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04646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是一种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有效手段。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诸多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领域。高纯水主要在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实验室分析使用,按国标GB/T11446.1-1997 规定, 电子级水分为四级,即EW-I、EW-II、EW-III和EW- IV,

2、其电阻率指标分别为18 、15cmM、12 、0.5 。cmMccmM一 实验目的(1) 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 掌握反渗透膜分离原理及操作技能;(3) 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4) 掌握利用电导法确定盐浓度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Ultrafiltration, UF)、纳滤(Nanofiltration, NF)、反渗透(RO)、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和气体分离(Gas Separation, GS)等。根据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图1 膜截留示意图反渗透

3、膜通常认为是表面致密的无孔膜,可截留1-10小分子物质,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溶质。反渗透净水就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其原理如图1。 图2 反渗透与渗透现象如图(a)所示,用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则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此所谓渗透过程。如图(b) 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MFUFNFRO分散颗粒高分子离解酸二价盐、糖未离解酸一价盐差或压力差,此为指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如图 (c)

4、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力P大于该溶液的渗透压N,可迫使渗透反向,实现反渗透过程。此时,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水的化学位升高,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使咸水得到淡化,这就是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通常,膜的性能是指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性。膜的物化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膜材料、膜允许使用的最高压力、温度范围、适用的PH范围,以及对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的抵抗性等。膜的分离透过性指在特定的溶液系统和操作条件下,脱盐率、产水流量和流量衰减指数。根据膜分离原理,温度、操作压力、给水水质、给水流量等因素将影响膜的分离性能。三实验内容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过

5、程的关键,要求具有较好的分离透过性和物化稳定性。反渗透膜的分离透过性可用以下几个参数来描述:1. 溶质分离率(脱盐率)R式中,2. 溶剂透过速率(水通量)J w式中,3. 水的回收率 Y式中,/h/h/h4. 浓缩倍数 CF本实验主要实验内容是:a) 测定不同进料流速对膜分离效率的影响,即在同一操作压力下,改变总进料速度,记录不同的浓缩液流速、透过液流速及出口纯水电阻值;b) 计算水通量,作出 J 曲线;c) 计算出脱盐率和回收率;d) 分析操作条件变化对反渗透效果的影响。四实验装置与设备 4.1 实验流程本装置采用反渗透膜过滤与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以城市自来水为原料,制备超纯水供实验室特殊分

6、析使用,出水水质可自动检测,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理想的反渗透膜应耐化学和微生物侵蚀,使之在运行过程中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性能保持稳定。因此,反渗透净水工艺不是单一的反渗透脱盐过程,还应包括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一些物化手段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使其满足反渗透膜处理的进水要求,保护反渗透膜的正常使用。同时,经过反渗透膜脱盐,水的脱盐率可超过95%,但透过液中还存在一定浓度的离子,其电导率、TOC指标一般还达不到高纯水要求,工业上通常采用混床树脂处理,对水中剩余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使水进一步得到净化。最后,采用紫外杀菌,可降低水中的TOC。本实验以自来水为原水,设计了

7、预处理(活性炭、精滤)、反渗透脱盐、混床树脂处理及紫外线杀菌等净化单元,研究了自来水深度处理的反渗透净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装置流程图如图4所示。浓缩水自来水 活性炭吸附微米精滤 反渗透脱盐 离子交换 超纯水紫外线杀菌 净水图 3 纯水制备流程图4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装置流程图4.2 主要设备(1) 自来水预过滤器:10 英寸活性炭预过滤和 5 精过滤;m(2) 原料储槽:容积 50 升,材质 ABS 工程塑料;(3) Y 预过滤器:材质工程塑料,进口;(4) 增压泵:型号 FLUID-O-TECH 1533,进口;(5) 压力控制器:型号 Fannio FNC-K20;(6) 反渗

8、透膜组件: 2521 型低压反渗透膜,纯水通量 40-45L/H,脱盐率98%(7) 膜壳:2521 型不锈钢膜壳;(8) 电导仪:型号 RM-220,在线检测纯水电阻仪;(9) 流量计:规格 10100L/H 和 17L/M,面板式有机玻璃转子流量计;(10)紫外杀菌器:在线流过式杀菌器;(11)核级混合树脂床,约 3 公斤;(12)管道及阀门:UPVC 管阀;(13)不锈钢电控柜及不锈钢支架。五实验操作步骤1. 关闭系统排空阀,打开净水出口阀、超纯水出口阀;2. 接通自来水与预过滤系统,过滤水进入储槽;图 3 反渗透制纯水实验装置流程图3. 接通电源,打开总电源开关;4. 打开泵回路阀、浓

9、水旁路阀,将浓水流量阀调至最大;5. 储槽中有一定水位高度后开启输液泵,取储槽中水样,测定其电导率6. 水正常循环后(注意排气) ,逐步关闭泵回路阀和浓水旁路阀,调节压力阀,使系统压力(膜进口压力)控制在 1.0-1.5Mpa 内某一值;7. 若制备超纯水,切换阀到混合树脂床,纯水可单独收集,打开浓水出口阀,浓水直接排放,调节一定的自来水进水流速,保持储槽内水位基本不变; 8. 稳定 2030 分钟后出口水质基本稳定,记录出口纯水电阻值,同时记录浓缩液、透过液流量,计算回收率(混合树脂床中若有空气会影响超纯水质,缓慢打开树脂柱上方排气口进行排气,重新装填树脂或运输后可能夹带空气) ;9. 适当

10、打开泵回路阀,改变总进料速度,重复第 68 操作步骤,比较 3个不同流量下超纯水的水质变化;10. 若制备无菌净水,切换阀到紫外杀菌器,打开紫外杀菌电源,可得到无菌净水;11. 停车时,先打开压力调节阀、旁路阀及泵回路阀,使系统压力小于 0.2 Mpa,再关闭输液泵及总电源,随后关闭自来水进水。6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给水流速: PMFQ2. 脱盐率:3. 水通量:4. 纯水回收率%1010 PMFpQQNQF、Q P、Q M分别表示平均给水流量、透过液流量速、浓缩液流速。1.温度:18;自来水电导率:296s/cm;操作压力:0.6MPa实验序号 浓缩液流量 (L/m) 透过液流量 (L/

11、h) 电导率(s/cm) 电阻率(m)1 2.8 54 6.95 143.892 2.9 52 6.36 157.233 2.9 52 6.32 158.23以实验序号 1 为例进行计算:2.该实验以重碳酸盐水 C p=0.8382e0.0001828t2-0.032t 1.0809=12.08mg/L 溶质数据(s/cm mg/L)实验序号 时间(S)积累通过水量(ml)进水电导率进水浓度Cf透过液电导率透过液浓度 Cp1 12 215.0 296 697.09 6.95 12.082 20 378.0 296 697.09 6.36 10.983 30 569.0 296 697.09 6

12、.32 10.903.膜面积:1.1m 2以实验序号 1 为例,进行计算:水通量 Jw=L/(m2h)脱盐率 R=(1-)x100%=(1-98.27%水的回收率 Y= x100%= x100%= = =24.32%QPQF QPQP+QM 5454+2.8x6054222浓缩倍数 CF= = =1.32QFQM 11-Y实验序号 时间(s) 水通量(Lh-1m-2)脱盐率(%) 回收率(%) 浓缩倍数1 12 58.64 98.27 24.32 1.322 20 61.85 98.42 23.01 1.303 30 62.07 98.44 23.01 1.30A净水操作条件对反渗透膜效果影响

13、温度:18;自来水电导率:296s/cm 实验序号 操作压力(MPa)给水流速(L/h)透过液流量(L/h)回收率(%)净水电阻率(m)1 0.4 254.6 29 11.39 154.082 0.6 228.0 54 23.68 155.043 0.8 191.0 77 40.31 156.01B纯水操作条件对反渗透膜效果影响温度:18;自来水电导率:296s/cm 查阅资料得:RM-220 型号电导率仪的电极常数为 K= 0.01 cm-1,电阻 R=K 1.回收率纯水电阻值的关系曲线2.水通量时间的关系曲线实验序号 操作压力(MPa)给水流速(L/h)透过液流量(L/h)回收率(%)纯水

14、电阻率(m)纯水电阻()1 0.4 250.0 28 11.20 79.18 79.182 0.6 230.0 50 21.74 88.42 88.423 0.8 200.0 74 37.0 110.38 110.38六.注意及维护事项1. 活性炭预过滤芯、聚丙烯预过滤芯首次使用,应先接通自来水,冲洗5-8分钟后方可接入水槽,避免污染系统;2. 膜组件首次使用,应用低压清水(0.2MPa)清洗 2030分钟,去除其中的防腐液,同时切换阀到紫外杀菌,避免清洗液污染混合树脂;3. 储槽储水量不要过少并保持内壁清洁,较长时间(10天以上)停用时,在反渗透组件中充入1甲醛水溶液作为保护液(保护液主要用

15、于膜组件内浓缩液侧) ,防止系统生菌,保持膜组件润湿,寒冷季节应注意系统防冻;4. 为确保水质,定期更换预过滤系统的各种滤芯,反渗透膜、树脂、紫外灯管亦为耗材,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而更换(一般情况下反渗透膜每天使用6小时,可连续使用150天,3公斤树脂可满足3吨处理量,可满足出水水质10 );M5. 本装置设置压力控制器,当系统压力大于1.6Mpa时,会自动切断输液泵电流并停机;6. 管道如有泄漏,请立即切断电源和进料阀,待更换管件或用专用胶水粘结后(胶水粘结后需固化4小时)方可使用。7. 增压泵启动时,请注意泵前管道充满液体,以防损坏,如发生上述现象,请立即切断电源,短时间内空转,不一定会损坏泵。七 结果及讨论1. 分析超纯水水质随回收率变化的原因?答:纯水电阻值随着回收率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操作压力增大,透过液流量增大,透过液离子浓度减小,电阻值增大。2. 结合反渗透脱盐与离子交换技术,说明本工艺的优点?答: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水的化学位升高,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使咸水得到淡化;经过反渗透膜脱盐,水的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