蛮夷”“夷狄”。文化上的含义也只指华夏、汉族的文化,不包括其他民族。今天的中国当然应该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而广义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包括 56 个民族的文化。

5、历史上,中国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于中原,但这个中原并没有明显界 限,并不一定就是河南省,甚至更大范围,都可以称为中原,如山东、山西、 陕西、河北、安徽等地。“中国”两个字从 3000 多年前发展到今天,与中国的国土、人口、民族、文化、历史密切相关。中国所蕴含的意义,不是简单以多少万平方公里或者地理坐标所能诠释的,是一部活生生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史。(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二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二字最早发现是在一件被考古学家称为“何尊” 的青铜器上,该青铜器是1963 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B 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仪式向上天报告,并铸尊记事,尊上铭文就记载了武王已占有

6、了中国,将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统治它这件事。 C“中” 字最早是象形文字,本指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集合民众的大旗,因集合时旗帜总是处于中间,又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来源:学,科,网D“国”的本义比现在“国家”的范围小得多,是指有人口、有土地、有人守卫、四周有城墙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商与西周时期 的国很多,只要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就有资格称为“中国”。B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国土面积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各诸侯国都开始以中国自居。C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始,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包括进驻中原的少数民族

7、、与中原关系密切的政权,如契丹人建了辽朝就自称“中国”了。D“中国”的概念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其外延越来越大,从当初的“天子之国”这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后来成了各个王朝所统辖的这个国家的代名词,如南北朝时,南朝、北朝都称自己为“中国”,隋、唐统一以后它们都成了“中国”一部分 。B各统一的王朝除了有自己的国号外,还有一个统称就是“中国”,而“中华民国”则有“中华”和“中国”两个简称,后来基本都是用“中国”。来源:Z.xx.k.ComC中国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就是指中原,但这个中原这个概念是模糊的,既可指地

8、处中原大地的河南省,又可以包括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D“中国”的含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坐标或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是一部包括国土、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澄汰。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鑨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光宗立,起太常少卿。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

9、书。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恣行,言路横尤甚。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息而已。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县石三畏素贪,夤缘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也。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之去。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广微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又尝叹曰:“见泉无子

10、。 ”见泉,允贞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龁南星。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大罪。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卒戍南星代州。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子生七龄,惊怖死。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有删节)注苞苴:贿赂。夤缘:攀附权贵。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

11、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

12、称作庶出。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他与尚书孙鑨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行的风气甚为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托。C赵南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来怨恨。D赵南星遭谗受害

13、,含冤而卒。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卒于戍所。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5 分)_。(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 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元舒 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

14、流有汨罗江。 8、 从全词看, “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9、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6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3 )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张大厨祝晓林民国三十一年,清明节那一天,日本

15、人来到了白楼镇。张大厨的皇宫饭庄不久就成了日本人的饭堂。日本人的九个炊事员说起来还算比较尊重张大厨。其中有个叫西田的,非常虚心地向大厨请教刀功以及怎样下料、掌控火候等,并且用很不流利的中国话对大厨说,打完仗,回家,开一家餐馆。大厨听了点点头,很勉强地笑了笑。大厨不卑不亢,很少说话,日本人称他为“哑巴大厨” 。不久,白楼镇出了两桩命案。先是进进出出总牵着一只狼犬的木下被勒死在镇东的杏花楼。继而,中队长的一个翻译官何先生在一次赶圩时,大白天,被人用乱棍打死。整个白楼镇百姓的心一下子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张大厨的皇宫饭庄也被封闭,不准任何中国人进去吃饭。门口有日本兵站岗,饭庄里的一眼水井也有人看守。一天早晨,大厨照例在厨房里忙着。一位屠户送来一扇猪肉。 “张大厨,还认得我吗?”大厨注视良久:“哎呀呀,是你!”又惊又喜。夜里,大厨对母亲说,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